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人到50,別患上這3種“癖好”,否則福氣會離你越來越遠

一個人到了50歲,也就代表著到了中年,知天命的年齡了。在這個年齡段,很多人可能都是來自同一個行業同一個環境,但是我們會發現,他們最終的走向,相差卻非常的大。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假如我們認真想想,其實我們的命運都是把我在我們自己受傷的,最終你走向哪裡,都是自己一念之差造成的,特別是到了中年以後,千萬別患上這3種癖好,否則福氣只會離你越來越遠。


老子:人到50,別患上這3種“癖好”,否則福氣會離你越來越遠


貪財

財是人的貪婪之慾,有詩云:有錢能使鬼推磨,家有餘財多惹禍,財散人聚家平安,財聚人散有何樂?

財富是一把雙刃劍,它能讓我們和家人過更加富裕的生活,但是也能迷惑人心,讓我們驕奢淫逸,使人生日漸沉淪,所以人到五十,一定要有足夠的智慧來駕馭金錢。

老子:人到50,別患上這3種“癖好”,否則福氣會離你越來越遠

李嘉誠是華人鉅富,但是他卻看淡金錢財富,他曾經說過:“第一財富是健康,第二財富是美德,第三財富是財產。”

我們如果為了錢財而爭名奪利,沒有時間顧家,甚至在富貴之後淡漠親情,因為放縱自己而家庭失和,那麼擁有再多的財富也沒有意義。人到五十,最大的財富就是和家人平安的在一起,這種滿足勝過一切。

老子:人到50,別患上這3種“癖好”,否則福氣會離你越來越遠

倚老賣老

很多上了年紀的人,都喜歡對年紀不如自己的人,去說教。同時,在進行說教的時候,不管別人的處境如何,也不管自己是不是真正理解了別人的困難。

只是一味地輸出自己的觀點,還強行要求別人接受,這一點真的是讓人接受不了,只想對這種人敬而遠之。

老子:人到50,別患上這3種“癖好”,否則福氣會離你越來越遠

因為,他提出所謂的屬於自己的觀點,打著“我都是為了你好”的旗號,實際上是滿足自己的虛榮心。讓大家甚至是你覺得,他要比你們經驗豐富,你們都應該聽他的教導,有什麼問題都該去詢問他。

老子:人到50,別患上這3種“癖好”,否則福氣會離你越來越遠

其實,他也許對你們正在面臨的問題根本就一點兒都不瞭解,只是仗著自己年長一些,就瞧不起別人的觀點,故意為難年輕人。所以,這種人在晚年通常都沒什麼朋友,因為他們不懂得如何去尊重別人。

老子:人到50,別患上這3種“癖好”,否則福氣會離你越來越遠

攀比炫耀

老子在道德經中講到: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 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不自我表現,所以高明;不自以為是,所以顯著;不自我誇耀,所以能建立功勳;不驕傲自滿,所以能夠長久。這段話就是在告誡後人,不要自以為是、自高自大,這樣才能真正有所成就。

老子:人到50,別患上這3種“癖好”,否則福氣會離你越來越遠

更別在別在相互攀比中輸給了心情,苦了自已。不是有人說過嗎:“人生是活給自己看的,不是為了迎合他人的,要是什麼事都在意他人的眼光就輸了”。

在老子看來,當你開始攀比的時候,你就已經遠離福氣了。

吃穿不比貴賤,身體健康就好;日子不比貧富,活得開心就好。活著,誰都有誰存在的意義,我再不好,這個世界上僅此一個。別攀比、別炫耀,別得意,幸福自然會來到。

老子:人到50,別患上這3種“癖好”,否則福氣會離你越來越遠

人過五十,不要與任何人攀比,自己的人生要自己做主。現在很多同學聚會,老友聚會,都成了攀比炫耀大會,我們要做就是放下面子,拒絕這些飯局,過清淨的生活。

老子:人到50,別患上這3種“癖好”,否則福氣會離你越來越遠

所有刻意的特立獨行,都會讓自己的人生招致問題。

五十歲是人生最後一次十字路口,不過你選擇哪裡,都能夠到達終點,但是如果沒有改掉壞習慣的話,你即便是有再多的福氣,也會白白浪費掉。

可見,老子的智慧,雖然生於千年之前,但是卻依然對21世紀的我們起到指導作用。

老子:人到50,別患上這3種“癖好”,否則福氣會離你越來越遠

要知道,黑格爾提出的辯證法跟老子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思想是極為相似的,但是老子的提出的思想卻比他提早問世了2300多年。

