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入關屬於外族入侵還是和李自成一樣是地方造反?

2020年還在用蘋果4


這個不好說,清朝實際上和李自成大順一樣都曾屬於明朝的臣屬地,和明朝關係千絲萬縷,聯繫密切。清朝往前推,前身是後金,全名後金汗國,名字聽起來與蒙古諸部汗不無兩樣,似乎是成吉思汗時代重現,在東北這片土地上出了另一個蒙古汗國,原因是白山黑水還未曾出現以汗國命名的一隅王國,也包括遼金。

所以後金汗國出現只是不全面完善的政治實體,由於深受蒙古諸部聯姻,周圍散佈著蒙古強大的部落,諸如察哈爾,科爾沁,喀爾喀等部,由於文字的缺失,運用蒙古文及漢文,從而出現了後金這樣的汗國,建立了八旗,也讓建州女真部落有想重建金朝的鼎盛時期,與明朝對立。他的後金之名也同姓愛新相同,想突出自己的重要位置,不單單想超越周圍蒙古諸部更想坐大明江山。

可是相對於明朝而言後金更算是臣子叛亂,原因在當時崇禎帝寧可玉碎也不讓皇太極以其同等地位出現,不承認清朝存在,這也讓這個本來乖乖服從的建州衛不安寧了,努爾哈赤在萬曆十一年接受明朝指揮司一職,隸屬於明奴兒干都司下轄諸部普通一個官職,他正是趁著明朝受朝鮮戰爭國力大損和海西女真內訌不斷之際,起兵反叛,以祖,父十三副鎧甲起誓,盡而兼併海西和海東諸部,想學成吉思汗趁金國不備收拾其臣屬之地。然後將矛頭對準大明,發動薩爾滸之戰到後來的寧遠之戰,從而預示明清交際的開幕。

所以明朝對於滿清出現自然很頭疼,他們事實被列為重要威脅,相比漠南漠北的蒙古諸部後期卻並未和明朝對立,相反卻和明朝走同一戰線,對抗後金,明朝這個時候也太重視後金的威脅,把它和蒙古一樣視為塞外之患。從金這個名號而言,盡而擔心後金變成第二個金朝,自己則成為北宋,事實一直加強對遼東的防備。即便後來李自成大順包圍了京師,也不鬆懈對遼東山海關的防禦,派出明朝最精銳的軍隊關寧鐵騎駐守到這裡,時時盯著關外,怕他們因國內農民起義席捲大明之際而趁虛而入。直到明朝皇帝崇禎帝吊死在萬歲山,李自成坐上大明寶座後,大順基本坐穩天下,明朝邊關未聽到皇帝旨意仍不回去勤王繼續扼守關外,直到最後李自成招降使臣到來,吳三桂與李自成鬧僵不得己才將清軍放了進來,可見明朝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有多用心。

所以明朝並未把清朝和李自成大順同等看待,而認為李自成只是陝北地方造反一個草寇而已,隨便幾下就平定了,這也讓崇禎帝根本就看不起李自成,也忽視他的實力。而對於滿清則不一樣,把他和過去韃靼和瓦剌同等對待,認為他們是最有可能取代自己江山的野心,因為明之前的元朝就是明顯的例子,絕不會讓遊牧民族得逞,即便把天下讓給大順也不讓給大清。對於當時關寧鐵騎完全可以打敗李自成。從一片石之戰可以看出來,他們並非一般明軍可以相提並論,但是崇禎帝並未利用他的,回來迅速勤王救駕,反而以僥倖讓李自成退兵,因為他之前也躲過了皇太極包圍京師的一役,還鎮壓了多次農民起義,也包括李自成,而相比李自成卻是第二次復活,所以沒多大在意,這種忽視恰恰把王朝推向深淵。但按照大方面看,滿清只是與明歷來爭奪一個產物而已,他們這樣經過不懈,最終也讓清朝承繼了明朝,完成了朝代更替。











龍文說史


我國曆史上的朝代更替,大抵上有三種。一是權臣篡位,二是國內農民活不下去,被迫造反,農民起義,三就是最慘烈的外族入侵。



而明朝末年朝廷最頭痛的兩大敵人,清軍和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李自成造反家身份不必深究,造反的性質也是顯而易見。題主所疑惑的就是清軍的定義,由於其本身之前也算大明的一份子,最後不服從中央政府的領導,搞獨立運動,最終還成功問鼎中原,享268年國祚。這樣看確實是地方造反成功。但又由於其民族的特殊性,再加上之前根深蒂固狹隘的漢民族主義。清軍入關也被大家看做像蒙元入主中原一樣的民族淪喪。

