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擺攤一個月能掙1萬元,可是有還有很多人要去上班掙3000呢?

理財迦


題主你好,很高興能夠回答你的問題。


在回答題主的問題的時候,先跟題主講個我身邊的故事吧。我有一個大學畢業的同學小芳,她父母是做小本買賣的,十幾年如一日地經營著一家甜品點心鋪子。雖說鋪子不大,但是月入上萬那也是輕輕鬆鬆的事情,一家子靠著這個店鋪子,不僅買了房,買了車,也讓女兒上了大學。所以,這家鋪子對於他們來說作用可想而知。


但是,畢業之後,小芳的父母怎麼也不同意她來接手父母的生意,一心想著讓小芳趕緊去考個公務員,吃個官家飯,也好能夠順順利利過一輩子。小芳雖然千百萬個不同意,但內心是個孝順的好孩子,最後還是選擇了公務員。

吃官家飯吃了一兩年,小芳再也受不了機關內的無聊無趣工作氛圍,最終不聲不吭地辭了職,非得要加入她父母的行列當中。經過幾次爭吵和溝通,雙方終於能夠好好坐下來說說心裡話,也因為這樣,小芳才明白了父母的真正良苦用心。


原來,父母雖然靠著這個甜品鋪子賺了不少錢,但是因為這個鋪子也沒少吃苦。剛有小芳的時候,因為日日夜夜要忙於工作,經常幹到夜裡兩三點,孩子都沒法照顧只好送給奶奶帶。這不,幹了四五年,終於從一個小攤子轉到一個小店鋪,這其中的心酸也只有兩口子清楚。


為什麼想讓孩子去找個輕鬆的工作,也是不想孩子走他們的路子,這麼一說小芳也理解了他們的好意。可畢竟工作還是辭了,考慮到兩口子也老了,孩子想幹就幹吧,這不小芳利用平時自己愛吃甜食的喜好,最終開發了不少新口味。並且藉著互聯網的平臺,在網上定期進行直播,也會小店帶來了不少的利潤。


上述例子,我想說算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好例子吧,但是也不難看出,小芳的父母起初是多麼不同意孩子去做這種擺攤子的小生意呀,不是不願意,而是覺得這種工作不體面又辛苦。


接下來我就從四方面來說說為什麼大多數人還是願意去選擇3000塊的上班工作,也不願意去辛苦掙一萬塊的自由擺攤工作。

一:老一輩觀點不同,覺得擺攤不算什麼正經工作


我想這一點從我上面舉出的例子就能夠看出來吧。在我們父母親人的眼中,你上了大學,選了專業,那你就要出來好好工作,不要想著那些什麼歪點子,什麼擺攤做生意啊,那都不是什麼正經工作。你一有學歷,二有專業技能的,幹什麼不好非得幹那種靠天氣吃飯的擺攤呢。


曾經聽過樊登讀書的樊登老師這樣說過自己:雖然現在自己靠給別人講書年入上百萬,但是在父母眼裡那還不是個正經兒工作。在他們的傳統觀念中,你出來好好找個單位,每天好好上班,這才是正經工作,而不是什麼東奔西走,做這做那的。


二:自己的虛榮心在作祟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越是有一些所謂成就的大學生,越覺得畢業之後從小買賣做起就覺得沒面子。不僅僅是他們自身這麼去想,他們的父母及身邊的一些朋友也會這樣覺得,其實這裡面有一個特別重要的因素存在:那就是虛榮心,愛面子。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尊心,你寒窗苦讀十幾載,出來之後你去做擺攤的小生意,給別人說起來估計都會偷偷笑話你。在大多數人眼裡,那些擺攤小主雖然月入過萬,但是大多數人都是沒什麼學歷,沒什麼能力的。你去看看,大家上那些小商小販,不是初中畢業就是高中畢業,有的連書都小學都沒畢業,很可能是一問一個準。


就是因為大多數人這麼認為,所以很多人,尤其是那些大學畢業,研究生畢業的人很不願意從事這些體力活。儘管前期利潤還不錯,但從真正的自尊心出發,他們寧願去拿著3000塊錢,每天出入光鮮的辦公室。

三:並不是人人擺攤都能月入過萬


你要明白一個事實:這個世界上永遠存在二八分則,即20%人賺了80%的錢,這種事實在擺攤市場中依然是奏效的。你看著那些街上琳琅滿目的擺攤生意很紅火,其實他們掙不掙錢是受多種因素影響的。


