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兒女虧欠父母,還是父母對不起兒女?

Cuckoo秀


家裡的事兒,沒有對錯,只有因果。種什麼因,就結什麼果。

前陣子有部國產電影很不錯,《狗十三》。看完了很多人都說,影片說的就是一句話:子女欠父母一聲謝謝,父母欠子女一聲道歉。其實只要是人,就有缺點,在家庭裡,在親人之間,理解和愛是最重要的。臺灣導演李安說過,我不要我的孩子們孝順我,我只要他們愛我。而愛,是無法勉強的。

我們小的時候是父母的孩子,長大以後我們也成了父母。兩種角色在我們身上重疊,這時可能可以更深地理解親人之間感情的重要性。可是,誰成為我們的親人,不是我們自己可以選擇的。小的時候只能接受,被動地、沒有任何選擇餘地地接受。

王朔的《致女兒書》我看了很多遍,裡面有一段話準確地擊中了很多人的心靈:我不記得愛過自己的父母。小的時候是怕他們,大一點開始煩他們,再後來是針尖對麥芒,見面就吵;再後來是瞧不上他們,躲著他們,一方面覺得對他們有責任,應該對他們好一點,但就是做不出來,裝都裝不出來;再後來,一想起他們就心裡難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