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學生方艙醫院裡備戰高考丨高三生必須要知道的五個真相在這裡

以前總盼著放假,這次假期真的“無限”延長了很多同學又開始心慌了,說自己在家呆的時間太久了,根本無心學習,就想趕緊開學。每天早起勵志要學習,中午了又想再等等,到了晚上就只剩下無盡的懊悔。尤其是對於高三學生來說,如此以往,心理壓力只會越來越大。在這樣的特殊時期,相信只有那些耐得住寂寞,自律性強的人才能收穫最終的春天。

一名17歲高中生的戰疫日記

武漢一位17歲高中生自患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後,在武漢普仁醫院住院12天。現在,出院的他願將日記公佈出來,分享給正在跟疫情對抗的你,其實,病毒遠沒有那麼可怕,要相信自己。

病毒沒有那麼可怕,要相信自己

1月7日,我就開始頭暈,暈了大概兩天,1月9日就開始發燒。我想我肯定是感冒了。

於是,我自行在家服用感冒藥和退燒藥,吃藥後,燒慢慢退了下來,但仍感覺頭暈,這和之前的感冒症狀差不多,我沒多在意,想著吃了藥,會慢慢好起來的。果然後來幾天發燒症狀停止了,我滿心歡喜,病好了,可以愉快地享受寒假以及即將到來的春節了。

1月14日和15日,我又開始發燒了,那天我要期末考試,考試一結束,我就去市九醫院檢查,查出肺部感染,醫生開了藥,叮囑堅持回家口服藥物,好好休息。

在家連續吃了兩天藥後,我的燒依然不退,我感覺天旋地轉。

1月18日,爸爸媽媽強行帶我去了普仁醫院就診,查體溫高達39.4℃,醫生對我進行了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查,並告訴我的父母,必須立即住院,說我的肺部感染很嚴重,而且還需要隔離。

然後,我就住院了,而且被隔離了。

住院第二天,我的體溫就恢復到36.4℃,我感覺整個人已經好了,於是我跟醫生申請出院回家,醫生說不可以,要等肺部完全好轉,估計還需要5-6天。

我算了下時間,按照醫生說的,我可能這個春節得在醫院度過了,我難道病得這麼嚴重了?我讓家人將我的寒假作業送進病房來了,心想著“等我把作業寫完,估計就可以回家撒歡了。”

剛開始,病人還不是很多。最後,我發現我周圍的病人越來越多,醫生護士越來越忙,看來,這個冬季感冒的人還真多。

看到醫護人員忙的沒有時間吃飯,也沒有時間喝水,有時候針打完了,按鈴呼叫護士,都要等好久,護士才一路小跑地衝進來。到了1月22日,普仁醫院新增了一個病區,很快也住滿了病人。次日,醫院又新增了一個病區,我也轉到了三病區。

聽醫生說,我是病區最小的患者。剛開始被隔離時,我心情鬱悶煩躁,這個時候我沒事用手機看新聞,明白我是被感染了新冠,我特意還去查了一下這個疾病,目前尚無治療藥物,這就意味著,我必須要全力配合醫生,他們在努力,我也必須要努力。

醫護人員對我很好,我因為太緊張,居然忘了去問他們的名字,他們在那麼忙的情況下,仍然會跟我聊天,安撫我,鼓勵我。每次我想問,我是不是活不成了,醫生護士們就會很嚴肅地告訴我,你這麼年輕,還打不過一個小小的病毒?“放心,有我們在,不會讓你出事的。”

這樣的安撫,讓我心情漸漸平息了下來,我有了勇氣。

我旁邊床的病人比我晚一天進來,他特別憂慮。我跟他說,心態要好一點,就會和我一樣的。

1月28日,複查CT,醫生說我馬上就可以出院了。在病房中,我已經把寒假作業寫完了,聽到出院的好消息,我如釋重負,我的寒假終於來了。

下面是張鵬自1月7日發病以來,所寫的日記和他想說的話。相信他的經歷,能夠給更多不幸患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帶來戰勝疾病的信心。

我的住院日記

1月7日,我開始有頭暈的感覺。期末考試臨近,我以為是沒有休息好。我跟自己說,等到下週期末考試結束,我要好好睡個一天一夜。

1月9日,我發燒了。坊間已經在說新型肺炎的事情,我覺得跟我是沒關係的。我應該是前幾天打球出汗凍感冒了。肺炎應該會咳嗽吧,我只是發燒頭暈,應該沒啥事。

1月10日—11日,依舊有一些發燒,堅持吃藥。

1月12日—13日,吃了退熱藥,已經不發燒了,依舊覺得頭暈。明天就要期末考了,好好考試!考完好好睡覺!