首先是天氣。每個月總有幾天受天氣影響而不能出攤,不出攤就沒有錢可掙,這是很現實的原因。其次是城管。每個城市應該都有城管吧,一旦被城管發現,輕則罰款,重則沒收一切物資,那可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最後最關鍵的是個人不能生病。一旦生了病,沒有醫保沒有社保,不能掙錢不說,花錢更是如流水啊。


曾經聽說一個人靠帖手機屏保月入過萬的例子,後來瞭解到才知道其中的心酸歷史。前一個月的時候,收入還不錯,因為身邊沒幾個人貼屏保的。後來大家看到他帖屏保不錯,就都紛紛效仿他,最後不僅大家沒掙到錢,還害得他損失慘重。因為自打那一個月累死累活掙到1萬塊過,後來再也沒有掙到過2000塊。


所以說,靠擺攤做到月月過萬的幾率實在是太小了。不僅需要你體力腦力,還靠你洞察市場的敏感力,只要任何一個環節你跟不上,那你就岌岌可危了。

四:從事擺攤工作晉升空間非常有限


擺攤不像你在企業或者機關事業單位上班,前者的技能比較浮動大,而後者的技能比較單一且專業化。再者,擺攤大多數靠的是你一人之蠻勁兒,而在企事業工作,大多數靠的是多種力量平衡發展。


可能說一工作那幾年,由於自己是職場新人,工資會比較低,但是隻要你多維度去發展自己,早晚有一天你會年入過百萬千萬的。另外有一點不得不承認的就是平臺帶給你的影響力。這種影響力就好比一個品牌,你一旦提到它就會給你帶來無形的加分作用。


比如,當你有了華為工作20年的企業管理經驗的時候,你不去宣傳自己,只要你把你的簡歷往網上一放,自動就會有獵頭來自發找你了。


所以說,企業給你的不僅僅是自身的職業技能發展,更多的是職場素養和職場資源的發展,這些都是你從事擺攤所接觸不到的。我想,當你帶著華為工作20年的資歷去擺攤的時候,你的眼界和做事的角度將會大大不同。


總結一下:


其實,行業不分好壞,工作也不分貴賤,只要真正發現自己適合的,願意去從事的,好好的去幹,用心地去幹,到最後都會有一番偉大的成就的。


小芳的父母可以憑藉著多年的辛勞打造出屬於自己溫馨的家,那你憑藉好好工作,在崗位上依然能夠做出屬於自己的光彩。


所謂360行,行行出狀元,只要你能堅持幹下去,你就一定會是個真正的狀元。看新聞上有大學生畢業擺賣炸洋芋、研究生賣炸油條,北大學生賣豬肉。其實這些人都是有著各自的職業選擇和思量的。我們沒有權利去評價哪一個好哪一個不好,我覺得只要是自己覺得適合自己的,同時做好自己的職業發展規劃,堅定不移地選擇下去,每一行都是可以出狀元的。


一笑清晏


我有一個表嬸,她是在學校門口賣牛雜的。已經有5年的時間了,她用獨特的風味加上便宜的價格,獲得一大批學生的青睞,生意不用愁,每天放學都有一大群學生排隊購買。

生意很不錯,月入1萬是沒有問題的。然而表嬸在年初的時候有些不舒服,檢查後得知是腰椎盤骨突出,醫生說她不宜勞累。那生活也得繼續,不能不做啊,於是表嬸就讓表弟去接管牛雜生意。

但是表弟是剛畢業的學生,他覺得在學校門口賣牛雜會有點丟人,年輕人嘛,總想到外面去打拼,所以他就想著去工作都不要去賣牛雜。

一家人為了這個問題而爭執不下,最後表弟也是堅持表示要去做打工,不去賣牛雜。

相信很多年輕小夥子都是跟表弟一樣的想法。

1、牛雜檔具備不穩定性,而打工卻是穩穩妥妥的,每個月都有收入。牛雜檔的收益會因很多因素而受到影響,例如天氣,食材質量等。

2、面子問題,一般年輕人都喜歡在高大上的辦公室上班,而不想擺地攤。而且擺地攤會比較辛苦,在公司上班就比較輕鬆。

3、前途問題,上班能在專業的崗位上工作,會有一個複利的效果,對於個人成長也是好的。

因此,不難想象,為什麼年輕人都喜歡選擇上班而不是擺地攤了。

歡迎關注羊仔的職場之路,職場無小事,處處大道理,每天分享一點點,每次進步一點點。

羊仔的職場之路


我擺過攤,但是沒多長時間。市裡面繁華的地段不讓去,咱也沒去。我就在大橋頭道牙上面。又不妨礙交通。就是中午和下午上下班的時間賣一會,最少的一天300多,最多的一天賺了1000多。後來也不知道怎麼被城管發現了,攆了我三次,實在沒地方去了就不幹了。如果城裡面規劃了有擺攤的地方,哪怕交點錢也行,那我肯定去擺攤。