而在我看來,更願意把這一歷史事件定義為遼東地區部分少數民族野心家的造反行為。雖然,現在很多人把清軍入關等同於日本的侵華戰爭。更是發出“明亡之後無中國”的嘆息。但從我們統一多民族的國家層面來考慮,從當時的明朝疆域圖來看,當時的建州也是我們中國的一份子,就像現在的新疆、西藏一樣。雖然是少數民族的聚集地,但依然是大明的疆域範圍。而且努爾哈赤的家族也是大明朝廷封的世襲建州衛指揮使。也是有國家編制,並且受中央政府統一領導的。這點就和之前的外族入侵不一樣了。無論是金滅北宋,還是元滅南宋。這些從一開始都是國家層面的對決,而不是大清崛起的那樣,從地方分裂鬧獨立,再到和中央政府叫板,最後取而代之。



並且金滅北宋,元滅南宋,無論他們的軍事實力有多強,也是師出無名。就是赤裸裸的侵略戰爭,他們也不會粉飾自己的戰爭行為,擺出一種是你們逼我的姿態。而努爾哈赤明明野心勃勃,在剛開始統一建州的時候,還擺出低姿態,認大明的實權派人物當乾爹,甚至利用大明的軍隊幫助其剷除異己。而當他覺得自己實力雄厚了,立即撕破偽裝,想要造反,還抹著眼淚搞出什麼“七大恨”。想讓自己的造反師出有名,明明野心勃勃,卻擺出可憐楚楚的姿態。一副我是受害者,我沒有辦法,我是被逼無奈,我受夠了的小人物被欺負,憤而反擊的正派形象。


就像當年明月在其書中寫的那樣,“我不清楚什麼偉大的歷史意義,我只明白,他的馬隊所到之處,沒有先進的生產力,沒有國民生產指數,沒有經歷貿易,只有屍橫遍野、殘屋破瓦,農田變成荒地,平民變成奴隸”。大清的入關和李自成攻進北京城的道路都充滿了破壞和殺戮。都是文明史上的汙點。尤其是後金的崛起,更是一群軍事野心家毫不掩飾的叛逆行為,為了一己私利,最終讓整個中華名族生靈塗炭。這種毫無意義的造反,無論過去多久,都是罄竹難書的罪惡。


好史不死


我認為清朝入關是和李自成一樣是地方造反,確切的說是地方少數民族集團造反。

判斷是地方造反還是外族入侵,是看滿清是否是外族,與明朝是否有臣屬關係。

清朝的前身是後金,後金的創立者是努爾哈赤。努爾哈赤是明朝將領李成梁的家奴,那他不屬於外族!努爾哈赤祖上世代為大明的臣子,向大明朝貢,替大明守土戍邊,正如努爾哈赤七大恨之一所說:我祖、父向南面進貢,忠順已久,然萬曆年間,卻將我祖、父無罪而誅,此恨一也。這說明清朝與大明有臣屬關係。

努爾哈赤為報父仇,依靠八副鎧甲起兵,割據一方,與明朝政權對立。後來,皇太極又聯合蒙古各部,成立清朝,其後人多爾滾等收降范文程,祖大壽,洪承籌;用離間計,害死抗清名將袁崇煥,收服吳三桂,清軍入關,大明及李自成武裝滅亡。清朝歷經十二帝,形成現在的漢、滿、蒙、回……56個民族的大家庭。


長知史


從官職上來說是地方造反,從民族上來說是外族入侵。

清朝的前身

說起清朝就不得不說努爾哈赤,他是清朝的奠基者,其祖父覺昌安為大明建州左衛都指揮使,父親也是明朝女真建州左衛領袖,通俗一點來說,他們都是明朝邊防將領,是拿著明朝工資辦事的。

萬曆十一年(公元1583年),努爾哈赤的祖父和父親去古埒城勸降叛明的內弟阿臺,不料這時大明軍隊和尼堪外蘭(女真建州部落領袖之一)攻破城池,然後開始大肆屠城,努爾哈赤的祖父和父親也被明軍誤殺,明朝讓其承襲建州衛指揮史一職,後又升任都督籤事和龍虎將軍等。

