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野千里逐春光 搶抓時節“種”希望——黃陵縣統籌推進疫情防控與經濟發展

通訊員 朱浩龍 本報記者 常青


  春天如約而至,萬物漸次復甦。在龍鄉大地,人們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時,走出家門,走進田間地頭,走進工廠礦區;人們戴上口罩忙碌著,播種施肥、復工復產……一派人勤春早的繁忙景象。


  目前,全國疫情發展呈現出平穩可控的態勢,正在由全面防控向精準防控、重點防控轉變。黃陵縣委、縣政府按照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分區分級防控的總體要求,在抓細抓實各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積極推動各項經濟社會事業穩步發展,忙春耕、抓生產、保民生,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完成年度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的雙勝利。


沃野千里逐春光 搶抓時節“種”希望——黃陵縣統籌推進疫情防控與經濟發展


  抗“疫”不誤農時 做好不一樣春耕


  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眼下,正值春耕生產時節,走進黃陵縣廣袤的田野中,廣大群眾已經走出家門,在田間忙碌起來了。


  在黃陵縣三大塬區的蘋果園裡,廣大果農細緻地清園、治腐爛病、花前復剪;川道的大棚裡,更是一片綠意盎然,菜農正麻利地採摘蔬菜,只為把最新鮮的食材送往消費者的餐桌;全縣數十家蘋果專業合作社院內也一派忙碌景象,一車車剛出庫的蘋果運向市場,充分展示了廣大群眾積極下地忙春耕、科學防疫保增收的信心和決心。


  農安天下安,安農安天下。為科學有效應對疫情,保障疫情期間蔬菜產品供應,黃陵縣成立農業技術指導小組,採取微信、網絡、現場指導等形式,指導當前的果樹清園技術、果園春灌、蔬菜生產等春耕工作,推動農村疫情防控有力有效、生產恢復有序有力,推動全縣農業產業轉型升級,實現農業穩產和農民增收。


  近日,雙龍鎮邀請市科技局食用菌專家程浩對索洛灣村、南峪口村羊肚菌、木耳養殖進行了現場指導培訓。橋山街道辦的果業技術員李建榮現場教學,在果園裡錄製春季修剪果樹的技術要點,並將錄製好的視頻發至各村果農的微信群裡。果農們通過手機在家裡就可以學習修剪技術、病蟲害防治等知識。


  在黃陵縣龍首蔬菜大棚基地裡,記者看到有種植戶正戴著口罩搶抓農時,辛苦勞作,蔬菜、水果長勢喜人,鬱鬱蔥蔥,一片茂盛……


  據瞭解,為了把疫情對春耕生產的影響降到最低程度,確保防疫春耕兩不誤,黃陵縣出臺“五項措施”支農惠農:一是組織新型職業農民開展居家線上培訓;二是驗收兌現蘋果後整理“千戶示範工程”補貼政策;三是對蘋果運輸車輛發放補貼;四是有序組織蔬菜種植戶和生豬養殖戶加強生產保供應;五是不斷加大春季農業生產資料供銷調度和質量檢查力度。這些措施的實施,有序推進了各項農事生產工作,既守住了群眾的“生命線”,又護住了農民的“錢袋子”。


  “在疫控期間,水果比較緊俏,黃陵縣政府和果業中心看到這個情況以後,出臺了政策,一公里補貼一毛錢,鼓勵大家抓緊銷售,把蘋果變為現錢。”黃陵忠信蘋果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石小民告訴記者。


沃野千里逐春光 搶抓時節“種”希望——黃陵縣統籌推進疫情防控與經濟發展


  蘋果運輸司機韓樹民高興地說,“現在蘋果已經裝好,也完成了消毒工作,一會專門有人將我們送到高速入口。這方面黃陵做得挺好,方便快捷也安全。”


  “這些政策措施的進一步落實,有效調動了廣大群眾投入生產的積極性,確保了全縣春季農業生產穩步推進,真正為實現全年增收目標,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開好頭、起好步。”黃陵縣農業農村局負責人黨永紅說。


  精準復工復產向著“希望”出發


  黃陵作為全國煤炭生產基地之一,承擔著周邊電煤供應和全縣穩增長的重任。作為疫情低風險區,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縣上大力推動企業復工復產。


  走進黃陵礦業一號煤礦,戴口罩、測體溫、登記信息,是“標配動作”。進入廠區,戴著口罩的員工、醒目的宣傳防疫標語、濃濃的消毒液氣味,時刻提醒大家:這個非常時期,疫情防控絲毫不能懈怠。


  在機器轟鳴的車間裡,採煤生產線正在快速作業,掘進隊幾名戴著口罩的員工幹得熱火朝天。隨著監控中心操控員的一鍵開啟,位於遠端的採煤機開始穩步前行,傳輸皮帶上滾滾“烏金”如流水般奔向地面……


  “我們礦上主要生產、銷售精煤、電煤,平時銷往全國各地。特殊時期,為了緩解湖北等地‘燃煤’之急,剛過完年我們就組織復工復產。在做好疫情防護的同時,爭取把耽誤的時間奪回來,保質保量完成今年生產任務。”黃陵礦業一號煤礦礦長薛國華向記者介紹。