多彩果肉


搞笑,照你這麼說全部的人都不要去上班了,要是都聽你的去擺攤虧了難道你負責嗎?我也擺過攤,而且每天營業額三千塊錢起步,最高到2萬,利潤在40∼50%,但是一旦沒賣出去不但沒利潤,還是負的40∼50%,我只是運氣好每次都能賣完,但我還是不喜歡擺攤,壓力大又累死人,忙到沒時間陪家人,只是朋友種的花滯銷來拜託我,不得不幫他擺攤,別人看我賺錢,攤位人氣旺,加上他們擺到哪裡就被趕到哪裡,只有我這邊好說話,都給他們騰一點位置去擺,結果賣小吃的紛紛擺到我旁邊來,結果就是我這邊人氣是最高的,有賣水賣餅乾的,賣甘蔗汁的,賣倫滘糕的,整條街都做一樣花卉生意,最後結果各憑本事,幾家歡樂就有幾家愁,別以為擺攤就一定賺錢,競爭大了你本錢都要不回來。





每日如初


我曾經擺過幾年地攤。,現已經轉型做服裝庫存批發。

關於地攤的真實現狀,我想給信任一個客觀公正的回答!

做地攤確實比打工要強一點點,相對來說比較自由,賺的錢也比上班的工資高一些!

做的好的月入1萬多,兩三萬甚至4萬的地攤大牛也有。

嗯,那些是少數要做到那個級別需要有穩定是的貨源渠道,要有人流量高的地段。但是這些地段的收費一般也是很高的,比如深圳,廣州,幾百甚至上千的收費地段都有。

而一般的地攤人月入提就是五六千做得差的甚至是三四千這樣。

做得差的,月兩三千甚至虧本的有。擺地攤的銷量業績也不是穩定的,有時候旺季流水,一個早上做幾千幾,有時候做幾百,淡季時候沒開張,虧租的情況也是有的。

雖說擺地攤比較自由,做的好的,賺的錢也是可觀的。但是賺的也是辛苦錢,整天起早貪黑,風吹雨曬。

其辛苦的程度並不比打工要輕鬆。旺季的時候有時候為了佔位,凌晨四五點就要起床了。

晚上收攤回到家,一般都是夜晚11點左右。中午休息就是兩三個小時,然後起來下午四五點又要出攤去佔位了。

對於題主說的擺攤能月入1萬,還有很多人上班這個問題。

1.其實有很多人也想擺攤,但是可能當地的地方城管管理比較嚴。

2.最關鍵的是很多人想擺地攤,但是不懂如何操作,不懂賣什麼產品好,不懂去哪裡進貨,不動去哪裡擺賣

3.怕!沒有勇氣。人對於未知的事情都有一種陌生的陌生感,產生恐懼恐懼使人裹足不前。

4.很多人擺攤虧本或者賺的收入沒有打工的高,最後放棄地攤安安心心上班的人也有不少!這就類似於城裡的人想出來,城外的人又想進城,類似的道理。

以上種種問題正是阻礙很多新人不敢擺攤,寧願去上班的原因。

創業,做生意,最最關鍵的是克服一個怕字,建立一個勇志,勇為萬德之首。勇氣更是人類美德的高峰

所有成功商人的第一特質就是敢闖。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

所以要想做強做大,建立勇氣。超越自我,是極為關鍵重要的!










服裝實幹哥


首先,擺攤能賺一萬這個說法不正確,我就是擺攤賣小吃的,我現在已經開了小吃店,我以前擺攤認識很多擺攤的人,我發現擺攤的大部分文化很低,我認識五十多個擺攤的,他們文化基本在初中以下程度,有的一個字都不認識,所以擺攤的群體是以前吃過苦的人組成,據我瞭解,他們只有過別生意好的一個月才能賺一千,其他的一個月五千左右,有的夫妻倆加起來一萬,分開也是五千塊錢,風裡雨裡去,颳大風,下大雨都會影響生意,主要黃金時間是,學生放學時間,工廠下班時間,你想工廠沒下班哪裡來的人買東西,另外大部分地方又不能擺攤,當然,做生意的好處還是很多的,平時吃喝費用看不到,每天晚上收攤回去有幾百元錢數,一個月下來看不到什麼開支,錢可以安穩下口袋,對於工廠3000一個月不擺攤的人來說,其一,沒有做過生意,怕賺不到錢,其二放不下面子,我第一次開三輪車去擺攤也是同感覺,每天去上班得過且過,還有妞泡,其三,沒經驗又沒地方擺攤,還是工廠穩定,明天聽上司的,混到月底就拿3000。當然,我個人認為上班計件一個月5000還是有的,賺錢養家上班更穩定,對於擺攤我也不反對,因為擺攤心情好,得到顧客的認可很是開心,我以前中午在中學附近賣小吃,每天中午學生都排隊購買,也算是生意火爆吧!學生都很有禮貌,會說謝謝,忘記給錢的第二天又送來了,晚上我去大學附近擺攤,哪裡女生多,女生禮貌素質高,高顏值在我擺攤哪裡逛來逛去,有的還會找我聊天,因此我覺的擺攤沒什麼不好


