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戶脫貧之後還扶不扶?自治區有關部門解讀

貧困戶脫貧之後還扶不扶?自治區有關部門解讀

點擊上方“廣西脫貧攻堅” 可以訂閱哦!

贫困户脱贫之后还扶不扶?自治区有关部门解读

貧困村、貧困縣脫貧摘帽後是不是就沒有貧困戶了?貧困戶脫貧之後還扶不扶?自治區扶貧辦有關領導,結合大家關心的熱點問題作一些解讀。

贫困户脱贫之后还扶不扶?自治区有关部门解读

國定縣退出機制將進一步健全完善

貧困縣退出只是階段性成果,還有剩餘的貧困人口需要繼續幫扶和鞏固,最後的大考在2020年。貧困縣退出的標準就是貧困發生率低於2%或3%,貧困人口穩定實現“兩不愁”“三保障”。

去年,龍州縣已達到貧困縣“九有一低於”摘帽標準並通過自治區驗收。但該縣是廣西33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片區縣)之一,根據規定,自治區驗收之後,還要通過三道程序:一是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組織第三方評估機構,主要圍繞綜合貧困發生率,錯退、漏評情況,以及群眾認可度等四項指標開展專項評估檢查;二是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審議同意評估檢查結果;三是經自治區政府同意,完成退出程序。

從2018年開始,自治區負責對當年申請脫貧摘帽的縣組織貧困縣退出專項評估檢查。

國務院扶貧辦和自治區政府要求,退出後,龍州縣要繼續抓好脫貧攻堅各項工作,防止出現鬆勁、懈怠,始終保持攻堅態勢。要加大對剩餘貧困人口的幫扶力度,繼續鞏固發展脫貧成果,確保全面完成攻堅任務。要繼續給予扶持,在脫貧攻堅期內,國家原有扶貧政策保持不變,確保脫貧退出的穩定和可持續。在脫貧攻堅期內,要繼續實行最嚴格的扶貧考核評估,強化監督管理,確保脫貧攻堅成果經得起歷史和人民的檢驗。

贫困户脱贫之后还扶不扶?自治区有关部门解读

退出後繼續享受有關扶貧政策

早在2015年底,自治區黨委就作出決策部署:貧困戶脫貧後要跟蹤觀察一年,繼續按照扶貧政策給予扶持;貧困村、貧困縣脫貧摘帽後,2020年底前保持扶持政策不變。2017年初,我區在宣佈2016年全區111萬貧困人口摘掉“窮帽”的同時,還決定對照國家關於易地扶貧搬遷新要求,按照從嚴從穩脫貧、確保脫貧高質量原則,留下原擬的8萬脫貧人口、109個貧困村和4個貧困縣,再鞏固提高一段時間,以確保穩步“過坎”不回返。同年8月,自治區政府再次明確要求,對2014年、2015年貧困退出戶繼續扶持2年、跟蹤觀察1年。

在貧困退出戶的跟蹤觀察期內,各級各有關部門給予其發展生產等方面的指導。因災、因病、因殘、因學等原因返貧的,要按照《廣西壯族自治區建檔立卡扶貧對象動態管理辦法(試行)》規定的程序進行返貧識別,把確實返貧的退出戶納入貧困人口建檔立卡範圍,繼續享受貧困戶各項扶持政策。

在貧困退出戶的繼續扶持期內,貧困退出戶在扶貧補貼、教育補貼、醫療保障補貼等方面繼續享受扶貧政策。目前,我區正在加緊制定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實施意見,確保攻堅期內保持政策不變。

贫困户脱贫之后还扶不扶?自治区有关部门解读

幫扶力度和考核要求不減

我區幫扶格局保持不變,中央單位定點幫扶廣西28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全區9000多家單位結對幫扶5000個貧困村,5000名第一書記和3萬名工作隊員駐村幫扶。繼續對2015年退出戶、2016年及2017年脫貧戶安排幹部結對幫扶,對2014年退出戶安排人員負責跟蹤登記,全區累計落實52.3萬名幹部結對幫扶、跟蹤登記和駐村幫扶,覆蓋所有貧困戶、脫貧戶及退出戶。2017年,我區在全國率先出臺扶貧對象動態管理辦法,開展貧困人口動態調整,突出以屯為單位,及時瞭解退出和納入的情況。

圍繞減貧成效、精準識別、精準幫扶、扶貧資金4個方面的29項指標,我區對已脫貧縣扶貧開發成效進行全方位考核,全面核驗已脫貧縣(區)扶貧工作開展情況,督促已脫貧縣做好脫貧成果鞏固工作。去年底,全區共抽調1372名幹部組成35個核查組,對14個設區市、54個貧困縣(含已脫貧縣)、51個非貧困縣扶貧成效開展“史上最嚴格的考核”,以考核促脫貧攻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