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嵩:事君為君,定不負君


韓嵩:事君為君,定不負君

侍筆黃金臺,傳觴青玉案。古時候出仕與否有時候並不能完全由自身意志決定,有時候會遭遇各級官府的輪番徵辟,有時候會被迫出仕。本篇就來聊聊韓嵩sōng,字德高。

韓嵩是荊州義陽人,三國時期的義陽人之前也列個名單:郝普、韓嵩、鄧艾、樊建、胡濟、魏延、來敏、鄧芝、劉邕yōng、傅肜róng、傅僉qiān。韓嵩年輕時就很好學,哪怕家境貧寒也不能讓他改變志向,勤學帶來的結果是名動荊州。

隨著亂世拉開帷幕,韓嵩也認定世道不太平,所以沒有接受三公府的徵辟,與關係較好的幾個人一起在酈縣西邊的山中隱居。當黃巾之亂爆發,韓嵩選擇南下避亂,本來是去避難的,但是身為名士的韓嵩被劉表盯上了,劉表強迫韓嵩擔任了荊州別駕。

“黃巾起,嵩避難南方,劉表逼以為別駕,轉從事中郎”——《三國志·武帝紀》注引《先賢行狀》

韓嵩此前隱居的酈縣是在南陽郡境內,而案《後漢書·郡國志》荊州的治所是在武陵郡,武陵郡就是在南陽郡的南方,可能就是在南下的過程中被劉表截住了

。韓嵩也不是唯一一個被劉表強迫出仕的,還有個韓暨躲過了袁術的徵辟,卻因為擔心劉表怨恨而出仕。


韓嵩:事君為君,定不負君

韓嵩後來遷任從事中郎,他經常向劉表提建議,比如劉表準備郊祀天地時韓嵩就提過諫言,但是劉表並沒採納,反而覺得韓嵩不太聽話。曹操和袁紹對峙時期,韓嵩、劉先、蒯越就勸劉表不能光坐山觀虎鬥,他們都看好曹操,建議劉表支持曹操,劉表因此決定派出韓嵩去探曹操一方的虛實。

韓嵩出使歸來後,因為十分看好曹操的能力,就開始勸劉表向曹操派質子,這也讓劉表認為韓嵩被策反了,咋一回來就勸自己送質子呢,而且韓嵩還被任命為侍中、零陵太守。劉表為此大動干戈,當著數百官吏的面派兵把韓嵩抓了起來,質問他“韓嵩你居然敢懷有二心?”,周圍的官員們也被劉表這架勢嚇到了,紛紛勸韓嵩謝罪。

“嵩還,深陳太祖威德,說表遣子入質。表疑嵩反為太祖說,大怒,欲殺嵩,考殺隨嵩行者,知嵩無他意,乃止”——《三國志·劉表傳》


韓嵩:事君為君,定不負君

但是韓嵩回應“將軍辜負了我,而我沒有辜負將軍!”,因為韓嵩在臨行前就與劉表有過交流,他強調過如果天子給了他官職,那他就是天子之臣,也就是劉表的故吏了,到時候他就得為天子效命,而不能為劉表死節,希望劉表不要辜負自己。

“嵩使京師,天子假嵩一官,則天子之臣,而將軍之故吏耳。在君為君,則嵩守天子之命,義不得復為將軍死也。唯將軍重思,無負嵩”——《三國志·劉表傳》注引《傅子》

劉表在拷問韓嵩的隨從後才認定韓嵩沒有辜負自己,但是由於拷問手段激烈,隨從為此付出了性命。再加上蔡夫人的勸說“韓嵩是荊州名士,雖然他說話很直白,但也沒有理由誅殺他”,所以劉表最終只是把韓嵩收入監牢。

從後來蒯越、韓嵩、傅巽xùn等人一起勸說劉琮投降曹操來看,韓嵩在彼時已經被劉琮釋放了,並不是等到曹操接手荊州才把他放出來的,

《後漢書·劉表傳》本身的記載就有些矛盾。可以明確的是,韓嵩作為荊州本土名士,還是心向曹氏的名士,他得到了曹操的重用,被任命為大鴻臚,負責為曹操推薦荊州士人,此後再無記載。

蒯越、韓嵩、傅巽等說琮歸降。操軍到襄陽,琮舉州請降——《後漢書·劉表傳》

“乃釋嵩之囚,以其名重,甚加禮待,使條品州人優劣,皆擢而用之。以嵩為大鴻臚,以交友禮待之”——《後漢書·劉表傳》

如有疏漏,還望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