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元年是我國的哪一年?公元前我國是從多少年開始的?

管理和職場


🌹公元:國際通用的公曆的紀元,是大多數國家紀年的標準。它從傳說的基督教創始人“耶穌”誕生的那一年算起,定為公元元年,就是第一年。我國從1949年中國人民共和國成立,正式規定採用公元紀元。

📔公元元年,正是西漢的漢平帝劉衎繼位的那一年,歷史的巧合。

📒我國從漢武帝劉徹起,到清朝末年,又兼用皇帝的年號紀元。

📔所謂的公元前,就是公元一年以前的紀元,必須倒數。就像我們常使用的溫度計一樣。O度以上為“正數”,以下為“負數”,記作公元前一年,二年……依次類推……。

📒我國現在己知歷史考證,是約170萬年的“元謀人”化石的發現,有170萬年曆史。

📔中華文化是從黃帝、炎帝的傳說開始的,距今約五千年左右。中國有文字記載考證的歷史有三千年左右,始於商朝的甲骨文。

📒學習歷史,首先應該掌握這些最基本的常識,這樣才有學習歷史、討論歷史的話語權。





笑看東籬


公元元年,也就是公元1年。是西方以基督耶穌誕生為公元元年

我國古代這個時候是西漢末年,漢平帝劉衎(9歲)元始元年,這時權臣王莽正式的大權獨攬,王莽長女王嬿是漢平帝的皇后。(漢平帝和王莽像)

我國由大禹後代建立的夏朝(約前21世紀—約前16世紀)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大禹像)

有確切紀年的是西周共和元年是指公元前841年,該年也是中國歷史有確切紀年的開始。

公元前842年,爆發“國人暴動”,西周周厲王被趕出都城鎬京。西周政權由其他人執政。

第一種說法:召穆公、周定公共同執政,稱共和;

第二種說法:共伯和執政,稱共和。


穿越再現彼岸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講一個笑話:

有傳教士向民眾傳教時問到:今年是哪一年?

民眾答:2019年。

傳教士:沒錯!你看,今年是2019年,恰好也是耶穌2019歲誕辰,這就是天意啊!

我們知道,現在世界通用的紀年法是公元紀年,以耶穌誕生那一年作為元年,這一年之前叫公元前,之後叫公元,所以這不是巧合,而是設定,因為2019年的意思,就是耶穌出生的弟2019個年頭。

也就是說,耶穌出生離現在已經2019年了,而我們中華民族有五千年曆史,那這之前的三千年在幹什麼呢?

公元元年,在我們中國歷史上,是西漢末年,漢平帝劉衎初登大寶,年號元始。

要說我國是什麼時候開始的,要看不同的標準,比如前幾天剛剛申遺成功的良渚古城遺址,距今已有5000多年,也就是公元前3000多年就已經存在了。我國曆史十分悠久,可以說上下五千年毫不誇張。具體到有當時流傳至今的文字為佐證的,也可以追溯到商朝。

距今3600多年以前,也就是大約公元前1600年,商湯滅夏,商朝正式開始,按照史學界普遍的看法,商朝大約持續到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紂,商朝滅亡,我國曆史進入到周朝。這一時期的歷史,在《史記》中有確切的記載,但歷來有不少人懷疑其真偽性,直到清朝末年,甲骨文現世,經王國維、郭沫若等大師研究,證明了《史記》中關於商朝世系的記載總體上是靠譜的。

進入周朝之後,我國開始有了精確到年的歷史記錄,準確一點說是公元前841年,也就是2860年以前。這一年,發生了被稱為“共和行政”的歷史事件,周厲王被國人趕出首都,由共伯和代為執政(一說是周公和召公共同執政)。厲王死後,其子宣王即位,宣王死後,其子幽王即位(就是烽火戲諸侯那位),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殺,其子平王遷都洛陽,我國進入了東周時期。公元前722年,也就是周平王四十九年,中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從這一年開始記載歷史。

那之後,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春秋五霸”與“戰國七雄”了,一直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橫掃六合,一統中國,我國曆史正式進入大統一時代,也奠定了我們中國人反分裂、促統一思想的基礎。

秦傳了兩代就被項羽和劉邦所滅,公元前206年,歷史進入到了西漢時期,而前文提到的公元元年,對應時間就在我國西漢年間,我們先來看一下漢朝皇帝世系:

高惠文景武昭宣,元成哀平孺子篡。

光武明章和殤安,順衝質桓靈少獻。

西漢的話,看前兩句就夠了。分別是高帝劉邦、惠帝劉盈、文帝劉恆、景帝劉啟、武帝劉徹、昭帝劉弗陵、宣帝劉詢、元帝劉奭、成帝劉驁、哀帝劉欣、平帝劉衎、漢孺子劉嬰,隨後就是王莽篡位了。


臥聞海棠


其實,這個問題查一下《中國歷史年表》就可以知道。

公元元年是我國的哪一年?

