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歲了,算不算晚婚?

哎呦喂8221


實際上對於女性的晚婚年齡和男性的晚婚年齡都沒有法律層面上的承認和規定,但是我們還是要來認知一下女性的晚婚年齡是多少?

一、女性晚婚年齡

1、《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沒有晚婚年齡的規定。只是現行計劃生育政策鼓勵晚婚,人們通常會覺得男年滿二十五週歲、女年滿二十三週歲的初婚為晚婚。晚婚年齡與法定婚齡不同,它不是強制性的,而只是鼓勵性、提倡性的結婚年齡。晚婚的概念很簡單,比法定日期晚了就是晚婚。

2、實際上大家現實生活裡的認知,女性越來越多的集中在25歲以後結婚了,男性也同樣是在以後考慮結婚問題,以至於大家對於之前認為女性的晚婚年齡23歲結婚年齡並不算是晚。

二、相關晚婚的權利

1、符合晚婚年齡(女23週歲,男25週歲)的,根據當地《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可享受晚婚假10-30天不等(含3天法定婚假)。


古裝戲劇


大家好!我是嘟嘟紅唇!

當然不算了,我29歲結婚的。

一定不要覺得自己年齡到了,才想到結婚。

你一定要找到一個三觀一致,性格和的來的,再結婚,不然後悔無藥。我那會兒就是家裡催的緊,說再不嫁就三十了,本來自己沒覺得有什麼,這麼一聽也有點急了。

和我現在的老公是相親的,也沒有什麼感情基礎,就草率的結婚了,婚後各種和不來,基本都不交流的。慘的是懷孕後生下孩子才發現這些,也是晚了,捨不得孩子的我,勉強過到現在,婆婆也從來都不幫我,還要挑三揀四。

現在的年輕人,一定要擦亮了眼睛,不但要看男人,還要看他的家庭成員,不然會很痛苦的,我都是不吭聲的那種,他家裡人都欺負我,老公太老實,也不說話,哎!千萬不要嫁兄弟兩個的,更不要嫁婆婆偏心的,不然真的很受氣。祝你找到真愛再結婚不遲,你很年輕!真的,相信我!



嘟嘟紅唇


現實社會情況肯定不算。先來講個故事:

大學同學小林和臨校的男友大學戀情4年,畢業之後馬上結婚,23歲的年紀,風華正茂,嬌豔如花,結婚半年之後馬上有了兒子。

家庭生活瑣事千頭萬緒,孩子工作兩頭忙 ,結婚產子以來小林的工作成績平平、表現差強人意。休完產假回到公司,自己本來的位置還被後輩取代,自己被邊緣化,工資低的連請保姆的錢都拿不出,非常懊惱失落,乾脆辭了工作在家專職帶孩子。

自從沒有了工作收入,夫妻倆的關係也漸漸失衡, 平淡的生活、繁瑣的家事,夫妻間矛盾越來越多,爭吵逐漸升級,孩子2歲就離婚了,小林成了單親媽媽。在大城市裡舉步維艱,乾脆又回到了老家小縣城爸媽身邊啃老。

現實總是殘酷的,不管是男人女人,自己有本事有事業才是最大的財富和資本。必須自己先在社會上立足,才有資本和底氣成家。

國家規定的結婚年齡是男子22週歲,女子20週歲;晚婚是男子25週歲,女子23週歲。

但是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和社會文明的高度發達,我們現在的社會情況又是怎樣的呢?

從6歲上小學一直到初中高中大學畢業就是二十二三歲的樣子,按照國家法律的晚婚標準,就必須在大學畢業之際馬上結婚才不算晚婚。

但是在大城市打拼,沒有事業,沒有房子,沒有經濟基礎,命運多半會像剛畢業的小林。

如果畢業之後馬上回老家,按照父母的安排結婚生子,在三四線小城市生存,生活壓力小,是有可能24歲之前結婚的。

但是如果留在北上廣等一些一線二線城市打拼 ,剛出大學校園的年輕人的第一要務肯定就是在社會上找工作紮根(為了有更好的前途考研深造更要晚三年),進入新的工作單位要歷練, 也要經過兩三年之後才真正在單位立足。

即便這樣為了體面地結婚,還要做幾年的準備,買車買房是標配,好不容易湊夠首付,還要背上二三十年的貸款,像一隻上足了發條的陀螺,轉個不停,毫無喘息之機,30歲結婚都算早的。

另一方面,即便是這些物質條件都具備了,年輕人也遲遲不願意結婚。

新一代的年輕人思想更崇尚自由,更加自私,不願意為他人著想,什麼都以自我感覺的舒適度為重,包容心、忍耐力極差。 而且工作壓力大,育兒成本高,在婚姻中家庭關係複雜、矛盾眾多等因素都是年輕人恐婚、拒婚、選擇單身的原因。

民政部在1月19日舉行2020年第一季度例行發佈會。會上指出,2019年全國婚姻登記機關共辦理結婚登記947.1萬對,離婚登記415.4萬對,補發結婚證和離婚證書403.4萬對。

日本的這種現象更為嚴重了。根據日本社會保障及人口問題研究所的數據顯示,至2015年,日本的“生涯未婚率”創歷史最高!

