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話裡的“三腳貓”居然有1000多歲了


蘇州話裡的“三腳貓”居然有1000多歲了



作為寵物中的佼佼者,長期以來一直深受人類的喜愛,許多人都樂此不疲地稱呼自己為“貓奴”、“鏟屎官”,不管是國外來的英短、美短還是地產的狸花貓亦或是易長膘的橘貓,愛貓者都來者不拒。

蘇州話裡的“三腳貓”居然有1000多歲了


說起愛貓蘇州人是很有發言權的,無論是普通人家還是街邊的文藝小店,不養一隻貓總覺得暖暖的陽光下缺了點什麼。

除此以外,在蘇州話裡也有不少“貓”,比如什麼紅眼睛野貓、煨灶貓,還有一隻貓熟悉的人就更多了,那就是三腳貓


蘇州話裡的“三腳貓”居然有1000多歲了


“三腳貓功夫”這樣的說法在江南吳語區很常見,形容的正是一個人學藝不精,什麼事情都會一點,但又不太精通。

說起這個詞總讓人聯想蘇州話裡的另一種說法“草腳”,如果說“三腳”起碼還有點本事的話,那“草腳”就只能是一無是處的菜鳥了,說起來的話語氣裡是滿滿的鄙視。

蘇州話裡的“三腳貓”居然有1000多歲了


仔細想想,三隻腳的動物不管是打架還是跑路,那自然水平會差些。可是為什麼偏偏要說是隻貓呢?“三腳貓”這個說法究竟從何而來呢?

翻翻資料卻讓人驚訝,原來早在千年前的宋代古人就已經這麼說了。在南宋出版的一本古玩書《百寶總珍集》裡就給三腳貓下了明確的定義,“物不中(用)謂之三腳貓”


蘇州話裡的“三腳貓”居然有1000多歲了

蘇州古城的街頭巷尾總能看見貓的影子


而到了明代,杭州有位著名的藏書家郎瑛在他的書裡則為三腳貓做了更詳細的解釋,據他介紹明朝嘉靖年間南京神樂觀真的有這樣一隻三隻腳的貓,明明路都走不連牽,卻是個捕鼠能手,飛簷走壁,老鼠一抓一個準。

於是這隻有技能有明顯短板的貓就成了“三腳貓”最早的代言。


蘇州話裡的“三腳貓”居然有1000多歲了

(明郎瑛《七修類稿》第51卷“三腳貓”條目:“俗以事不盡善者謂之三腳貓。嘉靖間南京神樂觀道士袁素居,果有一貓,極善捕鼠,而走不成步。循簷上壁如飛也。”)


民間關於三腳貓還有另外的說法,那是在清朝末年,上海灘江邊常常有賣藝的江湖藝人,這其中就有一位武林高手,不僅舞槍弄棒十分嫻熟,還能輕而易舉地舉起岸邊船隻上的鐵錨表演。

像這樣的鐵錨一隻少說也有五六十斤,這位高手可以一手一個而面色不改。因為這鐵錨前部是由三隻抓鉤組成,也就俗稱“三腳錨”,後來以訛傳訛就變成了“三腳貓”,意思也從拳腳功夫引伸到了各行業的本領。

蘇州話裡的“三腳貓”居然有1000多歲了


蘇州話裡還有與“三腳貓”相近的說法,比如這句“豬肉頭,三勿精”。蘇州文史專家柯繼承是這樣介紹的:

“豬肉頭三勿精”絕對是取笑對方的話,看輕對方的程度更厲害、更明顯。而稱對方“三腳貓”不一定都是譏諷嘲弄,在某些特定環境下,還可變成佩服對方的話,只是不夠恭敬。

如:大家都以為這下子俚“要出洋相了,結果撥俚弄成功哉,到底有點三腳貓功夫格”,這裡的“三腳貓功夫”就不能換成“豬肉頭三勿精”。

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蘇州話裡不僅有許多“三”,而且每次出場代表的意思都不太友善


蘇州話裡的“三腳貓”居然有1000多歲了


比如說癟三、盎三、豬頭三、老舉(鬼)三,還有形容不知天高地厚自以為是的“老三老四”、胡說八道的“瞎三話四”……多半都是“罵三門”的話,可見蘇州話搞起事情來是“真來三”。

大家還知道蘇州話裡有哪些關於“三”或是“貓”的說法嗎?歡迎和我們切磋切磋。

蘇州話裡的“三腳貓”居然有1000多歲了

肖家巷上一隻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