我們來看《中國歷史年表》:公元元年是漢代平帝元年,干支辛酉年:




公元前我國是從多少年開始的?

這個問題理解起來很費力,不知道想問什麼,幾乎不知所云,我只能憑我的理解來答。


中國有明確、詳細、無爭議的歷史年表的歷史,只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41年,也就是距今2019+841=2860年。


公元前841年也就是歷史上所謂的西周時代的「共和元年」,魯真公15年,齊武公10年..........中國第一部通史《史記》的詳細年表也是始於【公元前841年】。



公元前841年的中國歷史年表:

  • 西周:有清晰君主世系,年表是依據:天文學、考古學、文獻學擬合出來的,還存在很多爭議,現今西周年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以【夏商周斷代工程】的斷代為準。


  • 商代:依據傳世文獻和甲骨文互勘還原了商代君主世系,已經沒有爭議。但商代的年表只有一個大概的時期,沒有足夠的資料能擬合詳細年表。商晚期幾位君王年表擬合出來,也存在很大爭議。

  • 夏代:只能依據傳世文獻、傳說的記載的還原的君主世系,可信度折扣很大,年表也很模糊,只能是「約XX世紀」。


以上年表信息引自《中國歷史年表》,漢語大字典,第二版,頁3116、3102——3103


《中國歷史年表》應該是任何一個愛好歷史、收藏的人,案頭必備的手冊。


小漢字見大歷史


公元紀年,是西方的紀年辦法,說是公元元年正當耶穌基督降生。其實在這一年,也正是中國歷史發生鉅變的一年,是千古亂臣王莽開始全部掌控西漢權力的一年,星火辰先為朋友們列個有趣的年份計算吧。

一、公元元年,是漢平帝元始元年,又是中國干支紀年的辛酉年。干支紀年,每六十年一個輪迴,稱為一個甲子。

公元元年往前六十年,也是辛酉年,正當漢宣帝神爵二年,是西漢迴光返照般的最後輝煌期。當年,西羌向漢朝投降,匈奴日逐王向漢朝投降,漢朝在西域首設都護,鄭吉為首任西域都護,掌控西域(這其實是個劃時代的事件)。

從此往上180年,公元前240年,也是一個辛酉年,正當秦王嬴政七年。當年,還屬少年的嬴政還在蟄伏期,然而此後三年,嬴政平長安君之亂、滅嫪毐、逐呂不韋,一步一個腳印奪回了權力,統一六國的戰爭即將開啟,千古一帝已見鋒芒。

再從公元元年往後180年,還是一個辛酉年,公元181年,東漢末代皇帝漢獻帝和千古名相諸葛亮出生,黃巾起義即將爆發,東漢行將滅亡。此後,中國大地長期陷入分裂(中間只是西晉的短暫統一,而後陷入東晉、五胡十六國的更大分裂)。

再往後360年,公元541年,還是一個辛酉年,此年為西魏大統七年(果然預告著大一統似的),這年隋文帝楊堅出生,四十年後,楊堅篡周建隋,不久後一統中國,結束了自東漢末年以來數百年分裂的局面。

二、以上列舉或許是個巧合,但是或多或少反映出中國干支紀年法的科學之處。公元元年,從事實上其實劃分了漢朝(西漢、東漢)的兩個階段。

王莽掌握西漢朝政的時間比這個早,但要將王莽完全掌握西漢的最高權力,就在公元元年這一年。頭一年(公元前1年),故意和王家作對的漢哀帝死了,自漢成帝死後鬱悶了好一陣子的太皇太后王政君站了出來,將漢朝的最高權力奪了過來,交給他的侄子王莽,從此,王莽以“安漢公”、“攝皇帝”(代理皇帝)等名義,其實已經成為了漢朝的最高統治者,篡位當皇帝不過一個名頭而已,此時的西漢實際已經落入王家手中。王莽搞了許多復古或者革新的東西,都不成功,加之天災越來越嚴重,黃河還決口,於是流民百萬,都起來造反。到公元25年,劉秀終於在河北稱帝,建立東漢,復興了漢朝。劉秀雖然恢復了劉家的皇位,但他的統治的有些方面似乎倒有些學王莽,搞讖語、用儒生,和西漢最強盛時期已經大不相同。

