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皇帝的半個母親、半個妃子、半個保姆的特殊角色——乳母

在中國封建王朝社會中,歷代封建專制君主出於滿足自身慾望或享樂的需要,也是出於皇家廣種子嗣的考慮,總是要廣置後宮嬪妃。

後宮是封建社會專制君主的妻妾嬪妃們所居住的地方,而且後宮各種制度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完善。

周制,後宮設內官以贊內治。漢設內官一十四等,凡數百人。唐設六局二十四司,官凡一百九十人,女史五十餘人,皆選良家女充之。

到了明清代,後宮制度逐漸形成了一系列穩定且有效的制度,包括嬪妃等級、冊立皇后、冊封嬪妃、選秀女、選宮女、選內官、選乳母等相關制度。

明代皇帝的半個母親、半個妃子、半個保姆的特殊角色——乳母


以清朝康熙時期為例,尊專制君主的祖母為太皇太后,嫡母為皇太后,同住慈寧宮,太妃、太嬪隨住;皇后居中宮,主內治;皇后以下設皇貴妃一人,貴妃二人,妃四人,嬪六人,分居東西六宮,佐助皇后治理內廷;嬪以下還有三級:貴人、常在和答應,都沒有固定的數額,隨皇貴妃等分居十二宮。

這就是古人為什麼常用“後宮佳麗三千人”來形容古代皇帝嬪妃之眾的主要原因。

在封建專制君王的後宮女人中,除了太后和公主(一般公主成年後或出嫁後離開皇帝的宮廷)之外,都可以被臨幸,這些女人構成封建專制君主廣義上的后妃群。

後宮的女人們隨時可能被封建專制君主臨幸,也就造成了嬪妃們可能隨時都會懷孕和生育,加上後宮女性眾多,各種雜務雜事繁多,並且沒有一定的規律,因此,宮廷中要時時刻刻準備妥當各種有關事宜,諸如選好乳母、備齊穩婆、醫婆等等。

明代皇帝的半個母親、半個妃子、半個保姆的特殊角色——乳母


在明清朝,宮廷每年都會派人到各地挑選乳母以便皇子公主等天家血脈隨時使用。

乳母是用於哺乳皇子公主的,因為哺乳的對象既不是平民,又不是官宦,而是至尊至貴的皇家子女,所以,對於乳母的挑選歷來十分嚴格,並形成一套非常苛刻嚴謹的制度。

能夠入選的自然都是各方面符合皇家貴人的要求和宮廷制度的幸運者,尤其是乳母,乳養皇子長大,一旦皇子榮登帝位,乳母便平步青去,榮耀鄉里,有的還能冊封妃子,甚至能獨霸後宮。

明朝每年都要派出內官到全國各地挑選乳母,然後再進行反覆篩選,直到挑選出40名優質乳母送到錦衣衛的乳孃府精養:這40名優質乳母住在明亮寬敞的房間裡,周圍的環境幽靜典雅,衣飾和食物都舒適豐足,用來保證乳水的充足和其優質的質量。

錦衣衛內的乳母府禁衛森嚴,不許閒雜人員擅入。

除此之外,宮廷還會再選80名候補乳母,稱為點卯乳母。

優質乳母和這些候補的點卯乳母隨時隨地恭候內廷宣召。

在哺乳期間,大約半年到一年,如果這半年到一年的時間過去了,乳母一直沒有接到內廷傳喚,便只能當是由皇家出錢養了這半年到一年的時間。

一年過後,這些乳母的乳水便不再是最好充足的,這些乳母重新放歸家中。

內官重新物色和再選上新一批乳母充實於乳母府和內廷,隨時備選。

一批又一批,每年換一次或幾次。如此循環往在復,這樣,就能以最佳的哺乳期女性供應宮廷所需,確保皇子、公主、皇孫有充足而高質量的乳水。

明代皇帝的半個母親、半個妃子、半個保姆的特殊角色——乳母


確保乳水的充足和高質量,時間是一個方面,年齡更是一個重要的方面:年輕的女性自然比中老年的女性要強千百倍,體質強健的女性又比體質較弱的女性強很多倍;而年輕健康的女性在不同的年齡,乳水的質量也不一樣,這些年齡段中,宮廷自然要挑選更佳年齡的女子,並形成定製。

