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任博士:經常咳嗽、咳痰可能是“老慢支”一個藥方化痰鎮咳


今天我給大家講講慢性支氣管炎這個病的治療思路和一個能夠緩解這個病的方子。

大家好,我是年輕的老中醫任博士。

這個病又叫“老慢支”,這是現代醫學的叫法。它歸於中醫的咳嗽等範疇。

這個病的主要症狀就是咳嗽,咳痰。但是,無論是咳嗽還是咳痰,都和我們的肺有關。肺主氣,司呼吸,同時肺主宣肅。也就是說,我們的呼吸跟肺是密不可分的。一個是呼氣的過程,這是肺主宣發的體現。另一個就是吸氣的過程,這個是肺主肅降的體現。所以,人才有一吸一呼。

同時肺還有一個功能,就是通調水道,意思就是它在水液的代謝中有一定的作用。

中醫任博士:經常咳嗽、咳痰可能是“老慢支”一個藥方化痰鎮咳

我們中醫認為:肺為儲痰之器。所以說,如果我們喝進去的水還有飲食中的水分如果不能及時的消化乾淨,就會囤積到我們的肺裡,變成痰。所以治這個痰,就要調理肺的功能。

但是,這樣治就能治好了麼?

我就不那麼認為。

肺為貯痰之器,它是產生痰的一個原因,它更是盛放痰的。但是痰是怎麼來的啊?誰是生痰的根源呢?那我們把這個根源給治理好,也就是從把生痰的根源切斷,痰不就沒了嗎?

其實,脾才是生痰之源,因為脾有運化水溼的功能,當脾虛了,運化水溼的功能也就弱了。所以,咳嗽咳痰,只調肺是遠遠不夠的,還要調脾,用術語說就是健脾。讓脾的功能強起來,這樣它運化水溼的能力也強了,就不會產生痰了。這個道理也適用於那些溼氣重的人。為啥溼氣重的人,昏昏沉沉的,舌頭胖大,有齒痕印。為啥一說溼氣重,就說這人脾虛。這不就是這麼來的嗎?脾有運化水溼的功能,當你脾虛了,運化水溼的功能就弱了,水溼就出不去了,在你身體裡待著,你可不就溼氣重了嗎?我再給你們講講齒痕印是咋來的吧。溼氣重的人,這個舌頭就會胖大,為啥胖大,因為你的舌頭裡也有溼氣啊,所以讓你的舌頭就會腫脹,你這個腫脹的舌頭,變大了,可是你的嘴就那麼大了,這個牙就擠著你那個腫脹的舌頭了,你說你能沒有齒痕印嗎?

所以,我們中醫,那是國粹,那是瑰寶,那是我們中國人總結了幾千年的智慧,別的國家他有嗎?說我們中醫不科學,誰敢這麼說他本身自己就不科學。中醫是我們實踐出來的。說中醫不科學的那是他自己的認知還沒到達那個高度。啥叫科學,我認為能治好病就是科學。如果你認同我,你就把我的這條視頻轉發分享出去!喚醒更多的人。

中醫任博士:經常咳嗽、咳痰可能是“老慢支”一個藥方化痰鎮咳

所以這時候,給你健脾,等你的脾強起來,你就不會溼氣重了,你就神清氣爽的,不會整天昏昏沉沉的了。那些整天昏昏沉沉的,懶得動的,那主要是脾虛了,趕緊補脾吧。那些整天家庭不和睦,動不動就吵架,不會好好說話的,那主要就是肝鬱氣滯肝火太旺了。對不對,所以你是啥性格,你就得啥病。想治好病,你趕緊改改你的性格吧。

好,所以說,治療老慢支了,咳嗽了,咳痰了,

治療大法主要就是,宣肺和健脾,宣肺的目的就在於使我們的呼吸順暢,同時宣肺能讓肺將痰排出體外,清理肺。健脾呢主要就是為了促進脾的運化水液的功能,能夠從根源上斷絕痰的來源。


我之前有個患者,當時60歲了,是個老大爺,他來的時候說自己咳嗽咳痰3年多了,然後以前在醫院診斷過,就是慢性支氣管炎,他咳出來的痰就是白色的,質地比較清稀,之前在西醫院住院治療,主要就是點抗生素還有一些激素,他自己覺得他這個病老是反反覆覆的,自己也煩了。所以,他找我,問問我有沒有辦法。然後我讓他把舌頭伸出來我看一眼,他的舌頭顏色比較淡,他自己說總是冷,這個就代表他的身體比較虛,而且是陽虛,然後又有一層白苔很厚,就是有痰溼的表現。我就給他開了一個方子,就是小青龍湯再加了一些附子,因為他不但咳嗽,而且還陽虛,附子呢是一個溫陽作用很好的一個藥,但是需要注意用量,因為它有一定的毒性,我當時給他開了一個方子,

組成就是:麻黃12g、桂枝10g、乾薑10g、細辛3g,法半夏10g、甘草6g、炮附子10g。

這個方里面用了麻黃來宣肺,然後乾薑除了能夠溫中健脾又能夠溫肺化痰,半夏是化痰的,細辛除了能夠散寒也可以溫肺化痰。這個主方就是小青龍湯,不管是咳嗽還是咳痰都可以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這個痰,如果你咳白痰而且質地清稀,就可以用。

如果咳黃痰或者是黃綠色的痰,就千萬不能用這個方子。

中醫任博士:經常咳嗽、咳痰可能是“老慢支”一個藥方化痰鎮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