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逆行”的“專車司機”

3月6日中午11時,張再禮接到順河鎮防疫指揮部的電話,熟練的穿上防護服,帶上防護口罩,佩戴好醫用手套,全副武裝後,開上自己的麵包車前往麻城市孝感鄉都集中隔離點,準備接回隔離期滿的人。


這是此次疫情發生以來,他往返麻城城區與順河的第48次出行,只因他有一個特殊的身份:轉運順河鎮“四類人員”前往城區隔離治療的“專車司機”。

一路“逆行”的“專車司機”


道無舟車,萬巷空寂,而他卻無畏“逆行”。在疫情發生之前,張再禮是一位普通的校車司機,兢兢業業地工作生活。今年已經52歲的他,家住順河鎮崔家垸村,雖然已過知天命的年紀,但他向黨靠攏的心依舊堅定。去年經崔家垸黨支部批准,他光榮地成為了一名中共預備黨員。

在疫情爆發時,聽到順河鎮防疫指揮部急需一名轉運“四類人員”的司機時,他冒著被感染的風險,毅然報名參與,用車輪丈量“疫”線,以擔當詮釋使命,踐行一名共產黨人的初心。

一路“逆行”的“專車司機”


“如果我不做,也還是會有人來做。但我比他們多一些醫療基礎知識,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的風險。”村民問他,這麼危險的事情為什麼還要堅持做下去,他這樣回答。

他的妻子是崔家垸衛生所的一名醫護人員,在妻子的工作中他了解到一些醫用常識,沒想到正好用到這次疫情防控中來。張再禮每次出門轉運患者,都會按照鎮防疫指揮部的要求,嚴格做好“一人、一車、一消毒”,有效遏制了疫情傳播的風險。從1月29日至3月6日,在張再禮的轉運下,順河鎮102例“四類人員”沒有交叉感染的情況發生。

在運送患者到醫院檢查的過程中,有時等待醫學檢查結果一等就是幾個小時,陪同的張再禮穿著防護服、戴著口罩,為了減少上廁所次數他甚至連水都不敢喝;碰上突發情況,一個電話他就放下碗筷出發,好幾次都沒能吃上正餐,飽一餐餓一頓地聽從指揮、急“四類人員”之所急是他的常態;他披星戴月堅守在疫情一線,也不記得有多少個夜晚伴著雞鳴回到家中。

這些辛苦都在康復人員到家後的一句感謝聲中煙消雲散。他經常笑著說:“我覺得這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我會一直堅持到最後一個患者回家,堅持到疫情結束的時候。”

疫情是鍛造責任的熔爐,擔當是阻擊疫情的利劍。張再禮以越是艱難越向前、不獲全勝不收兵的堅定決心,繼續在疫情阻擊戰場上一路“逆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