公元元年,事實上也是西漢、東漢的一個分界點。漢朝號稱四百年,西漢、東漢都大約兩百年。公元元年,王莽當了安漢公,事實上西漢皇帝已經徹底失去權力,西漢類同於滅亡。後來東漢又重演一次,自公元25年建立後,到公元189年(與公元181年的辛酉年也僅隔8年),漢靈帝病死,漢朝之後兩個少年皇帝(少帝和獻帝)又徹底失去了權力,東漢類同於滅亡。

三、我國的歷史是從公元前什麼時候開始的?

有明確紀年的,是西周的共和元年。然而,中國的歷史遠遠不止如此。因為中國長期流行干支紀年,這就沒法和公元紀年完全對應起來,特別是計算準確的日期很複雜,人家西方只相信有文字記載的,結果我們學西方,也對自己的歷史產生了懷疑。好吧,殷墟被發現後,有甲骨文了,西方不能否認商朝了,就說沒有夏朝。但我們自認為有五千的文明史,比夏朝還要早,但找不到文字啊。有學者認為,炎黃時代,大概在公元前2500年到3000年左右,不承認夏朝的,更不會承認炎黃的歷史,炎黃時代要找到成熟的文字記載更是難於登天了。但我們為什麼要糾結於到底是公元前多少年呢?中國古代的紀年,我們古人與西方對時間的概念是不一樣的,六十年一個甲子、一個輪迴的干支紀年法,從本質上講,或許更接近於現代物理學打破老舊時間觀念的一種新思維。


星火辰


現今中國目前通用兩種曆法,一種是公曆(又稱陽曆),另一種是農曆(又稱陰曆)。

公曆,即公元紀年法,是一種來源於西方社會的紀年。舊稱“基督紀年”,現稱“西曆”或“西元”(我國臺灣地區目前就經常用西元XXXX年)。

現行公元紀年方法是由意大利的一位醫生在原「儒略曆」的基礎上改革的一種新曆法,於1582年經羅馬教廷頒佈實行。

公元紀年是以基督教創始人耶穌的誕生之年作為紀年的開始,即我們所熟知的公元元年。在此之前的稱之為公元前某某年,在此之後的稱為公元某某年(沒有公元后某某年這一說!)

中華民國建立後,民國政府為“與世界各強國共進文明”,開始採用陽曆曆法。且於1912年1月1日正式開始,並按國際上大部分國家的習俗稱陽曆1月1日為“新年”。

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夕,新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正式通過決議,即“成立後的新中國將使用國際通用的公曆作為紀年與曆法”,但是也沒有廢除傳統農曆曆法。

而農曆又稱陰曆,是我國獨有的傳統曆法。中國所有的傳統節假日都是以農曆時間為準,如春節、中秋節等。

而且目前大多數國人還是以過陰曆生日為主。

需要說明的是,紀年與曆法是兩個不同概念,不能混淆。

中國古人曆法只用農曆,而紀年則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干支紀年,另一種是年號紀年。

干支紀年從有文字開始就使用了,據考證有近4000多年的歷史。干支紀年即以我們所熟悉的“辛丑”、“甲午”、“己亥”等60個不同稱謂表述每一年,如2019年是己亥年。這60個年稱謂依次循環,週而復始。

另一種是以皇帝年號紀年(如康熙XX年)這種紀年方法是從西漢漢武帝開始,一直延續到清末愛新覺羅-溥儀,即宣統皇帝退位。

按照公元紀年,公元元年也就是公元1年。換算成中國古代兩種紀年方法,其對應的時間為:

[1]、干支紀年法:辛酉年

[2]、(皇帝)年號紀年法:西漢漢平帝元始元年

即公元元年,就是我國西漢漢平帝元始元年。

漢平帝,西漢王朝第14位皇帝,名劉衎(kan)。漢哀帝病逝後,權臣王莽為繼續把持朝政,故意不肯立年歲較大的繼承人(這點類似晚清慈禧太后)。而是迎立了年僅9歲的劉衎為新皇帝,並於次年改元“元始”,可憐這位小皇帝僅活了14歲便病死了(也有說是被王莽下藥毒死的)。

(王莽篡漢)

按照公元紀年推算,公元前841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年份!