股市打板高手


前段時間,有個做餐飲的發小問我,不想在這家餐館做了,想換個工作,有什麼好的建議。


我說,你去學校門口或者工業園區擺個小吃攤吧,我在學校和以前上班的那個園區,看到挺多這些擺攤的小老闆,


每當放學或者下班時間,攤點前總是排長龍,生意好的不得了,有次偶爾跟一個“串串香”的老闆閒聊,才知道他每個月收入都超過一萬。


這個項目投入也不大,幾千塊錢就可以,而且你也還是搞餐飲的,也算是熟門熟路。


“不行啊,這個被城管趕走的風險很大,而且收入也不穩定,你這個月可能有1萬,下個月可能被整頓不給擺了,還有遇上下雨天也不能出攤。”


“加上我在飯店只是給人打下手的,傳傳菜、記下菜單、招呼客人,對於廚房的技能是一點沒學到,”


“那你可以跟我一樣,下班碼碼字,或者學拍些短視頻,現在是自媒體時代,又趕上5g短視頻爆發的風口,最適合打造個人IP了,發展好的可以作為主業,發展不好也可以作為一份不錯的副業。”


我這個人安逸慣了,每天下班就是打打遊戲、看看劇,習慣每個月有固定的工資,而且你說的這些互聯網的東西,對我好像比較遙遠,而且我半天也憋不出一個字來,就算想做,也是有力無處使。”


到這裡我終於明白為什麼發小為什麼出來社會五年還是領著3000塊的月薪,也明白為什麼明明擺攤一個月,可還是有人要去掙上班3000塊的si工資。原因無非以下5點:


1、不願承擔風險

2、舒適安逸過頭,猶如溫水裡的青蛙

3、時代時刻在變化,但他們不及時給自己“充電”

4、沒有自己的一技之長

5、就算別的工作工資更高,但因為沒面子反而選擇低薪的


我是@明智的啊道,一個愛讀書、愛碼字的職場業餘寫作者,關注我,每天分享一個職場故事/乾貨。


明智的啊道


擺攤掙一萬?題主只看到掙一萬的攤主了,沒看到一個月掙不到一千的人,確實如果擺攤生意好的話一個月上萬不是問題,但是你要有自己的特色,第一批擺攤擺夜市的確實轉到了錢,我們這個小縣城就有一對夫妻賣烤麵筋,年收入在30萬左右,他們是最早賣烤麵筋的,在我們這裡很是出名。


相對於上班來說掙3000塊不用操心,不用日曬雨淋,朝九晚五也很愜意,做生意生意時好時壞,做餐飲需要準備許多的東西,需要各種的證件,早上去菜市準備食物回來加工,晚上出攤忙活到11,12點有顧客忙活這還有勁,沒生意也要在哪裡等,用不完的食材只能倒掉。賣其他的商品的還好,最起碼不會賠,餐飲就是有時候還會賠本。

上班來說幾乎是零風險的事情,只要按時上班,辛勤工作還有可能升職。上班有上班的苦單調,乏味,每天重複一樣的工作感覺無聊,但是沒風險。做生意風險大,但是時間自由,收入浮動大關鍵靠自己如何去經營。各行有各行的苦,付出多少就會得到多少回報這話自古就是這個理兒。那麼你願意選擇那樣的生活方式呢?歡迎留言互動!



