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憋孫",不可憐!

這樣的

"不要大聲責罵年輕人,他們會立刻辭職的,但是你可以往死裡罵那些中年人,尤其是有車有房有娃的那些。"

在網上刷到這段話時,心頭微慽。

有位網友留評說真替那些中年人可憐,活得忒窩囊了。

可憐嗎?人到中年反倒活成個憋孫似的,血性全無,麻木不仁,似乎,的確有點可憐。

可是,這樣的“憋孫”才是真正的勇士啊。他們彎腰低頭,不過是因為肩上挑著擔,負重前行。

這樣的

小時候很喜歡看電影,特別喜歡看動作片。甄子丹演的那部《葉問》裡,一代宗師葉問也曾向現實妥協,彎腰低頭。

中日戰爭爆發,佛山淪陷,葉家大宅被日軍強佔,葉問被迫帶著妻兒移居廢屋。移居初時,葉問依然是埋心於武學,終日只想與友人論武,還是以前那副闊少的姿態。

直到那一天歸家,看到妻子從缸裡打米,碗颳了幾下缸底,哐哐哐地響,拿起來,碗裡才刮進幾粒米。乍一看,缸裡的米所剩無幾,妻子最後只能一小撮一小撮地往碗裡撿,撿完缸裡的最後一粒米,也只是淺淺的小半碗。那一晚上,一家三口沉默地喝著清水可鑑的粥。

這樣的

葉問一改往日裡的高談闊論,安靜著。第二天一早起來便去煤礦廠找活幹了,做了一個剷煤工。工人堆裡不乏熟悉的鄉人,對葉問的到來,分外驚愕,一眾人紛紛呆立當場。

葉問要剷煤時,有人慌忙上前搶過鏟子,一個勁地說:“葉大師,你怎麼能幹這個呢?你怎麼能幹這個呢?”

葉問笑了笑,制止他,繼續握著鏟子彎腰,低頭,剷煤。

眾人沉默地看著,直至葉問鏟滿一車煤沒人推車,葉問便彎腰去推煤車,有人看著葉問微弓著的蕭索的背影,嚎啕大哭。

也許是演員們的演技真的太好了,他們將那種震驚、失望、迷茫、悲愴,惶恐、無助等等各種複雜情緒一一傳遞給我,讓我的心也跟著揪痛起來,空氣裡都瀰漫著一股窒息的哀傷。

這樣的

世道竟是如此的殘忍,讓我們親眼看著自己心心念唸的那個英雄低下昂貴的頭顱,彎下那孤傲的背,與我們這群“卑微”的人一起擠在髒兮兮的煤堆裡,為了討那兩口吃食,賤賣苦力氣,一副落魄的窮酸可憐相。

此前葉家富裕,闊少葉問剛正不阿,俠義仁善,樂於助人,鋤強扶弱,為鄉鄰稱頌敬仰,是小老百姓眼中的守護神,更是諸多武林中人眼裡的信仰。

如今,那個“守護神”成了一個卑微的普通人;那個信仰,坍塌了。

這於諸人而言,是一場精神風暴!

這樣的

殘酷的現實社會已經摺磨了他們的肉體,現在更是要摧殘他們的精神。比起肉體上的苦痛,精神上的煎熬更令人崩潰。

時值亂世,外敵入侵,燒殺搶掠,民不聊生。平淡安穩的生活被打破了。朝不保夕,命如草介,百姓們惶惶不可終日。他們渴望有人來守護他們,告訴他們該怎麼做,怎麼樣才能活下去。可是,還沒有看到一丁點兒的希望,卻又見到昔日的“守護神”跌落神壇。屋破了,居然又逢狂風暴雨,苦難一層深似一層,眾人於水深火熱中再遇地塌天崩。

“連葉師傅這樣的人物都要幹這種下賤的粗活了,我們的明天還有什麼指望啊?”

