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嫁給老外,生子後被拋棄,兒子成鉅富後表示:一生只當中國人

她嫁給老外,生子後被拋棄,兒子成鉅富後表示:一生只當中國人

俗話說:"結髮為夫妻,恩愛兩不疑"。可是,面對紛繁的大千世界,並不是每對夫妻都會:"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有些夫妻,在面對利益問題時便會出現"大難臨頭各自飛"。的情況,何仕文對待施娣就是如此。

相知相戀再相離

施娣是一名廣東寶安女子,有一段時間曾在香港居住。當時,清王朝還沒有滅亡,但由於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和落後,早已無法維護國家主權和尊嚴。外國列強一直覬覦中國市場,他們也想趁機瓜分中國,使中國成為他們的殖民地,於是,他們便聯合脅迫清政府開放通商,允許外國商人進入中國做生意。

就在這樣的背景下,來自荷蘭的猶太商人何仕文也成了這場陰謀中的"獲利者"。精明的何仕文看到了香港市場的巨大商機。接著,他賣掉了自己在荷蘭本地的產業,全身心投入了在中國的事業。

就在此時,何仕文結識了施娣,兩人很快便墜入了"愛河"。此時的香港,華人傳統價值觀及儒家思想在社會上佔統治地位,一般的華人女子是不會跟外國男人在一起的,可是施娣

偏偏愛上了這個來自荷蘭的猶太人。

她嫁給老外,生子後被拋棄,兒子成鉅富後表示:一生只當中國人

如果施娣和何仕文在一起,便會受到有強烈種族優越感的歐洲白人和保守的華人社會的雙重排斥,"世俗的眼光,封建的禮數",在真愛面前都顯得微不足道。施娣在心裡早早的便下了決定:"要和這個猶太男人相伴一生"。

很快,兩人便開始了夫妻生活。儘管不被外人看好,但是他們的生活還是很幸福的,在外面,何仕文的事業蒸蒸日上,在家裡,何仕文會時不時給施娣一些浪漫,兩個人相互扶持,度過了那段艱難的時光。

後來,他們的孩子陸陸續續出生了,施娣以為日子就會這樣一直幸福下去,慢慢的,香港的局勢發生了變化,外國企業在香港的發展受到了限制,何仕文的生意也開始出現了危機,甚至面臨破產的可能。

在經過幾天的思考後,何仕文決定回荷蘭去,但是,他並不打算帶走妻兒,何仕文告訴施娣:"自己是信仰猶太教的荷蘭人,不能娶不信仰猶太教的女人。倘若帶她和孩子回去的話,他就面要對宗教的制裁"。就這樣,他頭也不回的離開了香港,只留下施娣和一群未成年的孩子。

她嫁給老外,生子後被拋棄,兒子成鉅富後表示:一生只當中國人

兒子飛黃騰達

施娣看著何仕文決絕的身影,傷心極了,自己當初何嘗不是拋棄了一切選擇嫁給他?可如今,他怎能如此薄情?看著可愛的孩子們,她知道自己要堅強。俗話說:"為母則剛",施娣便一人擔起了撫養五個孩子的重擔。

何東是施娣的孩子,突如其來的變故使何東一夜間成長起來,何東知道父親徹底的離開了他們,以前的生活也不會再有了。何東不忍母親如此勞累,小小年紀便在學習之餘開始

賺錢補貼家用,慢慢地,日子開始有所好轉,他們的生活也開始平靜下來。

大學畢業後,憑藉著優秀的成績,何東進入了香港怡和洋行中國部任職初級助理員專責翻譯,翻譯工作枯燥無味,但是為了生活他必須要堅持下來。由於工作態度認真,很快,何東便得到了提升。

後來他又在幾家公司擔任經理,此時,何東已經積累了大量的財富。隨後,何東辭去工作,接班了工商日報,並且做出了優秀的成績。在這些年間,何東憑藉優秀的業務才能和獨特的人格魅力,積累了一大批財富和人脈

她嫁給老外,生子後被拋棄,兒子成鉅富後表示:一生只當中國人

香港淪陷後,他去往澳門避難,後來又返回香港,回來後繼續發展他的事業,敏銳的他,早早的便嗅到了商機,果不其然,沒過多久何東便成為了"香港第一富豪","何氏一族"也成了香港第一大族。

但是,功成名就後的何東沒有像其他企業家一樣揮霍無度,他知道這一切來之不易,自己沒有忘記曾經在困難時期幫助過他的人們。因此,何東不僅是一名企業家,他還是一名慈善家。何東熱衷於教育事業,當時,香港教育混亂,沒有一所高精尖大學,政府便決定修建一所高等大學,來培養高等人才。

但是,由於資金問題,這所大學很可能建不下去,得知這一消息,何東毫不猶豫的給香港大學捐贈了鉅額資金,用於學校建設。同時,何東還和妻子張蓮覺共建東蓮覺苑,他們還在九龍宋王臺旁邊,建了一所很整齊的養狗院,來收留無家可歸的流浪狗。此外,他還積極參與各種慈善活動,朋友面對困難時,他也會慷慨解囊。

她嫁給老外,生子後被拋棄,兒子成鉅富後表示:一生只當中國人

一生只做中國人

後來,何東得知了自己的父親何仕文已經加入了英國國籍。按理說,何東也應該隨父親加入英國國籍。況且,加入英國國籍會給他生意帶來很多的便利。但是,一想到母親獨自一人扶養自己和幾個兄弟姐妹成長所遭受的瞭如此多的苦難,何東就不能原諒他父親如此決絕的離開。

雖說,他是猶太人和中國人所生。但是,何東自幼便在中國這片土地上長大,他從小所接受的教育和文化也是中國的,在中國文化的薰染下,何東從小便知道"愛恨分明,"腳下的土地見證了他的成長,孕育了他的事業,也滋養了他獨立的人格。

中華民族的基因已經深深烙進了何東的心裡,何東他愛他的母親,因為,是母親將他撫養成人,因此,早在父親離開的那一瞬,他就明白:無論何時何地,他始終是一箇中國人!何東的身體裡流淌著中國人的血液和猶太人的血液,可是,中國文化卻佔據了他的頭腦,成了他思想的基礎。

"言傳身教"是父母給孩子上的第一課。何東從父親身上看到的是"冷漠無情",他從母親身上看到了"柔中帶剛"。這是在中華文化孕育下大多數女性的形象。也正因兩者的對比,才讓何東更加堅定"一生只做中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