最後努爾哈赤以十三副遺甲起兵,當然了,最初的目標不是明朝,也沒有那實力,先後統一女真,殺死尼堪外蘭。

萬曆四十四年,努爾哈赤建立大金,(後世稱後金)萬曆四十六年,正式發佈討明檄文,宣佈與明朝的七大恨,開始了與明朝的戰爭,公元1636年皇太極改大金為大清,清朝建立,公元1644年順治皇帝入山海關,並逐漸統一全國。至此,清朝取代明朝。

清朝入關後的政策

中原向來是漢人的天下,而清朝卻是滿人建立的政權,他們進關後逼迫漢人剃髮易服,並且發出了

“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政令,而漢人的傳統教育是“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這樣一來就形成了一種矛盾,所以,沒有遵循清政府政令的人們,遭到殘酷鎮壓。

順治皇帝入關後實行圈地運動,短短二十年時間,八旗子弟圈佔土地約佔全國的三十分之一,無數漢族人民流浪他鄉,被迫成為清朝貴族的奴隸。

清朝統治者為鞏固自己的統治,在全國大興文字獄,對漢人控制極嚴,文中梢有對統治者不滿意的,立刻株連全家,造成很多冤案,嚴重禁錮了人們的思想。

所以從這幾點看,滿族前身為大明守衛邊疆,接受明朝政府冊封,屬於明朝的公務員,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是地方造反。但是他們後來入主內地,以高壓政策統治中原人民,兩個民族的相對抗 ,屬於外族入侵。

總結

中華民族的歷史就是一部各民族融合史,清朝作為少數民族政權,但我們不能否認的是,滿族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五十六個民族之一,他們已經融入了這個大家庭中,各族兒女團結一致,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努力並奮鬥著。


景觀歷史


滿洲衣冠滿洲頭,

滿面威風滿面羞。

滿眼河山滿眼淚,

滿腹心事滿腹愁。


夢碎2022


關於這個問題,我覺得應該統一標準,我們不能算領土的時候將東北包括在內,算人的時候就把滿人排除在外。

要知道,奴兒干都司的建立,便是得益於滿人亦失哈,亦失哈和鄭和是明成祖時期最有名的兩位太監,一個下西洋,一個開拓東北。

努爾哈赤,大明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出生在赫圖阿拉(今遼寧省新賓縣境內)。

李自成,萬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出生在陝西米脂。

努爾哈赤是出生在遼寧省的,而遼寧自古是華夏族的生活區域,從戰國時期便是燕國的領土。

此外,努爾哈赤最初是跟遼東總兵李成梁混的,怎麼說都是大明臣子。

所以,努爾哈赤的起兵,本質上與李自成的造反是一樣的,對大明來說都是“反賊”,只不過努爾哈赤不是漢人而已。


心向青山


滿清和明朝之間的恩恩怨怨,可以說持續了上百年之久。因為滿清也就是之前的後金所在的地方,當時是被明朝間接控制的,而滿清的是由明朝授予權利,當時統治建州一帶。



只不過滿心他又和國內的農民起義不一樣,國內的那些農民是明朝直接統治的,人民他們起來造反,的確是反抗明朝的統治。而女真族所建立的後金只是間接接受明朝的統治,一旦他們強大起來,就不會再接受明朝的命運,而當時的後金就是如此。



而在李成梁主政遼東時代,努爾哈赤可謂是老老實實的,根本不敢對明朝有任何的異動,還有一說,努爾哈赤事實上是李成梁的私生子。事實上在那之前女真族所建立的後金都還影子都沒有呢,他們只是接受明朝的官職,然後代替明朝統治地方,女真族曾經多次來朝貢,並且接受明朝皇帝所受理的官職和名譽。



後來他們翅膀硬了,不再聽明朝的話,而努爾哈赤所弄的七大恨,事實上也代表他們之前是接受明朝的統治。所以從這點上講,他們原來是屬於明朝統治之下的民眾,而建立後金之後和明朝作對,等於就是在造反。本來以明朝的實力滅了他們應該問題不大,可惜明朝這邊一再失誤,導致出現了巨大的危機。



我是平安讀歷史,期待您的關注與點評!


平安讀歷史


滿清入關在以前屬於異族入侵,現在只能算地方造反,因為滿族已經融入中華民族。


偉之翔翼


在明朝的時候屬於外族入侵,在現在的話應該屬於內戰。


小官人來了


外族入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