“生涯未婚”也就是指至50歲仍未結過婚。其中男性達23.37%,女性達14.06%,大致相當於五名男性就有一人未婚,比例已經非常之高。據預測,這一情況還將不斷增長,至2035年,日本的“生涯未婚”率,男性將會攀升至29%,女性將達到19.2%。

婚姻就像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內的人想出來 ,或者有人從來都不想進去。

有人放言早進去,不如晚進去,晚進去不如不進去。

隨著經濟繁榮,社會文明程度更高,這種現象將會更加嚴重。

正在看文章的您多大歲數?你是在圍城中還是圍城外?您贊成先立業後成家嗎?覺得什麼時間結婚最合適?

歡迎大家關注,我一起暢談討論。


q面朝大海q


24歲也分兩種24歲。

第一種是大學剛畢業沒多久,踏入社會開始自己的新一輪人生,會遇到好的老闆,貼心的上司,並肩作戰的同事,週末和同學或者同事一起交流生活或者工作。一邊吐槽房子車子怎麼這麼貴,一邊打起精神努力工作。

如果是想繼續學習的話,24歲可能研究生還沒畢業呢,還是一個學生,怎麼也輪不到晚婚這個詞,沒離開校園的學生還都是白紙一張,比這個背景都白。

第二種24歲是已經在社會上打拼了幾年了,認識了社會和現實的殘酷,靠著自己勉強在社會上站起來,確切地說是社會之路剛開始。男生這個年齡正是奮鬥的黃金時期,女生這個年齡時顏值身材也處在巔峰。即使是國家也是法律規定最早結婚年齡男22,女20,這是國家為了勸大家不要太早結婚而訂下的,再往下就是未成年人保護法了。

因此無論是第一種24歲還是第二種24歲,都算不上是晚婚,更重要的是婚姻應該是一種美好的憧憬,而不應該變成一種沉重的壓力。

不管在學校還是在社會,挑起擔子,繼續前進吧!


秦冷同學


在中國古代的話24歲絕對算晚結婚啦,甚至算不孝,古代有句話叫“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所以無論男女24歲結婚算晚婚,現代的話就不好說了,因為中國無論從國土面積,人口,民族等各個方面來說都是大國。每個民族的風俗是不一樣的,所以24歲算不算晚婚得根據其本民族的風俗習慣來判斷。另外因為中國有個特殊時期就是提倡每個家庭只要“獨生子”,“獨生子”的社會現象就是心志成熟的晚,因為是“獨生子”,大多家庭或多或少都是嬌生慣養,人人家的孩子不是“公子”就是“公主”。在很多爹媽的眼中孩子永遠是“孩子”。24歲即使有男女朋友也還算太小,家長總認為自己是“過來人”得替孩子好好把把關,仔細篩選擇優錄取。所以在很多人的概念中24歲結婚就不算晚婚。但凡事不是絕對的,有特殊情況的就另當別論了!僅代表本人的觀點。如有不同意見敬請參言指正謝謝。[握手]



大同太陽


按照計劃生育的政策規定:男年滿二十五週歲、女年滿二十三週歲的初婚為晚婚。如果要是這麼算的話,二十四歲就算晚婚了。

但是現在按照一般正常情況下,女孩子大學畢業就二十二、三歲了,更別說讀碩士、博士的了。

女孩子大學畢業找到工作後,怎麼也要花個一年半載的時間,工作才能夠穩定下來。這還算快的。

要是碰上運氣不好的,光找工作就得要花好幾年的時間。

現在社會工作壓力大,有很多女孩子想要繼續提升自己,就不會太早踏入婚姻。

還有些女孩子好不容易等到工作穩定,還想再多玩幾年,所以也不著急結婚。

以前的女孩子是“恨嫁”,現在的女孩子卻是“怕嫁”。

當然還有不少沒有讀大學的女孩子們,她們及早踏入社會,一般很早就結婚了。

我們這邊有很多家在農村的女孩子,如果二十歲還沒有講婆家,那都要被周圍的人說三道四的。

現在女性23歲一30歲之間為最佳婚育年齡,所以二十四歲按生理狀態來說,最適宜結婚。


波波姐的退休生活


晚婚是相對而言的,法律沒有明確的規定哦!但是那太早結婚是不可以的哦,對身體也不好。至於說晚婚都是家長催婚用的,哈哈……我本人女,30歲結婚。可能在大家的眼裡就是晚婚啦,可是在一些超過30歲還沒有結婚的夥伴們,就會覺得還可以吧,也不算晚。所以晚不晚的辯證的看。那我們接下來就看下法律的規定吧!

