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越南人最引以為傲的是,輸出了一首神曲

疫情期間越南人最引以為傲的是,輸出了一首神曲

新冠疫情期間,一首越南神曲橫掃美國。

火到什麼程度呢?

常年嘲諷特朗普的脫口秀主持人,多次為它站臺,稱它是真正的蹦迪神曲。

美國流行樂風向標《公告牌》,稱讚它超出想象。伊朗、日本、印度的電視臺據傳正購買版權,翻版重發。

上線半個月,它的油管點擊量就超1000萬次。

神曲名叫《嫉妒·抗疫版》,由兩名越南年輕人,翻唱了一首三年前的老歌,歌詞大意是提醒大家洗手戴口罩。

此後,越南年輕人又給《嫉妒》配了支洗手舞,結果又火遍Tik Tok,全球多了一大批模仿跟拍的年輕人。

越南媒體興奮高呼:這是我們越南真正創新和引以為傲的文化輸出。

這個中國臥榻之側的國家,這個被譽為南亞未來的國家,這個將一首口水歌當做國民驕傲的國家——

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


01

平均氣溫24度的越南,至今仍是摩托車王國,摩托車之上是平均年齡29歲的越南人。

這是一個在烈陽下、噪音裡、尾氣中顛簸而行的國度,被稱為翻版的中國,以及90後的王國。

疫情期間越南人最引以為傲的是,輸出了一首神曲

越南的臉書賬號總量排名世界前七,國民每天使用臉書的時間平均在兩小時以上。

然而,離開臉書上的世界,只要你在越南街頭隨便轉一圈,就一定會產生疑問。

這是女兒國嗎?

不論是街邊的商販、小店的員工、餐廳的侍者還是報紙上的工人,幾乎清一色都是低學歷女孩。

而大量家境貧寒的男生,大多早早輟學,做起苦力或者出國務工。

隨著世界大勢一起衝到南亞的金融和IT企業,如荒島倖存者般,發現風光很好,但難招良才。

低薪仍是常態。

多年前,韓國和日本達到各自勞動力峰值時,人均收入已在3萬美元以上。

越南的峰值早在2013年提前到來。

但直到如今,越南人均月收入仍不過幾千元人民幣。在最繁華的胡志明市,有近80%人月薪在3125以下。

即便收入如此之低,他們依舊熱衷消費。

女孩之間,中國故宮遊或韓國整容遊成為時尚。在首爾部分整容機構,越南顧客數甚至超過了中國。

首爾整形醫院開始僱傭越語翻譯,播放越南流行歌曲。即便是軍事學校,女孩也會在訓練前描眉打底,保持妝容。

疫情期間越南人最引以為傲的是,輸出了一首神曲

彩妝領域,日本的資生堂是全民最愛,之後依次是韓國、美國和歐洲。

男生則熱衷買摩托車,揹負多年貸款高價買來的摩托,牌子顯示日本,但大多來自中國江浙。

摩托需要負債,不僅因為高消費高物價,更因為收入低下。

在越南,工廠和政府每年高喊漲薪,但薪資調漲仍追不上物價漲幅。

與薪資不相符的還有房價。在首都河內,政府正計劃開發25平米的單身公寓,但將住進來的多是一家三四口的打工者。

疫情期間越南人最引以為傲的是,輸出了一首神曲

然而即便蝸居,他們仍看不起二手市場,害怕買賣二手貨,堅信那窮人才做的事。

經濟富足中成長起來的一代,更注重物質和品質,也因此,月光是常態。

很多人乾脆在無車、無房、無工作的狀態下選擇裸婚。

這些高消費低收入的越南90後,被越南視為國家引擎。

疫情期間,越南通訊社在官網頭版發文,總理阮春福說:要利用黃金人口結構,借第四次工業革命機會,進一步將中產發展成重要力量。

簡單說就是抓牢年輕人。

在巴士和街邊,“一帶山河,少年努力”的標語隨處可見。


02

越南的變化發生在千禧年後的十幾年間。

有越南的農村女孩回憶,在80年代末,家裡還在用煤油燈看書,但現在電視、冰箱、手機都有了。

物質快速發達,可文化跟不上。

千禧年前很長一段時間,越南少年的文娛日常是中國的複製粘貼。

六七十年代,中國小說走紅越南,國會議員吵架,互罵對方是“搞陰謀詭計的左冷禪”和“虛偽陰狠的嶽不群”。

在書店,從《天龍八部》、《笑傲江湖》到《西遊記》、《三國演義》都是暢銷文學。

疫情期間越南人最引以為傲的是,輸出了一首神曲

很多年後,他們提起金庸小說時說,“父親看後,兒子接著看。母親看了,女兒再接著看。”