1月14日—15日,又開始發燒了。這兩天期末考試,發燒也要扛過去!15號期末考試完了,我去九醫院檢查了,說我有肺部感染。醫生給開了藥。回家吃藥好好休息。我當然不會是那個傳說中的肺炎,我沒有胸悶和呼吸困難。

1月16日—1月17日,我連續吃了2天藥,還是在發燒,天旋地轉的。

1月18日,家裡人帶我去普仁醫院就診了,發燒39.4℃,醫生說要住院,肺部感染很嚴重,而且還需要隔離。沒有家人陪護。我感覺很鬱悶。

1月19日,住院治療一天,注射打針吃藥。我感覺腦袋裡面有鉛球。今天量了幾次體溫,還是39℃。查房的醫生安慰我說:體溫下降還有一個過程,不要擔心。我一點也不擔心,因為我覺得我就只是很普通的肺炎。小時候也得過。一定可以好!

1月20日,今天特別煩躁,見不到家人,也不讓出院。今天體溫恢復到了36.4℃。我感覺整個人已經好了。我跟醫生申請出院回家,醫生說不可以,要等肺部完全好轉,估計還需要5-6天。想著過年都不能回家了,這體驗,還真是從來沒有過!

1月21日,我要家人把寒假作業給我送進來了。等我把作業寫完,估計就可以回家撒歡了。

1月22日,醫院的感染病人好像越來越多了。聽說醫院原來只有一個病區,因為病人多新增了這個二病區,明天可能要新增第三個病區了。我應該會轉到三病區去。

1月23日,今天聽說武漢封城了。在病房無聊看新聞,感覺武漢市都恐慌了。我是不是可以淡定了呢?我已經四天沒有發燒了。我體內應該有抗體,不用害怕了!封城還是有道理的吧,我今天轉到了三病區,三病區快住滿了。反正一二病區早已經住滿了。

1月24日,他們說我是病區最小的患者。醫生、護士怕我心情鬱悶,雖然很忙,但有空的時候總會來找我聊幾句,試圖安撫我。只是怎麼安撫的好呢,今天是除夕,別說團聚了,連家人都不能見。

1月25日,今天是大年初一,我依舊在醫院,好像媽媽也發燒了。不知道家裡其他人現在怎麼樣。我已經接受了要在醫院過年的現實,過就過吧。至少有一個好處,我玩手機沒人管我了。

1月26日,昨天做了CT,今天醫生告訴我肺部已經好轉了,應該很快就可以出院了。我旁邊床的病人比我晚一天進來,退熱了2天,今天又開始發熱了。他特別憂慮。我跟他說,心態要好一點,就會和我一樣的。他說我是小孩子,身體好。

1月27日,今天初三了。

1月28日,複查CT,醫生說我馬上就可以出院了。我問他:馬上是什麼時候。他告訴我:明天!我已經把寒假作業寫完了,我的真正的假期終於來了。

1月29日,我出院了!!!我出院了!!!

有些話我想說

從我發燒,到我住院。我有些感悟想說說,希望能夠幫到還在跟疾病抗爭的人們。

最重要的當然是,如果不舒服,要及早干預,及早治療。我覺得如果我一開始好好治療,而不是發燒了一個星期才去看病,我也不會住院的。也不至於在醫院度過這個特別的春節了。

其次,我覺得心態特別重要。我一直都覺得自己並沒有得上新型肺炎,我不會有事的,所以我真的很快就沒有事情了。

但是,如果你覺得病情很恐怖,你可能會覺得,你呼吸的每一口空氣都充滿了病毒。

其實,肺炎並不是那麼可怕。配合醫生好好治療,很快就會好的。

例如我,住院的第二天就感覺恢復好了。剩下的時間都是坐等出院。

所以,配合醫生,積極治療,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我還想說:醫生護士們真的很忙很辛苦。

所以,如果你們真的生病了,請多一些耐心,多一些等待。

住院期間,我感覺他們忙的沒有時間吃飯,也沒有時間喝水。

有時候按鈴呼叫,都要等好久,他們才一路小跑的衝進來。

他們真的都盡了全力,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夠康復出院,希望給我們每一個人最好的治療。

有他們在,我們應當放心!