中國宮廷要求入選乳母的年齡十分嚴格:必須在15一20歲之間,丈夫健在,而且容貌端正,甚至還有更苛刻的條件,最好選用第三次生育後未滿三個月的哺育期女性。

明代皇帝的半個母親、半個妃子、半個保姆的特殊角色——乳母


選用這樣的女性以後,內官還要仔細觀察乳母們的皮膚是不是潔白,頭髮是不是黑亮秀美,胸部是不是豐滿,乳水是厚是薄是濃是稀,身體有沒有疾病,口齒是不是伶俐等等因素,才能再一次選出40名優質乳母和80名替補乳母。

乳母府內的40名優質乳母,還要從相貌、頭髮、皮膚、身材、 體味等各個方面仔細審查,定出名次,遇內廷宣召時,便讓最出眾的乳母梳妝打扮一番,梳上凌空高髻,換上統一的新衣,由內官引領,進入內廷。

內廷官員一層層審查,如果認為某一個乳母在某一點上不合要求,或者乳母在步態、說話、態度上不符合規矩,就立即退回,由乳母府另選好的補上。

能在40人中選為最出眾的乳母自然十分幸運;能很快很順利地引進內廷更是幸運,乳母免不了興奮、激動。

可是,一旦內官看不順眼,就會以不懂規矩而逐出乳母,這樣就粉碎了乳母未來的美夢。

於是乳母們對內官十分敬畏和恭敬。

即便內官動手動腳也不敢頂撞,只是期盼著能將充足的乳水乳養皇子,望皇子長大,登上寶座,自己就可以揚眉吐氣,平步青雲。

皇子公主很多都是“生乎深宮之中,長乎婦人之手”,皇子公主在嬰幼兒時期,最離不開的乳母的乳養和內官的陪伴,天長日久,自然感情很深。

明代皇帝的半個母親、半個妃子、半個保姆的特殊角色——乳母


在婦人、內官的養育下長大的皇子公主能不依戀乳母、倚信內官?

一般情況下皇子公主和父皇母后/妃在一起的時間遠不如和乳母內官相處的時間長。皇子公主是在乳母的懷抱中和乳哺下一天天長大成人的。乳母給予皇子公主溫暖、慈愛、關心、呵護。內官教給皇子公主宮廷儀節、禮貌和規範。

乳養、哺育、愛撫的生活給皇子平添了歡快和樂趣,也讓皇子公主感到溫馨、安寧、幸福。

在長於深宮的皇子公主們眼裡,乳母扮演著半個母親的角色,而內官則扮演著半個父親的角色。

所以乳母的個人品行會深深影響著封建專制君王的品行。

朱棣自幼就由乳母馮氏乳養,感情十分深厚。朱棣42歲即皇帝位,清理內宮三日,殺人無數,又喜歡搞株連,前前後後清洗了幾次宮廷。但朱棣對乳母馮氏始終如一,不忘養育之恩。做了皇帝后,朱棣不拘成例,降旨封乳母馮氏為保聖貞順夫人,

開啟了明朝皇帝與乳母那不得不說的故事先例

明宣宗朱瞻基由乳母李氏乳養長大。由於李氏個人品行非常好,朱瞻基在孩童時期就表現的知書達禮,聰明過人。長大後的朱瞻基更是見識廣博、智謀超群,登基為皇帝之後,書畫無雙、治國有方、愛好體育、親征蒙古,文治武功不輸於歷史上的任何一位英主。為此,朱瞻基臨政後,頒旨封乳母李氏為奉尚夫人。

明代皇帝的半個母親、半個妃子、半個保姆的特殊角色——乳母


但是對乳母依戀最深的恐怕是明憲宗朱見深與明熹宗朱由校兩位皇帝。

朱見深與大自己18歲的乳母萬氏的那段千古奇緣(也可能是孽緣),朱由校與魏忠賢與乳母客氏之間的三角關係更是讓人津津樂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