晚婚年齡規定:

1、《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六條規定“結婚年齡,男不得早於二十二週歲,女不得早於二十週歲。”所以晚婚年齡即只要大於規定結婚年齡即可,只要比法定日期晚了就是晚婚。

2、我國婚姻法沒有對晚婚年齡進行明確規定。實際生活中人們通常會覺得男年滿二十五週歲、女年滿二十三週歲的初婚為晚婚。晚婚年齡與法定婚齡不同,它不是強制性的,而只是鼓勵性、提倡性的結婚年齡。

最後三嫂子,祝你新婚愉快![呲牙][呲牙]



張三嫂


24歲怎麼能算晚婚呢?如果把24歲算成晚婚,那多少歲算早婚呢?現在24歲結婚,算是很早很早了。可能在有些農村裡,結婚相對還是比較早一些,但再怎麼早,也要到法定結婚年齡吧!我國婚姻法規定,最低結婚年齡男不低於22歲,女不低於20歲。

那些非法結婚的,我們不算它,如果正常結婚的話,最早也得男22歲,女20歲,那24歲結婚能算早嗎?最多算差不多,正好合適。

現在讀書的時間長,從小學到初中、高中,再到大學,等到大學畢業時已經24或25了。如果讀的醫科大學,或者又去讀研究生、博士等等,那讀完書的年齡就已經很大的。24歲,對他們來說還在讀書時,怎麼會結婚呢?

再說了,太早結婚未必是一件好事,現在生存壓力很大,年輕人還是把物質基礎打好一些後,再考慮結婚。如果口袋裡根本沒有錢,生活也不穩定,早早地結婚了,又有了孩子,那生活的壓力會很大很大的。與其讓自己和家人都活得很辛苦,那還不如晚兩年結婚,等各方面都成熟一些,然後水到渠成地結婚。

現在大城市裡三十好幾都還沒結婚的人,也很多很多,那24歲怎麼能算晚婚呢?如果把24歲結婚看成是晚婚,那估計這種晚婚的標準肯定還停留在古代吧!古代的人十幾歲就要結婚的,那24歲結婚的確是可以算晚婚了。

其實,結婚要過得幸福,這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早早地結婚了,但婚後過得不幸福,最後弄得離婚了,那還不如晚幾年結婚呢!晚一些結婚,不光是在物質上有一些基礎,在情感和思想上也更成熟一些,選擇伴侶時的眼光也會更準一些。

年紀輕輕時結婚,純粹是荷爾蒙在起作用,自己壓根兒並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麼樣的人。等到結婚後,自己慢慢成熟起來,才發現自己選錯人了,可惜已經晚了。

晚一些結婚,讓自己在事業上也可以有一定的基礎。早早地踏入了婚姻,人往往會被家庭所累,為了應付家庭中的各種瑣事,結果弄得事業上一事無成。

總之,24歲結婚不能算是晚婚,相反還應該算是早婚了。


結綠聊情感


24歲,不算晚婚!

隨著社會文明的發展,結婚年齡已逐漸變大。上世紀九十年代,平均結婚年齡在20歲左右,如今,平均結婚年齡已經上升到26左右。所以,24歲結婚並不算是晚婚。

如今的社會倡導晚婚晚育,大部分人也響應國家政策,推遲了結婚年齡。傳統觀念中的早生孩子早享福已一去不復返,現代年輕人都已晚婚為榮。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規定結婚年齡,男生22歲,女生20歲。才24歲的你,如果是男生,只不過比法定結婚年齡大了2歲而已,稱不上晚。

本人今年28,還沒有結婚,在我的人生信條裡,30歲前結婚者皆為早婚者;35歲前生育者,皆為早生育者。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想法。

古話說成家立業,先成家後立業。但是作為工作狂的我並不認同這一觀點。24歲,正是工作上升期,若是抓住機會必定能在自己的工作領域大展手腳。若是此時回家結婚生子,家庭的束縛,生活的瑣碎事會成為你發展道路上最大的絆腳石。

我個人堅信先立業再成家才是正確的順序。事業穩定,經濟來源穩定,成家後不為柴米油鹽物業費等一切費用擔心。自身在工作崗位的根基紮實,不擔心婚假產假影響自己的位置。

兩者兼得的事,試問誰不想要呢?既有了穩定的工作,亦收穫安穩的婚姻家庭。魚和熊掌都得了,後半生大概就安享生活的美好了吧!

24歲,正是風華正茂的年齡,是精力充沛可以“指點江山”的時代,不要讓婚姻成為上升的束縛!

不管從自身發展的角度考慮,還是從社會大眾趨勢分析,24歲結婚,不算晚婚!


MELODYER


算不算晚婚,不同地地方有不同的規定。一般情況下是不算的。對於什麼算晚婚,法律沒有明確規定,只是規定了最早結婚的時間。

《婚姻法》

第五條結婚必須男女雙方完全自願,不許任何一方對他方加以強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

第六條結婚年齡,男不得早於二十二週歲,女不得早於二十週歲。晚婚晚育應予鼓勵。

第七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禁止結婚:

(一)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

(二)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

第八條要求結婚的男女雙方必須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進行結婚登記。符合本法規定的,予以登記,發給結婚證。取得結婚證,即確立夫妻關係。未辦理結婚登記的,應當補辦登記。

第九條登記結婚後,根據男女雙方約定,女方可以成為男方家庭的成員,男方可以成為女方家庭的成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