日本學者湯川秀樹說:“早在兩千多年前,老子就已預見到了未來人類文明所達到的狀況。

《道德經》裡面只有5000多字,卻總結出了無上的人類智慧, 涉及 政治、哲學、經濟、管理、軍事、倫理、環保、養生以及藝術等各個方面。

老子:人到50,別患上這3種“癖好”,否則福氣會離你越來越遠


尼采將道德經奉為至寶,曾評論說:“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經》,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魏源說:“老子之書,上之可以明道,中之可以治身,推之可以治人。”

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做人應該像老子所說的如水一般。沒有障礙,它向前流去;遇到堤壩,停下來;堤壩出了缺口,再向前流去。容器是方的,它成方形;容器是圓的,它成圓形。因此它比一切都重要,比一切都強。”

老子:人到50,別患上這3種“癖好”,否則福氣會離你越來越遠

它不僅是文學名著,還是韻文字字句句之間全是高度的濃縮,語言堪比藝術品,很是優美。

關於西方哲學家研究的終極問題,你都能在《道德經》裡面找到,並且作出了中國式的解答,凝聚著中國智慧,實力不容小覷,因此它包含的意義,就好像是貫穿古今,影響太深遠。

雖然很多人可能沒有讀過《道德經》,但是就在你的不經意之間,可能就暗合了它,在讀道德經的時候,也是你跟自己和解,更瞭解自己的過程。

老子:人到50,別患上這3種“癖好”,否則福氣會離你越來越遠

當“不要輸在起跑線上”的恐懼充斥著教育行業,社會急功近利地想培養一個又一個天才的時候,翻開道德經,我們會看到:“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當我們看到別的孩子都能言善辯、成績優秀而自己的孩子卻落後的時候,翻開道德經,我們會看到:“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學習道德經,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重新梳理自己的思維方式,提升自己人生的領導力,任何一個認真對待生活的人都應該讀一讀道德經,“一以貫之”,每一個人都應該做自己的領導者。

老子:人到50,別患上這3種“癖好”,否則福氣會離你越來越遠

雖然道德經只有5000字,字數上看僅是一篇初級論文的長度,卻是老子一生智慧的結晶。就是因為這種深奧性,很多人都讀不懂,因此對道德經這本書,又愛又恨。

因此,大老劉推薦大家可以嘗試讀一下白話文圖解的版本的《道德經》

不但自己可以在其中尋找大智慧,還能跟孩子一起感受國學文化的薰陶,弘揚中華文化。


老子:人到50,別患上這3種“癖好”,否則福氣會離你越來越遠

它裡面還有600多副的彩圖,跟孩子一起讀,一點不會枯燥。

道德經.還是一篇韻文,字字句句之間全是高度的濃縮,語言堪比藝術品,很是優美。因此在讀《道德經》的過程中,孩子可以潛移默化的培養自己的語感,認字也會越來越多。

馬雲行商數十載,工作包裡總是放著幾本書,這幾本書總會不斷更換,但是唯獨一本《道德經》一直都在。

老子:人到50,別患上這3種“癖好”,否則福氣會離你越來越遠

馬雲有一次看《道德經》時突然很興奮地說:“哎呀!這哪是我在讀老子,明明是老子在讀我,而且他讀到了我內心的最深處。

有人說,《道德經》是老子寫給後世的書。

經過全世界的驗證,的確是這樣的。

不管是買給自己還是孩子,只要靜下心來看完,相信都會對你們的人生產生積極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