最後,住院12天,感謝醫生護士們的守護。我想對他們說聲:謝謝。

你們真的很好。

雖然有些話我沒有說,但是我都知道。

因為我是病區最小的患者,隔離的時候情緒還是有的,在那麼忙的情況下你們總是抽時間來和我聊兩句,來安撫我。

我不是一個很會表達感謝的人。

我想讓你們知道:因為你們,我很樂觀,我很好,我康復!

也希望讓更多的人明白:保持樂觀心態,要相信我們的醫生護士們。

學霸在屋頂“蹭網”上課

學渣躲被窩假裝打卡學習

宅家30多天,同學們都是咋過的?同樣是“閉關”,沉靜的人開花,浮躁的人長毛。全國人民集體放寒假這段日子驗證了一件事:人和人最大的差別來自如何度過閒暇。

歸校復課至今遙遙無期,為了幫助孩子們持續學習,防止假期滑坡,各個學校開始了上網課。

然而有很大一部分孩子卻不想上網課,就想趁著假期延長好好睡懶覺、刷手機、玩遊戲。

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在學校學習太辛苦,在家多睡一會兒沒關係,回家打打遊戲放鬆一下沒關係。殊不知,這就是他們在學校的常態。

線上教學開始後,我相信有不少家長真正見識了學生的學習狀態,早上起不來,晚上睡不著,老師直播時不想看,老師播完後看直播,白天玩吃雞,晚上打王者。

差學生缺乏自律性與自覺性才是導致成績落後的根本,不是老師教不好,是這小子根本沒有學。

且不說被窩裡打完卡就睡覺的人,那些一邊嗑瓜子一邊聽課,一邊打遊戲一邊看老師直播的同學,你又憑什麼得到好成績。

總的說來,成績差就一句話,本來就沒有別人自律,還沒有別人努力。線上教學躲在被窩裡打卡,線下教學趴著課桌上說教,你成績差,你活該!

90%高三生都不知道的五個真相

同學們,清醒一點,2020高考備考已經進入下半場,關於高考備考下半場,所有高三考生都躲不開這5個真相,一起來看一下吧!

上半場的學習方法未必適用於下半場

在由一輪複習進入二輪複習後,發生如下轉變:

一是從全面基礎複習轉入重點複習,對各重點、難點進行提煉和掌握;

二是將一輪複習過的基礎知識運用到實戰考題中去,將已經掌握的知識轉化為實際解題能力;

三是要把握高考各題型的特點和規律,掌握解題方法,初步形成應試技巧。

二輪複習要注意三個原則:選題要“精”、做題要“準”、糾錯要“實”。

精指的是做題要有針對性,穩固自己的長處,彌補短處,長期難以掌握、無法理解和得分的知識點,可以適當放一放。

準指的是做題過程要確保會的題準確無誤,不要因為表述、粗心而丟分。

實指的是真正找出問題所在,真正能提高自己。

沒有一勞永逸,奮鬥是一個連續的過程

奮鬥永遠都是一個連續的過程。沒有一勞永逸,沒有包括高考在內的任何一場考試可以作為學業的一個節點,如果你覺得過完了高考我就輕鬆了,那你真的需要再去成熟一下。

路遙《平凡的世界》一句話很勵志:把辛勤的耕作當作生命的必要,即使沒有收穫的指望依然心平氣和的繼續耕種。但考場上每一寸得失,交換的卻是不同的人生。

時間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管理和效率

1.學會捨棄

真正懂得如何利用時間的高手,一定是懂得如何捨棄的人。

確保自己一直都在做最重要的事情,實際上也就是確保了自己的時間一直都在被高效地利用。

2.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我們要保證自己的學習效率,就要多做和自己水平相適應的題目,既有成就感又能提高自己的解題能力。

太簡單的題目不要去做,太難的題目也不要去做。

對於那些剛開始制定計劃的人來講,計劃應該定得適度的低於自己所能完成的水平。比如你預計自己複習某一部分的內容需要一個小時,那麼你可以計劃用80分鐘。

讓時間寬裕一些,但儘量保證每天給自己規定的任務都能完成。在一天結束的時候,把所計劃的事情都做完的成就感是非常大的,可以給你繼續制定和執行計劃的信心和動力。

這樣循序漸進,再慢慢地提高標準,才能真正、高效地利用時間。

3.根據不同內容的學習特點來安排時間

面對那些需要大量閱讀、理解、背誦的東西,你要安排時間比較長、精力比較充沛、不容易受到干擾的時間段來做。為什麼呢?因為看書和背書的時候本身就很容易走神,如果再受到外界干擾,很容易白費功夫。

