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公司老闆常年很少在公司,有些老闆每天寸步不離公司,兩類老闆誰最靠譜?

收穫人生後半場


我之前公司的老闆就是這樣,早出晚歸,比任何一個員工都辛苦,除了出差,六日也去公司。在老闆眼裡,公司就是家,就是自己的孩子,尤其是自己白手起家,兢兢業業把事業一步一步做起來,中間不知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受罪,心中更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成果,唯有守在公司心裡才踏實,才放心。

就像是一個莊稼漢,每天看著地裡綠油油的莊家,不斷長高、結穗,再等待著收穫,心中充滿激情和期待。俗話說創業難,守業更難,守在身邊,也許會更踏實吧。


至於為什麼有的愛守在公司,有的愛在外面跑,大概有以下2個原因。

01

目標不同

有的老闆把利潤繼續用來投資,最後滾雪球似的越來越大,追求的是事業,同時也是一種自我價值的追求。

有的老闆把賺的錢存起來,或做其他理財,單純的追求多賺錢,買房置地,追求的是更好的經濟保障,而不是把錢拿來做更多的投資,擴大經營。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天下午,一位商人在海灘上散步,看到一位漁民躺在椅子上曬太陽。出於商人特有的意識,他就提醒這位漁民:“這麼好的時光,怎麼不好好利用,去捕魚呢?”漁民說:“我上午已經捕過了。”商人說:“那你可以再去捕更多的魚啊!”漁民說:“我捕的已經夠吃了,再捕那麼多幹什麼?”商人急了:“你可以去賣錢啊?”漁民又問:“要那麼多錢幹嗎?”商人更急了:“有了錢,你可以買更大的房子,就不用在幹活了,就可以天天在海灘上曬太陽了。”漁民說:“要那麼麻煩,我現在不是就在享受這樣的生活嗎?”

所以,每個人的追求不同,目標不同,本身並沒有優劣、好壞之分。

02

性格不同

有的是活躍型、外向型老闆,時刻想的是怎麼怎樣把企業做大做強,一旦基礎打好,人員架構搭好。他就可以放心的拓展資源,鏈接跟多人脈,尋找商機,為企業未來的發展做戰略規劃。

就像是阿里巴巴的馬雲一樣,成天不是在外面做演講,就是搞投資,成了阿里巴巴的活廣告,而阿里巴巴的矩陣也越來越大,營業額連年攀升。

同樣的BAT之一的騰訊老闆馬化騰,就比較嚴肅了,很少出現在公眾場合。技術出生的馬化騰,雖然是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早期很少拋頭露面,基本都是在公司。外部事物及公司日常管理和運營,大部分由總裁劉熾平執行,產品則有張小龍負責。有了得力的左膀右臂,再加上性格使然,待在公司也不影響事業發展。

所以,不管性格如何,都沒有影響兩個人取得的成就。看來性格決定命運這就話也不是絕對的。

所以,待在公司的老闆和常年在外的老闆,只是目標、性格等方面不同,這不能成為衡量一個老闆靠不靠譜的標準,那些能讓公司正常運營發展,能保證員工正常收入,能正常納稅,能為社會創造效益的老闆就是靠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