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新紅學鼻祖胡適最厭惡的《紅樓夢》人物是林黛玉?

沈依依


不知道誰給胡適這種稱號的?是看懂《紅樓夢》,還是做出什麼成果?一部文學作品是他教人們用考古的方法來研究《紅樓夢》,這是不是盲人在指導盲人學生走路?還好,他很誠實,不懂絕不裝懂,他有一句像學者的話:“大膽設想,小心求證”。可我們現在的專家,大學教授,不但懂學術,還精通政治,從不會向困難低頭,那怕做假學術假證據,也要把專家的形象樹起來。《紅樓夢》一筆兩個故事,一真一假,假的是胡謅,真的隱起來。我們就說胡謅的,作者運用的中國漢民族文化元素,是漢文化的演變史,有漢文化的優點,也有漢文化的缺點。就說“金陵十二釵”,就有十二位美女,又有前朝十二個亡國思想。第一故事:林黛玉是漢文化的美,婉約含蓄的美,對於看不懂書的胡適來講,留過學,有洋人美的一面,當然看不慣漢文化的美,他的新文化運動,也有這方面的因素,他研究《紅樓夢》,研究中國文化,也是豬八戒吃人參果,食之無味。可他對那些崇洋媚外的專家,那些只會靠亡仁牌吃飯的專家,如獲至寶。


大觀園添錦


回答這個問題前,先看一則趣聞,說胡適參加“紅樓夢女性選舉測驗”中曾經公開表示喜歡尤三姐,理由則謂“因為她有點骨氣”。而他不喜歡林黛玉的理由是“因為她刻薄小氣”。

林黛玉

那麼他為什麼厭惡林黛玉呢?

首先,我們先看看看胡適性格特點以及教育背景。他留學美國,回國後受聘為北京大學教授。宣揚個性解放、思想自由。

其次,再看看和胡適有著曖昧關係的幾位女性的性格特點。

第一位,愛胡適愛的徹底的年輕畫家韋蓮司,她的愛大氣無私,甚至願意去照顧胡適所愛的女人和胡適的髮妻通信成為朋友,絲毫沒有半點嫉妒之心。


胡適和韋蓮司

第二位,被胡適稱為“不可不看的風景”的陸小曼,陸小曼絕對是敢愛敢恨的女性代表,思想前衛,瀟灑不羈。

陸小曼

第三位,和胡適度過“煙霞山月的神仙生活”的曹誠英,曹誠英和胡適的愛情轟轟烈烈,胡適為了她差點和髮妻離婚,最後因為胡適的髮妻以死相逼,曹誠英也只好將她與胡適的愛情結晶墮胎,從此曹誠英再也沒有嫁人。

胡適和曹誠英(右一)

再看胡適欣賞的尤三姐也是個性潑辣剛烈,敢於衝破封建禮教和封建婚姻制的束縛。她的死有一種決絕的悲壯!這個可憐而又可敬的女子在汙淖中充滿著對愛情和自由的憧憬和渴望,把婚姻當作了一根能挽救自己名聲和尊嚴的救命草。


尤三姐

這幾位女性身上有著共同的性格特徵,為了愛她們義無反顧,果斷決絕,即便最後沒有得到心中所愛,也沒有自哀自憐,敢愛敢恨。即便是胡適的髮妻江冬秀,為了捍衛自己的婚姻,也是潑辣如虎,鬧得胡適噤若寒蟬。反觀林黛玉則是敏感多疑,敢愛而不敢言,只有把愛深深地放在心中,期待著別人能幫她一把,把自己的愛情寄託於別人的憐憫,形成了強烈的依賴感。正所謂,愛至深,傷也深。最後,直至為愛情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胡適和髮妻江冬秀

所以,從這幾位女性的性格分析,我們可能大致瞭解胡適為什麼會厭惡林黛玉吧。


鯨菱曉憶


胡適作為上世紀新文化運動的領袖,除了推動文言文向白話文轉化外,宣揚個性解放、思想自由,為近代人們的思想解放立下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討厭林妹妹的人物形象,是否因為在對舊社會制度的抨擊下,連帶著討厭起了這位舊文學經典中的女主人公。其實,胡適是非常喜愛紅樓的,他認為紅樓夢沒有在侷限於道德的教育和思想的固化,正是因為喜歡他才開始研究它,並開了紅學研究的先河,成了鼻祖。

胡適討厭林妹妹的原因其實並不複雜。他的認識中,林妹妹這個人物整日只知道愁著個臉,用哭泣和狹隘的心思去迎接周圍的一切。有人問胡適討厭林的原因,胡適答:“因為她刻薄小氣”

的確林有一種別樣的美感,可這卻也是病態的美。總是顯得過於弱不禁風了些。

和胡適同時期一樣對黛玉提不起興致的,還有二位大人物,魯迅和周汝昌。這三位統一口徑,一律持著對黛玉的反感態度。

說實話黛玉相比於寶釵,實在是低了幾個檔次。前者尖酸刻薄,後者落落大方。而黛玉僅僅憑著痴情,便得到了讀者的寬容。其實黛玉唯一的優點僅僅是文才,黛玉言語不饒人,甚至連自己的愛人寶玉和自己都不放過,賈府人人對其難生好感,賈母固然憐愛她無娘,卻也不願將其嫁給寶玉,最終落下個泣血而死的下場。




我欲隨波不逐流


你好,我是國風

中國不是有句俗話叫做方以類聚物以群分麼?所以看一個人什麼德行,先看看他莫什麼人,湊什麼堆!也就能看出來他這個人到底怎麼樣了?