90年代,劇版《西遊記》、《還珠格格》傳入,至今仍是越南電視臺暑假必播劇。《天龍八部》、《神鵰俠侶》幾乎一個不落。

中國的網吧和網遊興起於20世紀90年代末,而越南的網遊時代在2005年才緩慢開啟。

在中國已過時的早期劍網系列,在越南意外走紅,一夜成為國民遊戲。9000萬人口的國家,註冊用戶達到2000萬以上。雷軍多次後悔沒有投資,“看走眼了”。

中國2006年興起的非主流。傳入越南已經是2012年。

三個少年留著五顏六色的爆炸頭、穿著緊身褲,橫空出世。

他們取名HKT,號稱青少年偶像天團,最火的曲子,是翻唱中國六哲的《錯錯錯》。

疫情期間越南人最引以為傲的是,輸出了一首神曲

殺馬特的造型直到韓流引入,才漸漸淡出潮流。

在越南主流的視頻網站zingtv上,韓劇《愛的迫降》排名第一,K-POP、K-BEAUTY成為新時尚。

當地媒體調查後發現,30歲以下年輕人中,80%的人表達了對韓國的好感。82.77%的人表示最愛韓國時尚。

在越南,沿街多是韓國餐館和韓文標語,健身房和收音機是韓文歌曲,貨架上市韓國美食、化妝品和手機。

三星和LG是越南街頭手機店最常見的品牌

而街頭的越南90後,則剪去厚重的劉海,穿上了露腳踝的緊身褲。


疫情期間越南人最引以為傲的是,輸出了一首神曲

中國文化和韓國文化雙重衝擊下,越南本土越來越沒文化。

直到2018年,越南本土一年只能製作50部電影,佔全國票房20%左右。電視劇更不必說。

最後走出越南國門的,最出名的只剩被越南電視臺魔改的四大名著,以及《還珠格格》和《武則天》。

越南版的《武則天》,由一個越南女孩自費花了180萬拍攝,只為圓一個女王夢。

疫情期間越南人最引以為傲的是,輸出了一首神曲


03

他們在找屬於自己的驕傲。

1月27日,U23亞洲賽決賽那天,越南的餐廳叫停了外賣服務,以方便球迷觀看決賽。

為了這屆比賽,越南兩家航空公司安排了5架包機,將數千球迷送往中國助威。

這是越南首次走入U23決賽。

越南年輕人愛足球,早在19世紀法國人引入足球時就喜歡。他們的沙灘上幾百米就有一個門框 ,餐館常年放置電視,從週一到週日總有人熬夜看球。

每逢重大賽事,從中心廣場、步行街到體育館,都會設立大屏,全民共賞。

疫情期間越南人最引以為傲的是,輸出了一首神曲

所有球賽中,他們又最愛英超。

2007年,越南房企富豪、黃英嘉萊足球俱樂部的主席,與英超合作建立越南第一個足球學校——黃英嘉萊-阿森納JMG學院。

2013年,阿森納球隊亞洲行到越南時,球迷騎摩托追大巴,哪怕撞樹也不願停。

越南首次和英超比賽,1:7慘敗。但球場上,每一次有利的觸球,越南人都會集體起立、喝彩。

過去,他們愛球,但沒有資金支持,也沒有場地設備,常年被劃入亞洲的魚腩隊。

2013年中國男足熱身賽1:5慘敗泰國時,范志毅當場說出的氣話還是:再下去要輸越南了,國足臉都不要了。

而在最近的四國賽,中國隊在1月13日創下U23四屆賽事11戰10負的成績,提前出局。而蟄伏13年的越南,堅持到了決賽。

2016年,越南歷史上第一次進軍世青賽。2020年,越南挺進決賽,衝刺冠軍,舉國沸騰。

終極逆襲沒有出現,越南1:2惜敗烏茲別克。球迷痛哭。

但等到球隊回國,越南90後仍用極高規模迎接他們。