  為了方便企業迅速復工復產,黃陵縣建立了地企聯席會議制度,成立了9個駐企指導組和2個驗收組,為企業提供“三項便利”,即人員不勸返便利、臨時觀察場所便利和醫療綠色通道便利。嚴格落實“四項措施”,即保障運輸車輛數量,建立車輛信息臺賬,精簡出入境檢查手續,合理分流重載車輛。有序開展發電、礦採以及煤炭外運工作,保障正常生產。目前,黃陵縣域的7處規模以上煤礦企業全部開工,最高日產量約8萬噸,日發電量100萬度。


  “2月16日,我們公司的運煤通行證由500張增加至700張,有效保障了下游電廠的煤炭供應。”黃陵建莊礦業公司銷售部陳保國說,“要感謝黃陵縣有關部門的積極回應和大力支持,從2月12日開始售煤至今,日銷量由5000噸增加到2萬噸。”黃陵建莊礦業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蘇小衛也告訴記者:“目前,渭南、延安等地的礦業工人已分批返礦,並按疫情防控工作要求,進行為期14天的隔離。”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發展。連日來,黃陵縣全面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市要求,在紮實穩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統籌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和其他重點工作,盡最大努力把疫情對經濟運行的衝擊和影響降到最低。按照“科學防控、全程監管、實事求是、分類處置”的原則,打出全面復工復業復產最強“組合拳”,安全有序推進企業復工復產和項目開工建設,給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一股強勁力量。隨著企業有序復工復產,龍鄉大地春意萌動、活力迸發。


沃野千里逐春光 搶抓時節“種”希望——黃陵縣統籌推進疫情防控與經濟發展


  縣工業和煤炭局副局長李峰濤介紹說:“我們將繼續加強對省屬礦的指導協調,確保企業疫情防控到位,安全生產、銷售恢復正常,力爭儘快滿負荷生產,釋放優質產能。”


  門店開業有序 “接力”民生保障


  “有居民來買東西一定要量體溫,讓大家有序登記信息進入,平時一天店內消毒兩次。”2月25日,黃陵縣市場監管局組織檢查開業門店的疫情防控工作。檢查人員一再叮囑店主在做好自身防護的同時,配合社區做好防控相關工作。店老闆薛哲說:“能讓我們開門營業,方便居民生活,我們太高興了!一定配合好相關部門做好防控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對黃陵服務業發展影響較大,而保障好轄區居民的“米袋子”“菜籃子”“果盤子”,成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有力保障。連日來,為保障居民正常生產生活,黃陵縣積極部署,制定相關措施,落實工作任務,對轄區內涉及民生所需的小超市、麵食加工店、水果店、蔬菜店、雜貨店、五金店、小理髮店等經營性“民生小店”,在落實好防控要求基礎上,協助其儘快開業。據統計,截至目前,黃陵縣已開業的經營性民生門店達到211家。


  疫情在前,嚴格有效的防控依然是有序營業的前提。該縣市場監管局通過逐戶摸排,全面掌握滯留外地復工人員信息,對返黃務工人員證明材料和身體狀況嚴格核實、檢查。重點督導檢查營業環境消殺、員工摸排等日常疫情防控措施的到位情況,並給予協助指導,確保門店“開業安心”。嚴格做到開業一戶、規範一戶,對存在問題及時督促整改,做到有序開業和疫情防控統一結合。


  疫情防控以來,為將疫情對轄區生產生活影響降到最低,縣上設置了多個“無接觸配送點”,統一接收快遞、外賣及生活用品,讓居民在家也能感受到社區貼心服務。另一方面,鼓勵轄區商家採取靈活多樣的形式,方便居民安心採買,緩解商家經營壓力。


沃野千里逐春光 搶抓時節“種”希望——黃陵縣統籌推進疫情防控與經濟發展


  在抗“疫”時期,為減少人員外出和流動,同時確保市民“菜籃子”供應,縣商務局整合部分商超、個體、電商等資源信息,搭建市民“菜籃子”流通銷售平臺,鼓勵電商實行無接觸服務,開展線上銷售、線下配送活動,滿足群眾生活所需。這幾天,黃陵縣曹操良品(黃陵微生活)的電商平臺上線,讓市民們感受到實實在在的方便。市民們通過網上下單,由配送員統一配送到社區,再由社區人員協助做好人流管控和衛生防護,有序組織居民分批領取生活物資,既高效又省事,還避免了人群扎堆。


沃野千里逐春光 搶抓時節“種”希望——黃陵縣統籌推進疫情防控與經濟發展


  “像穀物、油、大米、蔬菜、水果和肉類等這些生活物資都可以通過我們的平臺網上下單,我們也會第一時間配貨、送貨,減少群眾外出,為全縣防控工作貢獻一份電商的力量。”曹操良品(黃陵微生活)運營總監楊浩天告訴記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