這一年是周天子周厲王在位,其為人剛愎自用,統治暴虐,對國人實行高壓手段統治。但最終卻因此釀成“國人暴動”,導致周厲王最終出逃。公元前841年也成為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共和元年」。

也是自此年,中國歷史才有了確切的年份記載!中國歷史便進入了完全的“信史時代”。

在此之前的幾千年時間內,無論是傳說中的“三皇五帝”時代,還是夏、商等朝,時至今日,關於某些事蹟記述都是大致年份(如這一時期出土的青銅器只能是大體粗估年代,這一粗估短則上百年,長則近千年也有!),並沒有確切的文字記錄。

也是自公元前841年開始,我們便知道將那一件發生的事情確切歸屬於那一年!

(國人暴動)

至於題幹所問的“公元前我國是從多少年開始的?”

由於年代太過久遠,且沒有有效文字記載,故時至今日也沒有確切答案。

就好比我們認為的夏朝是曾經真實存在過的,但目前在西方各國卻始終不予承認。

白駒過隙,滄海桑田,轉瞬間幾千年已過……

不論怎樣,我們都應該慶幸自己生活在這片養育古老文明的華夏大地。

我們的祖先對人類的進步所做出的巨大貢獻是有目共睹的,是值得後世每一位炎黃子孫驕傲的!


小司馬說


公元元年是我國西漢時期漢平帝(劉衎)元始元年,這一年為中國辛酉年雞年。題主問公元前我國有多少年?這個問題太開放,在170萬年前,我國就進入了原始社會;在公元前2070年,進入了奴隸社會;公元前475年,進入了封建社會。

公元紀年法的來歷及傳入我國的歷程

我國現在採用的公元紀年法,這種紀年法又稱為基督紀年,是一種源自於西方社會的紀年方法。這種紀年法是由意大利人阿洛伊修斯·李籙時對儒略曆加以改進而形成的一種曆法,於1582年由羅馬教皇批准頒行。

公元紀年以耶穌誕生之年為起點而紀年,歐洲殖民時期使得公元紀年成為國際通行的紀年方式。德國在1700年開始正式公元紀年,俄國在1918年才開始公元紀年。

公元紀年是在明朝萬曆八年(1580年)由利瑪竇首次傳入中國,但在其後的三百年間並未受到重視與採用。1912年,孫中山宣佈為了方便計數與紀年,民國開始遵從西曆。即起採用公元的月、日,紀年採用中華民國,1912年為民國元年。

新中國成立後,紀年正式採用公元紀年法。耶穌基督誕生年即公元元年,在我國這一年正好是西漢平帝元始元年。以這一年為界線,之前稱為公元前,之後稱為公元。

我國古代是怎麼紀年的?大概有五種方法

我國古代的紀年法主要有王公即位年次紀年法、年號紀年法、干支紀年法及星歲紀年。

王公即位年次紀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數來紀年,這種紀年法大多用於春秋戰國時期。比如秦昭襄王十二年,秦國任命穰侯魏冉為丞相。

年號紀年法,這種紀年法比較普遍,從漢武帝漢開始,封建王朝的每個皇帝基本都採用此方法。登基之時都有改元,並以年號紀年。

干支紀年法,這種紀年法比較悠久。將干支順序相配正好六十為一週,週而復始,循環記錄,這就是俗稱的“干支表”。

星歲紀年,根據木星的運行週期來紀年,古人確定木星繞太陽一圈需要12年,於是將運行週期分成12等分,每一份為一年。這種紀年法用於春秋、戰國之交時期。

公元前我們有多少年?何時有確切紀年?

我國古代基本都是君主制,但有一個特殊時期存在過共和行政。這個時期就是西周周厲王與周宣王之間的這14年,周厲王暴虐引起民變,周厲王逃跑後,由大臣周公和召公共同執掌朝政。這一年被稱為共和元年,也就是公元前841年,這是我國曆史有確切紀年的開始。

題主問的最後一句,公元前我國有多少年?我只能分兩層回答,一是,我國有確切紀年是公元前841年,再往上的就屬於推算而不是記載,但並不影響歷史存在。

殷商時期一般被認為是信史開始時期,那就是公元前1600年開始。但題主問的是時間而不是問文明何時開始,所以與信史不信史的沒有關係。既然是這樣,那公元前我國古代的時間可追溯到原始社會,即170萬年以前。

有人提議,公元紀年是西方紀年方式,我們應提倡軒轅紀年法,即將黃帝即位的那年(公元前2697年)做為軒轅元年。不知各位怎麼看?