每天喝一點墨水


吃哪口飯是一定的,不要以為更掙錢的適合你。

12年的時候,我的首任女朋友,不顧我的強烈反對,辭去了月薪3000收入豐厚的採購工作,執意要自己當老闆開個服裝店,希望掙更大的錢,至少一萬起吧。

我勸她,你真想幹這一行,應該先熟悉這個行業,可以先去應聘進服裝商場幹一段時間,熟悉之後再自己開店不遲,她仍然很固執,我說多了反而引起她的不高興,說我不支持她,拖後腿。

沒辦法,硬著頭皮陪她一起找門面,好不容易確定下來了,開張的頭一個月,她還很積極的,乾的很起勁,不過從第2個月開始,她就懈怠了,尤其每個星期要拿兩次貨,都是凌晨4:00得起床,她漸漸的堅持不下來。她開始開店的那股熱情勁兒沒了,生意也漸漸變得很差……果然每過三個月,我們就將那個店轉讓了。

這樣的結果早在我的預料之中,虧點錢不算啥,關鍵是她不吸取教訓,還想再折騰其他事。我瞭解這個女朋友,做事三分鐘熱度,缺乏耐心,如果再那樣下去,我們是沒有前途的……最後經過我再三考慮,艱難的做出了決定:跟她分手。

我想我親身經歷的這個故事有一定的代表性。你適合上班,千萬不要貿然去做生意,很多看上去掙錢的生意,未必適合你,甚至有的生意只是"看上去很美",你只看到那掙錢的10%的人,卻沒有看到了不掙錢的90%。

回到這個題目中,擺攤能掙1萬元以上的,我相信肯定是有的,而且也一定能舉出許多發財的例子。但這些掙錢的,肯定有前提條件,比方說地段好、選擇產品眼光獨到、老闆能說會道……少了哪一樣都玩不轉!

而且做生意付出的精力和時間可比上班多多了,擺攤為了掙那1萬塊錢,可比拿3000塊錢上班族要操更多的心,更重要的是要承擔更大的風險。原因很簡單,擺攤的收入是起伏不定的。比方說,你現在有兩個選擇機會,一種是一年內每個月都穩拿3000塊,另一種是一個月拿1萬,下個月可能拿1000塊,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請問你選擇哪一種?

總結起來,上班拿份工資更保險,雖然少一點,但有穩定的收入,從人趨向規避風險的天性來說,這是大多數人的選擇。只有少數人願意冒風險,願意付出更大的努力,可能才適合去做生意人。

再說了,擺攤的人少上班的人多,這也符合社會的分工需求,如果人人都不上班去擺攤,那賣給誰呢?不亂了套才怪!所以針對這個題目也沒什麼好奇怪的。

喻派職言,今日頭條簽約作者,15年人力管理經驗的職業導師,關注我瞭解更多。出版有《績效管理頂層設計》、《互聯網+人力資源管理新模式》等專著。

喻派職言


作為有同樣經歷的過來人,我當時為啥選擇去上班而放棄擺地攤,

主要是因為:

1.收入不是很穩定,分淡旺季,一般夏天收入多一點;

2.擺攤導致生活不規律,時間長了身體上有點吃不消;

3.網上購物的衝擊,後期生意不好做;

4.家裡人不同意,覺得女孩子還是有個穩定的正式工作比較好。

下面說下我當時的經歷:

我擺地攤那會是大學剛畢業,正好沒找到工作,於是在我們當地的夜市上賣情侶衫和飾品,因為款式選的好,價格也便宜,當時一個月差不多能掙四五千塊錢,幹了差不多快一年吧。

因為家鄉在北方一個十八線的小縣城,一個月4000多的收入在當地也算高工資了,所以當時也想的要不就一直幹下去,然後攢夠錢了弄個女裝店自己當老闆創業,當時把想法也和家裡人說了,但是父母都不太同意,覺得擺地攤這個事不是個長久的工作,不如正經上班穩定。

還有一點是,要經常進貨,每天晚上還要出攤,父母覺得我一個女孩子比較辛苦,有點擔心我的身體。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是,因為隨意互聯網的發展,好多人都在網上購物,去實體店、地攤上買的人越來越少了,後期慢慢生意也就不太好做。

於是等第二年夏天過了,我就把手裡剩下的貨都低價處理了,然後找了一個公司文員的工作,雖然現在掙得沒有擺地攤多,但是生活節奏也規律了,有了更多幹自己喜歡事情的時間。

當然,也感謝擺地攤的那段時間,鍛鍊了自己和外人打交道的技能,變得更加開朗外向了,最重要的是認識了好多有趣的朋友,現在還在一起玩。

總之就是,多方面的因素最後放棄了,主要還是因為收入不穩定,生活不規律以及後期生意因為網上購物有所衝擊。

以上是我個人的真實經歷,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我是@馮阿元 ,分享溫暖、有料、走心的文字給大家,關注我,一起遇見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