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一線】1個居委會4個小區9個出入口6000多人的大社區,疫情防控有這“三大法寶”→

臨汾路街道陽曲路760弄居民區是一個綜合性社區,由4個

獨立小區組成,常住人口6000多人,車輛及人行出入口9個


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帶領居委會“看好家、護好院”成為小區黨總支書記的一大考題。


【戰“疫”一線】1個居委會4個小區9個出入口6000多人的大社區,疫情防控有這“三大法寶”→


62歲的章旨欽是臨汾路街道陽曲路760弄居民區的黨總支書記、靜安區人大代表、上海市三八紅旗手。她說:“我在落實工作之前都會把各個環節可能出現的問題都提前想好,做好應對方案。”這個好習慣為疫情期間的社區防控各項工作理順了機制,開好了頭。


發動群眾,為社區防控把好“門”

為了把居民生活影響減到最低,實行封閉式管理期間,居委會關閉了3個人行邊門,保留了6個車輛進出口。但是僅有7個坐班幹部組成的居委會要管理6個出入口,力量顯然是不夠的,除了物業的保安力量外,發動群眾參與門崗值守,才是唯一的出路。


如何發動群眾,章旨欽有“三大法寶”:


法寶一

居委會要帶頭


章旨欽說:“居委幹部要起到帶頭作用,所以我為坐班幹部排了值班表,每個人都要參與值班。居委會承包人流量最多的門崗,並由坐班委員負責,5個小門崗由支部書記負責並帶頭值班。”


居委幹部、支部書記的帶頭站崗感動了小區居民,黨員、樓組長主動提出參與站崗,要為守護自己的家園出份力。


法寶二

分工要合理


門崗由各黨支部書記承包後,居委會把門崗志願者的安排“放權”給支部書記負責。但是章旨欽定了“規矩”,每個門崗每天安排4名志願者,每人只能站崗一個小時,每隔一個小時就要換人休息。她說:“考慮志願者的年齡和身體因素,我把志願者的站崗時間設在了上午8:00-10:00、下午15:00-17:00,其他時間段由街道聯絡員接力站崗。”


法寶三

志願者要關心


小區封閉式管理以來,章旨欽每天日行萬步,上午8點、下午5點是小區志願者的站崗時間,她每天都會去各門崗巡邏一下,瞭解每天門崗的進出情況,同時,做好對志願者的關心慰問。


【戰“疫”一線】1個居委會4個小區9個出入口6000多人的大社區,疫情防控有這“三大法寶”→


章旨欽說:“災難無情人有情。小區居民看到我們每天站崗很辛苦,會主動出示臨時出入證,還踴躍參加捐款獻愛心。”


親力親為,為社區防控管好“證”

“出入證是居民的健康身份證,社區防控的基礎就是出入證,而且發放量很大,容易出錯,所以,發放和補領都是由我親自負責的。”


為外防輸入內防輸出,陽曲路760弄居委會在實行封閉式管理之前,連夜趕製了近5000張小區居民的臨時出入證,每一張出入證上標記了“*弄*號*室”。


章旨欽回憶說:“做出入證那天我們居委幹部及家屬工作到很晚,居民看到居委會晚上8點還亮著燈,就主動來居委會幫忙,在大家的幫助下終於在晚上12點之前完成了出入證的印製。”


【戰“疫”一線】1個居委會4個小區9個出入口6000多人的大社區,疫情防控有這“三大法寶”→


章旨欽說:“首批拿到出入證的是未離滬的社區居民,我們提前設計製作了《樓組居民回滬排摸、臨時出入證發放登記表》,通過樓組長分發出入證的同時,既引導居民做好了簽收,同時對外地回滬人員進行再次排摸,做到雙保險。”


【戰“疫”一線】1個居委會4個小區9個出入口6000多人的大社區,疫情防控有這“三大法寶”→


居委會文件櫃上掛滿了一排排的出入證,章旨欽介紹說,“這些是隔離人員的出入證,隔離期滿以後我們才會發給他,同時讓他做好領取登記。”如果居民有補出入證的需求,她同樣也是嚴格落實登記制度,同時關照居民疫情期間要減少不必要的外出。


一戶一檔,為社區防控看好“人”

6000多人的大型社區為排查工作增加了難度,居委會從出租戶、非滬籍人員中進行排摸,每天要打近百個核查電話。章旨欽設計製作了《重點地區回滬人員一戶一檔》,並由專職人員對接負責,為隔離家庭上門送體溫計、簽署《居家隔離承諾書》,每日聯繫、記錄隔離人員的健康情況,並做好生活上的服務。


【戰“疫”一線】1個居委會4個小區9個出入口6000多人的大社區,疫情防控有這“三大法寶”→


章旨欽說:“這次疫情是工作能力、組織能力的一次考驗,除了帶頭親力親為,還需要合理調配資源,通過社區發動爭取到廣大居民群眾的支持和配合,才能打贏這場社區防控阻擊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