像胡適這樣的賣國漢奸文人,肯定只喜歡賈雨村,賈赦,賈珍,賈蓉,薛蟠,薛寶釵這一流的貨色了!因為這才是他志同道合的朋友。

至於那清高如是的林黛玉,心直口快的史湘雲,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的晴雯。肯定不在他這種人喜歡範疇之內。因為他的道德修為根本無法比肩這類人的思想境界。所以他們會冠以這類人:假道學,偽君子的名頭!以標榜惡俗世祿的他們這種人的正統性!

其實即使到了當下也是一樣,很多的人視劉備為偽君子,岳飛為小軍閥。為曹操秦檜翻案的人比比皆是。還不是因為他們就是這類人。容不得真正的君子,光耀的民族英雄的存在!

一個民族因為這些東西的存在才是最大的悲哀!


國風1974


胡適最崇尚“溫柔敦厚,隨分豁達”。他也是個隱忍謙恭的人。這跟薛寶釵要多像有多像。

像這樣的人,不喜歡伶牙俐齒,不喜歡錶現出傷感流淚,絕不喜歡“以牙還牙”。

有人注意到麼?胡適的母親,曾經受過妯娌不少排擠和酸話。胡適都是親歷。

固然,那種成年人有目的的打擊人排擠人,跟十歲出頭的小姑娘鬥氣鬥嘴,性質完全不同。但是,卻很容易引起傷痛的回憶。

林妹妹的很多話,確實是達到“敲打”提示人的目的,還叫人抓不住把柄,無法還嘴。如:“今兒個他來,明兒個我來,豈不是又不冷清,又不至於太熱鬧?”巧妙隱藏了戲謔“我打擾你倆親熱了哈”。但寶釵心知肚明。

如:“虧他聽你的話,比聖旨還靈”說的是雪雁,打趣的是寶玉。

如:“我為什麼勸他?我也犯不上逞著他。”懟的李嬤嬤無話可說。

這都會令崇尚敦厚的人極反感。

況黛玉確實很長時間排斥寶釵。——不是排擠。她是內心不接受,但該咋還咋。不做擠兌人的事。

但是,胡適會想起容不得他母子的人吧。

可是咱們品品。

黛玉就是笑說句:“我沒眼色,打擾了。”又怎地?難道滿懷惡意?人家能那樣完美,其實難得的。

打趣寶玉,人家是周瑜打黃蓋,沒別人的事。僅是打趣。

而懟李嬤嬤,恰是小女孩的“避嫌”。話雖衝,並沒惡意。胡適讀了,也許想起有些人對母親“夾槍帶棒”的話了吧。


莘縣村民


紅樓夢中,每個人物的塑造都非常具有立體性與生活性。各色各樣的人都有自己的優缺點。


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和討厭的,因此胡適厭惡林黛玉也很正常,無非是不喜歡她的尖酸刻薄罷了。


但個人各有自己的看法,我們不應被別人所左右。


胡適討厭他的,我喜歡我的。我就非常喜歡林黛玉,她的尖酸刻薄是因為她的成長環境所造成的,幼年喪母,寄人籬下,為了保護自己,非常敏感也在情理之中。這是她的缺點。可她也有很多優點,我就不舉例了。


總之,胡適討厭林黛玉是他的事,我們喜歡是我們的事。


也不需要去反駁他,或者追隨他。《紅樓夢》這麼偉大的小說,直接塑造出了一個小世界裡的芸芸眾生,若大家都清一色的喜歡主角,豈不是太浪費曹公那十年的心血了?


言念


胡適是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代表,不能理解林黛玉寄人籬下的無產階級生活。



吳話不聊


嫁與東風春不管,憑爾去,忍淹留,老曹把最好的才華送給了林妹妹,所謂詠絮之才不是蓋的,哪個不服哪個可以試試。這一項加分太多了。我討厭的是妙玉,品性高潔說的是顏回的一簞食一瓢飲,說的是阮籍的窮途而哭,說的是嵇康的廣陵散盡,說的是莊周的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說的是陶淵明的帶月荷鋤,可沒聽說把貧苦老人用過的杯子扔掉就算高


攀閱


蘿蔔白菜各有所愛。他可以不喜歡林黛玉,你可以愛死了林黛玉。文學人物,不必個個都要喜歡。


平江小雨


林黛玉的性格,主要是孤獨高傲清高,不屑與眾人為伍,心性又狹小,言尖刻,這些習性多數人難於相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