野史也是史



是中國西漢平帝元始元年。公元元年,就是公元1年。那一年,中國處於西漢王朝(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當時在位的是西漢第十四位皇帝漢平帝劉衎(公元前9年-公元6年2月4日),原名劉箕子,是漢元帝之孫,漢成帝的侄子,漢哀帝的堂兄弟,中山孝王劉興之子,母親是衛姬。

其前任漢哀帝劉欣於公元前1年病死,劉衎年僅九歲,因為漢哀帝無子,當時把持朝政的王莽立其為帝,便於繼續把持朝政。即位當年不改元,次年,也就是公元元年,漢平帝改元元始,所以公元元年是西漢平帝元始元年。


伊耆角木


我們現在用的日曆算法有兩種:陽曆和陰曆(農曆)。以下對這兩種曆法做個簡單易懂介紹吧。

1、公元元年的來歷以及那年世界歷史發生的大事件

陽曆紀年又叫公元某某年,古代人以太陽的出現規律統計出來的紀年方法,所以叫陽曆。例如今年是2019年,確切說是公元2019年。由此看來肯定存在公元1年,也就是公元元年,那麼這個公元元年是怎樣開始的呢?歷史相傳公元元年就是耶穌基督誕生年,用現在的推算就是,2019年之前耶穌誕生了,從此以耶穌誕生的這一年開始,往後一年一年的累加,這樣的歷法算法就是我們平時接觸到陽曆或者公元某某年了。發生在耶穌出生之前的時間叫做公元前。例如秦始皇是公元前前221年,39歲的嬴政統一了六國。也就是也就是耶穌出生之前221年,秦始皇已經成為中國第一位皇帝了。

這一年,世界歷史都發生了什麼呢?公元元年這一年中國西漢第十四位皇帝漢平帝繼位,匈奴烏珠留若鞮單于繼位(當然此時的匈奴已經讓漢朝打的一點脾氣都沒有了)。朝鮮半島的高句麗、百濟 、新羅也相繼有皇帝登基。只是此時的日本還處於傳說時期,據說垂仁天皇這一年登基。

2、陰曆紀年,中國獨有

也就是我們老一輩家長們經常提及到的農曆,結婚提及到的黃道吉日,農耕提及到的二十四節氣都是按著農曆曆法的計算方法來記錄我們的時間的。因為陰曆是我國祖先根據月球和太陽的運動規律總結出來,所以叫做陰曆。如果說陽曆的紀年方法以耶穌生年為起點,那麼我們中國自己用的農曆曆法以什麼為起點呢?

相傳農曆開端以黃帝所在年代作為開端紀年,按此推算以公曆的公元前2697年作為農曆元年,也就是在耶穌出生前的2697年,算是我們農曆的開始。公元2019年,換算就是黃帝紀元的4716年,具體精確程度已經無法考證。


君之所見


公元元年是我國西漢平帝元始元年,按照中國古代干支紀年為辛酉年也就是雞年,當然了,我們還有皇帝諡號紀年法,和年號紀年法等等,至於公元前我國從多少年開始的,我只能說,在漢平帝元始元年以前都是公元前。



公元紀年稱西曆或西元,來源於西方紀年,1582年,羅馬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頒佈以耶穌出生那一年稱為公元元年,耶穌以前為公元前某某年,這裡要注意的是,公元前是以倒推的方式紀年的,比如公元前2000年比公元前1999年早一年, 而現在我們都知道2000年比1999年晚一年。


剛開始我國古代紀年各種各樣的都有,比如周文王多少年,又如壬辰年,貞觀多少年等等,我記得小時候學的蘭亭集序裡面開頭就是“永和九年,歲在葵醜。”這裡就是年號和干支紀年並用,到了明朝時期,朱元璋規定一個皇帝一生只能有一個年號(明英宗除外),清朝時期也遵循這一原則。所以後來的史官們在紀年方面輕鬆多了,起碼不用混合紀年了。所以我們常說的萬曆,嘉靖,崇禎,康熙,雍正,乾隆都是他們的年號。

1949年9月27號,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會議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公元紀年,但也沒有廢除農曆紀年法,現在中國的傳統節日還是以農曆為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