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萬買BBA,賺足"面子光"了嗎?


20多萬買BBA,賺足

一直以來,汽車市場的競爭都異常激烈。不止是國產車和合資車,如今就連豪華車也進入了"廝殺"階段。特別是處於第一階梯的BBA,旗下不少入門級車型的價格已經降至20多萬,殺進20萬的價格其實已經威脅到不少合資B級車,甚至不知不覺流傳出"20多萬不如買BBA"的段子。不過,買個20多萬元的BBA,就真的能賺到面子了嗎?


為什麼看不起買入門級BBA的人?

不得不承認,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對買入門級BBA這件事表示不解。

眾所周知,BBA作為家喻戶曉的豪車,其本身的豪車影響力早已深入人心了。在以前,它們的價格基本上是高高在上,再加之當時國民整體的生活水平並不高,掛著這幾款車標的車主似乎都一致被大家認定為有錢人。久而久之,開BBA的人就是"土豪"已經成為一種固定印象。

20多萬買BBA,賺足

然而,豪車也是要恰飯的。如今的市場規模早就滿足不了它們的野心,搶奪更多的市場自然成為了它們的下一個目標。無疑,"價格下探"就是一個不錯的方法,以奔馳A級來說,它的售價區間達到了21.18-29.98萬元。這個價格區間已經和B級車的不少頂配車型相交。

20多萬買BBA,賺足

用20多萬元就能買到BBA,這個噱頭確實讓不少人都動了心。然而時間久了之後,大眾關於"20多萬的BBA到底值不值得買"有了分歧。一方面來講,買入門級BBA意味著在配置上或者空間上都沒有那麼好的體驗,而不少人就認為有這個錢還不如買一個好一點的B級車,說白了就是覺得會吃虧,省得花冤枉錢。而另一方面來講,買入門級BBA也會被不少人嘲笑,畢竟車也是要分三六九等的,不然也不會出現一個品牌裡價格卻相差十萬八千里的車型,而豪車裡面的入門級別在大家看來就是最low的一種,若是你買了很多人潛意識就會覺得你也買不起更貴的BBA了。再加上買入門級BBA的人也只能在不懂車的人面前掙面子,而這對於真正懂車的人而言或許就是"打腫臉充胖子"了。


別把"三六九等"看得太重

那買入門級BBA真的有那麼不堪嗎?事實上,這其實還是取決於每個人價值觀,就好比大家經常用來做的比喻,你是寧願做雞頭還是寧願做鳳尾?這個選擇,相信每個人都有每個人不同的看法。

20多萬買BBA,賺足

而回歸到買車這件事身上,大家也是各有各的追求。你說買入門級BBA的人真的不知道車輛配置的縮水嗎?我相信很多人多少都還是有些瞭解的,但既然人家都選擇買豪車了,那對於這一部分人而言,空間和配置肯定也不是他們最關注的因素,產品、品牌附加值、服務等等或許才是別人想要的體驗。而且作為豪車而言,就算配置縮水了,它的駕乘體驗也並不是像網上說的那樣一無是處。

而那些寧願買更好的B級車也不願意買豪華A級車的人,人家或許就是對空間以及配置的需求就是很強烈,不過配置上去了,也意味著他對於品牌附加值的捨棄,而在不少人看來普通合資車就是比不了BBA的那塊標誌。

20多萬買BBA,賺足

所以總結來講,買車其實還是看個人喜好,畢竟就算是這部分購車者,你讓他們拿20萬去買BBA也未必落的了地,而嘲笑"20多萬買BBA"的人也只是一份人的購車概念。再加上如今懂車的人也沒有大家想象得那麼多,看車只看車標不看車型的人也多得去了,所以說買一臺20多萬元的BBA也沒大家想象中的那麼不堪。


其實對於20多萬買BBA這件事,小編覺得還是各有各的愛好和需求。也不能說20萬買了BBA就有多好,但你也不能說別人不買合資車就是很傻,對於很多人而言這個車標就是夠面子。所以說只要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別人說什麼其實也沒那麼重要。畢竟車這種東西,可以是交通工具,可以是舒適工具,當然也可以是"面子"工具。那若是你擁有20多萬元的預算,你願意買一輛入門級BBA嗎?


你願意買一輛入門級BBA嗎? (單選)
0人
0%
願意,車標就夠了
0人
0%
不願意,更看重配置更好的B級車
0人
0%
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button>投票/<butto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