崤函南道 唐時縣治 古鄉菜園 以菜得名 以花聞名

菜園鄉原來是這樣得名的!現在他更是花園和樂園。市東南距市區10公里左右,有一個鄉菜園鄉。

這裡緊鄰古絲綢之路南道,三洛公路穿行而過。有塬有川,也算一塊兒地勢形勝,土壤肥沃之地。

崤函南道  唐時縣治  古鄉菜園  以菜得名  以花聞名


因為老家與菜園相鄰,少時每逢集會常步行前往。不為遊玩多為賣貨,祖上除了賣一些小商品外,還賣一種陪嫁用品——臉盆架子,釘鐮,作鍁,織襪,賣布 。

小時候就有一種疑惑,難道這個地方原來是種菜的?那時候河裡的水還很多,河面很寬,川裡的土地很肥沃。

原來這裡真的是因為種菜而得名。菜園鄉的歷史很悠久。在交通並不發達的古代,絕對是交通要道。相傳秦代建村,因村中有大柳樹得名大柳樹村,後因盛產蔬菜,改名菜園。據說菜園所產的白菜,梗細葉嫩深受周邊鄉鎮的喜愛,所以得名菜園也算名副其實。

崤函南道  唐時縣治  古鄉菜園  以菜得名  以花聞名


古時的菜園很有名,唐朝時的縣治就在現菜園鄉的南縣村,當時叫做硤石縣,姚崇的父親姚懿曾在此做官,也許是對此地抱有深厚的感情吧。他去世後,命子孫將自己葬在對面的安陽公塬上,俯瞰著自己曾經治理過的這片土地,可見姚家先人對百姓之熱愛。

崤函南道  唐時縣治  古鄉菜園  以菜得名  以花聞名


南縣東行不遠,有皇姑寺,繡嶺宮遺址,遙想武皇當年,駐蹕繡嶺,雲蒸霞蔚,可曾想到這會成為陝州八景之一,菜園的防風很有名,是良好的中藥材,不然怎麼能治好公主的痙攣之病呢?皇姑寺因此而來。

再往東,龍頭寨旁,一代梟雄,唐朝末年,南平國王高季興,從這兒走出,戎馬一生爭奪天下。

石門水庫據說要設火車站了,這對菜園人民來說是一個發展的好機遇。

崤函南道  唐時縣治  古鄉菜園  以菜得名  以花聞名


趙原村的遺留古建還相當漂亮,當年冶煉銀錠所留下的渣筒還是隨處可見。尚氏一族的好學,富足,勤勞還在當地流傳。

過村的十里桃花應該開放了,十里緋紅的輕雲,吸引著周邊的遊客。刁家村的土雞蛋和魚鮮嫩肥美。下莊村張家的大棚香菇綠色天然無公害。

崤函南道  唐時縣治  古鄉菜園  以菜得名  以花聞名


而今菜園不僅僅是菜園。它更是三門峽人民的花園,果園,品嚐美食,放鬆自我的樂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