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時評:中國經濟的“引力”只會增不會減

對外貿易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晴雨表,也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體現。近日,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要求,要“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足見穩外貿、穩外資意義重大。而且,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已在全球蔓延,中國穩外貿、穩外資,對世界經濟亦意義重大。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一段時間以來,我國外貿走勢受到各方關注,也出現了一些質疑聲。疫情發生以來,部分外貿外資企業確實在生產經營方面受到一定程度影響,出現了一些困難,但從長遠和總體上看,疫情對外貿的影響是短期的、階段性的,我國外貿韌性十足,我們完全有信心、有能力,保障外貿產業鏈、供應鏈暢通運轉,中國外貿外資長期向好趨勢不會改變,在全球供應鏈中地位也不會改變,中國經濟的“引力”只會增、不會減。

我們的信心源於戰略優勢。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結合時代背景和世界大勢,繼承發揚古絲綢之路精神,提出了“一帶一路”重大發展戰略。致力於打造命運共同體和利益共同體,以共商、共建、共享為合作原則,推進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將中國的國家治理理念和發展紅利無私與廣大發展中國家進行分享,受到各國普遍歡迎。這是當前中國與這些國家外貿格局逆勢上揚的根本原因。今年前兩個月,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計進出口1.3萬億元,同比增長1.8%,高出中國外貿增速11.4個百分點,在進出口總值中的佔比首次超過30%,這對穩定中國外貿基本盤起到重要支撐作用。

我們的信心源於改革優勢。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高度重視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在減少社會資本市場準入限制、推動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以及清理地方保護和行政壟斷行為等多方面綜合發力,營商環境持續優化。以成都國際鐵路港為例,該港創新“一單制”貿易融資模式,企業不需要繳納保證金和獲取額外授信,即可開展貿易融資業務,採用國內證質押以多式聯運“一單制”為議付單據背對背開立國際證,便捷完成海外訂單採購及貨物交付,不僅解決了中小型企業融資困難,而且還豐富了多式聯運“提單”融資貨物的品類。今年前兩個月,中歐班列(成都)開行量同比增長89.4%,貨運量同比增長250.4%。

我們的信心源於政策優勢。疫情發生後,各級政府持續發力,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促進穩外貿工作,使得中國外貿展現出了強大的韌性。比如,北京海關提出7×24小時全天候綠色通道、簡化物資通關流程、延長繳稅期限等24項幫助企業復工復產的措施,廣東省積極推動重大外資項目復工建設,浙江省義烏市邀請全球外籍採購商前來採購洽談,烏魯木齊海關出臺12項措施,壓減中歐班列申報成本,減輕外貿企業負擔……各地相繼出臺幫扶政策,為穩外貿、穩外資提供了助力,為外資企業入駐中國市場創造了條件、增強了信心。

信心源於事實,事實勝於雄辯。只要我們繼續深化改革、加強政策支持、推動服務落地,就一定能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推動貿易高質量發展,確保中國經濟的“引力”只增不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