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山大蒜(據1986年《蒼山縣醫藥志》整理)

蒼山大蒜。歷史悠久,調味佳品,馳名中外。它不僅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食用調料,而且有著極其重要的藥用價值。產品主要分

布在蒼山境內的神山、卞莊、尚巖、南橋、新興、二廟、磨山等地,尤以神山鎮特別是和莊產的最為盛名。

據史料記載。大蒜原產於亞洲西部高原,公原前一一九年漢武帝時期。西漢中郎將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引入我國長安一帶,公元七六——八八年東漢章常仕人李恂由西北來山東兗州任刺史,帶來部分蒜種。在山東南部種植,不久便傳入蒼山,距今已有1700餘年的歷史。

在舊社會,大蒜生產發展緩慢。解放後,黨和政府重視大蒜的生產,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因而使之得到了迅速的發展。一九七

六年全縣種植兩萬餘畝,單產在千斤左右;一九八三年種植面積增至4.53萬畝,單產達到1600餘斤。大蒜在蒼山的種植面積僅佔總地面積的5.2%,但其產值卻是全縣農業總產值的15%,從一九七七年到一九八三年全縣共提供商品蒜頭5億多斤,蒜薹3.5億斤,價值達2億多元,行銷國內九省兩市,並運銷香港等地,是蒼山的主要經濟作物之一。

蒼山大蒜頭大瓣齊,皮色白,營養豐富,具有香、辣、粘、脆等特點,並含有較高的糖分。經中國農科院分析室和北京農業大學氨基酸分析氧化驗。蒜和蒜薹中均含有豐富的營養成份。

更為珍貴的是,蒼山大蒜還具有良好到用藥用價值。《本草綱目》中亦有記載,據山東醫學院和臨沂醫科所分析研究,蒼山大蒜具有消毒殺菌、收斂等作用,含較強的抗癌物質。

一九七0年至一九七四全國胃癌普查說明,蒼山人由於長期食用大蒜,死亡率為十萬分之三點四五,是全國兩千多個縣中的胃癌低縣,為全省胃死亡的五分之一,另外,大蒜對痢疾、傷寒、感冒等病疾亦有一定的療效。

目前,蒼山大蒜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必備食品,而且有關部門正在研究如何從藥用價值上進行開發利用。隨著大蒜用途日益廣泛和經濟效益的不斷提高。植面積正在逐步擴大。為使蒼山大蒜得以更好的發展,蒼山縣於一九八四年成立了“蒼山大蒜研究所”,相信蒼山大蒜會有更廣闊的發展前景。

(據資料所整理錯誤難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