數萬民眾拿著紅旗自發迎接。看不見盡頭的紅色隊伍,從機場一路延伸至高速。

疫情期間越南人最引以為傲的是,輸出了一首神曲

球員所到之處,道路水洩不通。越南球迷說:這是越南歷史上千年一次的大事,要為英雄接風。

越南人將其看作越南崛起的標誌,也看作與強國對抗的新形式。

有人說,越南的民族主義因此到了新的高度,就像三十年前的中國女排、六十年前的臺灣棒球。


04

足球場上後來居上的越南青年,在現實中,跑得並不快。

疫情期間,越南工廠不斷提薪,仍有40%以上的用工缺口。

人手不夠有兩層意思,不願做和做不了。

這其實是越南90後的頑疾。

受過高等教育的不願吃苦,好高騖遠,對工作待遇和舒適度極為挑剔,拒絕重複的工作和苦力,怕被叫做機器人。

2019年越南近40萬大學畢業生和研究生中,單上半年就有20多萬人失業。

而低學歷者沒有技術傍身,不符合用工標準。

疫情期間越南人最引以為傲的是,輸出了一首神曲

有跨國酒店管理層回憶,在越南,即便是廉價勞動力,性價比也不高——

他們下午時常摸魚,工作時間稍長便罷工。酒店方無奈,為凝聚員工,還是投其所好,修了個簡易足球場。

直到如今,越南的勞動生產率也遠低於區域國家,只有中國的1/3。

企業有苦難言。即便招到人,離職率也居高不下,2019年越南工廠工人的辭職率在50%以上。

留在國內的人,視野逐漸被框定。

沒出過國的越南年輕人仍普遍認為,中國是廣西邊境的放大版,環境汙染重於全是摩托車尾氣的越南小鎮。

在中越論戰中,不少人堅信越南不僅可與中國一戰,還會讓中國損失慘重。

相反,那些出去的越南人,才明白自己的位置。

去往臺灣日本的越南年輕人,大多會選擇待到十幾年簽證到期。

他們多在中學畢業後就動身,離開越南前要籤一份“賣身契”,需繳納3300-6000美金不等的勞務費用。有的人甚至要壓上自家的土地。

年輕的越南人打工、旅遊,然後進修。被問及回家,大多人會搖頭,怕被家鄉夥伴同化。

疫情期間越南人最引以為傲的是,輸出了一首神曲

2016年以來,越南外派勞務人員連續4年都超12萬人,是對日本和中國臺灣勞務輸出的第二大市場。

同一年,韓國涉外婚姻中,越南新娘佔比達到27.9%。

有越南留學生堅持延期畢業,只為在北京找到工作,不用再回越南。還有年輕好看的軍醫,瞞著家人辭職,來上海當模特。

做翻譯的越南女孩,來中國旅遊後,驚呼工資最低的洗碗阿姨,都和她賺同樣的錢。大受打擊後,她詢問來中國工作的辦法。

越南在歸去來之間割裂,留下的人暗嘲西方與中國,強調自由與個性,離開的人喊著來“北上廣實現夢想”,不願回頭。

自負與自卑,勤勞與懶惰,開放與守舊,讓越南形成詭異的螺旋。

越南是亞洲最年輕國家,但其實也是老齡化速度最快國家。

學者稱,越南的黃金年代是2013年,人口峰值已經過去了。而越南總理阮春福則說,黃金時代剛剛開啟,要好好使用年輕人的力量。

在《嫉妒·抗疫版》MV下方,成千上萬的越南人打卡報道。他們說,雖然新冠病毒已經發生了,但幸好我們還有這首歌。

疫情期間越南人最引以為傲的是,輸出了一首神曲

他們在歌聲中迷醉,渾然不知身在何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