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做的飯(情感故事)

從記事兒起,我就不愛吃我媽做的飯。在味覺體驗方面她做飯的風格可以用一句話概括:缺油少鹽,清湯寡水。因為我媽做飯在調味品用量上極端慳吝惜墨如金,很長一段時間裡我以為油鹽醬醋這些東西都是奢侈品,價錢都很昂貴,除非大戶人家逢年過節,普通老百姓家裡平時做飯沒事兒都不能多放。

關於調味品價格的迷思在我去過一次百貨商店以後就被打破了。我無數次地問過我媽做飯為啥不能多放點兒鹽,我媽說鹽吃多了高血壓。我又問炒菜為啥不能多放點兒油,我媽說少油少鹽營養健康。所以我小時候吃飯的宗旨是,吃到餓不死為止,差不多了就撂筷子,絕對不多吃一口。活著已經這麼不容易了,多吃一口那也是折磨。

我家小區外頭有一排鐵皮棚子,那排鐵皮棚子裡新開了一家飯館兒,主營川菜,兼營餃子。然後有一天,我爸媽帶我,人生中第一次下了館子。我人生中就沒吃到過那麼好吃的東西!我差點兒把盤子都給吃了。我們一家三口兒點了一道魚香肉絲,點了幾兩餃子。魚香肉絲裡的乾貨吃完以後,我把裡邊兒的蒜渣兒都揀起來吃了。蒜渣兒吃完盤子裡還剩點兒菜湯兒,我用餃子都蘸著吃了。我爸我媽在旁邊兒,都看杲了。

我脾胃不好,有一次看完老中醫,我爸說今兒咱們就近吃飯吧,然後就去了位於東四十條的北京老字號兒,東興樓。在那兒我人生中第一次吃到了烤鴨。我一個人,基本上把半隻烤鴨全吃了。吃到還剩下三片兒烤鴨皮的時候我爸把我給攔住了,我爸害怕了,他從來沒見過我一次吃那麼多東西,怕我把肚子給吃壞了。

很多年,我一直以為只有我小時候那樣兒。直到後來我認識了一個朋友,軍人家庭,父親是解放軍陸軍大校,有一次她向我們展示她家某頓午餐唯一的一道菜:她爸親自下廚做的一道,花椒水泡蘿蔔皮。那次當我看到幾顆黑黢黢的花椒孤零零地漂浮在沒有一點兒油星兒的水面上的時候我瞬間明白,在這個世界上我並不孤獨。

這些故事我從來沒給我爸媽講過,怕他們聽了傷心。我現在是用開玩笑的口吻跟你們講這些事兒,但爹媽聽了,會上心,會傷心。這些事兒我不說,我爸媽也知道,這些年來他們對我心存愧疚。所以這些事兒在家裡我從來不提。

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我爸有一個當飛行員的朋友送了我一輛遙控賽車。那時候玩具質量也不怎麼過關,過了幾天轉向功能就失靈了,只能前進與後退。但我依然玩兒得樂此不疲。高中畢業後的那個夏天,有一次我跟我爸飯後散步聊天兒,不知怎麼的,我提起這件事兒。我感慨了一句男孩兒小時候不都喜歡車嗎?唉,我小時候也沒玩兒過啥像樣兒的遙控賽車。我爸聽完也沒說話,這事兒就這麼過去了。結果幾天後我爸回家的時候,給我帶回來一輛很高級的遙控賽車。

那時候我都十八歲了,那時候我已經對遙控賽車毫無興趣。那時候我關心的是我那即將開始的大學生活,以及怎樣扮酷耍帥才能吸引到更多女孩兒的注意。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我跟我爸說的那些話真沒別的意思,但他還是上心了。他感到愧疚,想要彌補。

我跟我爸一樣,朝花夕拾,我們過的其實都是同樣一種人生。我也從來沒問過他想要些什麼。

就這樣,十分荒謬地,在我十八歲那年,在高中畢業後的那個夏天,我獲得了一輛小時候夢寐以求的特別高級的遙控賽車。我在我家客廳地板上操縱著這輛遙控賽車前進後退轉彎,鼻子都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