4.注意適當休息

有很多同學喜歡熬夜,他們覺得夜裡安靜、有利於學習。但這樣就會影響白天的精神,上課老想打瞌睡,又怕被老師發現,睡得很不安穩,於是課沒有聽好,覺也沒有睡好,一天到晚都迷迷瞪瞪的。

5.學會執行

就跟我們學習需要預習和複習一樣,計劃既需要每天執行之前牢記在心,也應該在每天執行之後進行檢查,只有這樣才能不停地督促自己持之以恆。

同樣是一張寫滿了字的密密麻麻的試卷,有的能得到150分,有的只能得零分。把試卷寫滿不是本事,知道寫上什麼內容是正確的才是本事。

時間管理也是一樣,列出表格把時間填滿不是本事,知道如何在正確的時間填入正確的內容,然後認真執行,這才是真正的本事。

你常嗟嘆的天賦不如人,可能是努力不如人、習慣不如人

真相也許是,同樣是上課,習慣差的同學,平時適應於高刺激閾值的事物,在低刺激的信息流中更容易隨時“滑落”,比如走神想到昨天的遊戲;而習慣好的同學更容易適應低刺激,從而進入狀態。

結果是前者上課的時間完全浪費,課後以加倍的時間、更低的效率消化,造成極其恐怖的時間虧損。

同樣,學習中遇到難題,習慣差的前者輕易畏難而放棄,而後者就是要槓上,去幹掉大BOSS,暴漲一波經驗值,在滾雪球的挑戰中達到越來越高的等級,最後收穫成功的愉悅。

還有些孩子在學習時顯得一點就通,你會說人家是天生聰明。

但其實他可能只是比你更早見過這類題目,或通過訓練積累了更多的經驗,並且從中學會了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比如說,概率論講到大數定律的章節,一個聽說過“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的人可能理解起來會更容易些;學習地理水文,聽說過“靜水流深still water runs deep”這句西方諺語的人,可能更容易記住河流靠近水面以下的水流速最快。

這個過程好比核裂變裡中子的釋放一樣——物質體積越大,發生中子撞擊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而我們也常常把這種隱性的積累導致的高概率事件,錯誤的當作了天賦偶然。

其實,學習不只積累學習的路程,更重要的是它還積累學習的速度,即學習是自帶微小的加速度。越學習,越適應學習;越學習,越善於學習。而你常嗟嘆的天賦不如人之中,還有一半可能是你努力不如人、習慣不如人。

考試是晴雨表,不是定向器

考試只是為了檢驗你知識點的掌握程度,明確你的長短板優劣勢,讓你知道該把重點放在哪個地方。這就是考試唯一的目的,再無其他!

所以請考試沒考好的同學,不要再恐慌和沮喪,不要覺得對不起父母了。反而應該慶幸,你不會的知識點都被考出來了,只要調整好心態,靜下心來把這些知識點搞清楚,以後再遇到類似的題不再出錯,你就是贏家啊!

如果你考的很好,也並不代表你的未來可以高枕無憂,反而說明這次考試對你的意義不大,並沒有測試出你的弱項,你的知識盲點還在盲區,需要花費一些時間,通過刷題去尋找自已的短板,然後再去戰勝它!

學校按照分數排名次,或者班級裡排名,都只是為了激勵你努力學習的一個手段而已。你要清楚,分數不是父母的面子,不是你的尊嚴,更不能決定你的未來。

考試分數只是為了幫助你更清楚的瞭解,自己哪些知識還沒有學透,讓你更清晰的看到自己的知識儲備,面對高考還有哪些隱患。而高考無非就是從你所學過的知識點當中,選擇一部分進行校驗而已。

最後,願高三黨們在備考複習中,都能一份耕耘,一份收穫。請相信:哪有什麼天生考霸,不過都是在拼命努力;也請記住 :沒有開掛的人生,成功都是拼搏的結果!面對疫情,潛心學習,讓我們一起靜待春暖花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