所以,那群“驚愕”的人中,有人痛哭失聲,不知如何是好。

有性格偏激的人,將曾經對“守護神”葉大師的膜拜轉為了“恨”,在工作裡針對他刻意地嘲諷他 。

這樣的

也有如葉問一般家境富裕,因戰爭,家財被奪,只能靠剷煤來養家餬口的“少爺”們,承受不住這樣的落差,耐不住此般的艱苦,自殺了。

如是種種,葉問或淡笑相對或沉默以待,只是踏實地做好自己的份內工作,偶爾對有需要的工友搭把手,從不自怨自艾。

眾生百態在屏幕裡徐徐展開,將那個年代裡的殘酷與痛苦鋪陳在我們的眼前。屏幕前的我們唏噓不已,百感交雜。

看完電影最深的感觸是:國破家安能在?沒有強大的祖國,就沒有幸福安穩的小家,分外慶幸自己生於一個國家富強的和平年代。此外,那時稚子心態,看著那落魄的英雄,深感世事無常,人生路跌宕起伏,也惶恐過自己在將來的路上會有格外艱難的日子,所以於自己能做的事情上都是極盡努力。不求有多大的回報,但“業精勤,荒於嬉”,這是千古稱頌的緘言。

當時的理解還是過於膚淺。那時候覺得葉問剷煤是英雄落魄,虎落平陽,龍游淺灘,覺得那時的葉問窘迫可憐,讓人同情。現在回想起來,其實,那個時候的葉問英雄形象更深入人心!那彎腰低頭剷煤的葉問更帥氣!

這樣的

葉問艱辛勞作一天返家,坐在小餐桌前,看著終於敢敞開懷吃飯菜,敢把放心把肚子吃飽的妻女,臉上露出了笑容,眼睛裡溢滿了溫柔。那笑容裡彷彿有光,讓人眼前發亮,照著人的身與心都是暖洋洋的。那眼睛裡的溫柔讓人沉醉。

之前的葉問只沉於武學,行俠仗義,鋤奸除惡,懲強救急,不問柴米油鹽金銀等俗務俗物,即使後來被迫搬家,也依然如此。

直至那天,親眼目睹了家裡的窘迫,羞愧不已,為了能讓妻女飽腹,毅然選擇了去做剷煤工,做這份曾經被他自己輕視過嘲笑過的工作。

他向來率性而為,看到挖煤的工渾身漆黑,他嘻笑挖煤工人跟隔壁家的黑狗一樣黑乎乎的一團,找不到眼睛。因果循環,葉問剛開始挖煤時也被諸多人挖苦。葉問自知當初有錯,坦然受之。

這樣的

其實生活沒有什麼高低之分,工作也沒有什麼貴賤之別,能伸能屈方為大丈夫。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做什麼決定都會思考妥貼周全,至少是孩子的學費輔導費,老人的養老費還有那些生病或意外的費用都是絕對充裕的情況下才敢任性,或者根本不敢任性。因為他們是家裡的頂樑柱,只敢老老實實本本份份地站在那兒。不敢隨意輕挪,他們得撐起那方遮風擋雨的屋頂,讓裡面的人安安穩穩地生活著。

這世上還是普通人居多,不是誰都可以像植物落地生根那樣,任意一節莖或一片葉,只要沾點泥或水,任意一處,往那一擱,便可以落地生根。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也許,士別三日,再相逢時當刮目相看;但也有那麼一種可能,熱血沸騰地嚎了那麼一嗓子後,華麗麗地遭遇滑鐵盧。不是誰,都有那個東山再起的能耐。

被罵了,卻只有低頭沉默或點頭哈腰,又或者小心翼翼地陪著笑。他們不是怯懦,不是沒有血性,更不是麻木,只是他們揹負了太多了,為確保家人生活的質量,選擇隱忍,理性的隱忍。

他們不可憐,不需要同情與憐憫,他們需要理解與包容,他們更值得人尊敬。

這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