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仁:朝聖內蒙古!

朝聖內蒙古!

〔迷了痴子〕

半夜車停了,我從夢境中醒來,看了一眼手機,“零點幾分”。車窗外,站臺上,燈火通明。高懸的電子顯示屏上亮著“通遼站”字樣,心說:進入內蒙古了。是的,我這是第五次朝聖內蒙古了。

第一次是2006年6月,跟隨我的三恩上師博碩仁波切,來內蒙古現場踏堪呼市西郊的一座古廟廢墟。據呼市的師兄弟們講,這座無主古廟可以供養上師駐錫。飛機降落到呼市機場時,張宏宇師兄帶人前來接機,兩輛車接我們師徒四人,下榻進了宏宇師兄開的賓館,食宿全免。現場踏堪過了,坐向癸山丁,乙辛龍虎砂,平面示意圖也畫好了。呈給上師審閱,上師笑著說:你們看著好就好!我們的大寶上師絕對隨和,除了所傳的格魯教法要嚴格依照傳承依教奉行之外,其他俗務全交給弟子隨緣辦理,不過多幹涉。像建廟這種在其他人眼中至關重要的大事,在上師眼中——猶如當年佛在世,初建祇園精舍時。全部交給弟子辦,古法傳承唯我師。這座古廟後來因為地方人事等因素沒能復建。

第二次是2007年夏天。宏宇師兄們在錫林郭勒盟正鑲白旗考察得知,那裡有一座近300年曆史的清代古廟,當地想要恢復。於是禮請大寶上師前去住持復建,於是調我前來現場踏堪。先到呼市拜見上師。上師那時,先是住在宏宇師兄專為上師裝修的賓館客房裡。後來劉威師兄將自家二樓東側,重新按藏傳佛教風格裝修,供養上師駐錫。上師說,這次請你來,是讓你去幫宏宇他們確定一下修德寺的建築中軸線方位和寺廟佈局。

於是,第二天隨宏宇兄驅車折返白旗。寶日陶勒蓋廟,漢名修德寺,位於正鑲白旗伊和淖蘇木(蘇木為鄉)寶日陶勒蓋嘎查(嘎查為村)所在地。該廟始建於 1721年,已有 280多年的歷史。寶 日陶勒蓋廟建成後,康熙賜名 “修德寺” ,是原察哈爾盟鑲白旗旗廟。 “ 文 革”時期部分建築被損壞,現僅存大雄寶殿和東西廂房。 2006年被內蒙古自治區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驅車5、6個小時趕到白旗賓館住下,第二天又跑了一個多小時的路才來到寶日陶勒蓋村。武皓兄弟駐村監工大白塔和圍牆建設,領我們朝拜了大白塔,在廟裡轉了一圈,留了幾張影。下羅盤確定了子山午向,按八門九星確定了中宮大經堂位置,以及僧寮齋堂水井塔林大體方位,並畫出了示意圖,交給宏宇並呈上師,我以為任務基本完成了。

翌日,上師吩咐:你再幫他們看看幾個地方。原來上師指導呼市的師兄們,要辦好弘法利生事業。於是,他們便合資入股辦起了合理合法的敦布仁欽天然香廠和阿逸多禪藝生活館。其實,佛門從勝義諦上講,諸法性空,何來風水禍福?但從世俗諦上看,一切都有前因後果,當然要講順逆吉凶。到現場看了兩處建築風水。那時的敦布仁欽香廠,是呼市東郊一個早已停工待售的鄉鎮小廠房。那時的阿逸多禪藝館,是大昭寺前街一座剛剛建好的三層古建空板樓。等到2016年夏天,又接連兩次再去呼市時——寶日陶勒蓋廟——修德寺,已經打出了水井。制約寶日陶勒蓋村發展的,千百年來就是缺水,打不出水井。前些年政府幫忙勉強打出了一口,一到暑天就剩一個小水窪,僅供全村三十幾戶人畜飲用。修德寺院裡東側偏南,有一株數百年的老榆樹,長得蓊蓊鬱鬱,樹冠如蓋。上次我來時,覺得樹下必定有水,否則怎能如此繁茂?所以就將水井位置定在樹前不遠處。後來宏宇他們請來一位有神通的活佛到現場做法事入定觀看,又往前下方東南角處點了龍穴,確定了打井位置。鑽頭下處,龍天鼓舞,地水師動,噴花吐柱。汩汩清泉湧出,浩浩師德昭著。不是轉世朱古,豈得龍天擁護!(朱古即轉世活佛)有了充足的建築用水,接著就開建了山門殿,又備建了大經堂。我真既羨慕又佩服呼市的師兄們!羨慕他們有上師活佛在旁邊耳提面命不時指教,佩服他們能豁出身家出資出力供師奉法!

這次是第五次朝聖內蒙古了,不僅是應宏宇師兄邀請,為阿逸多五福課堂講課,主要是為了前來拜見我的三恩上師!想著今晚4.18就到呼市了,又能得到我的大寶上師的面諭加持了!從昨早到現在,從雞西到呼市的一路奔波,就心花怒放了。

——寫於從哈爾濱到包頭的1384次列車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