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生死攸關,中國緊急派“川軍”出征

意大利生死攸關,中國緊急派“川軍”出征

3月11日,防疫物資在杭州蕭山國際機場裝機。當日,浙江省第一批馳援海外僑胞抗擊新冠肺炎物資從杭州發往意大利,該批物資由浙江省社會各界聯合捐贈。中新社發 浙江省僑聯供圖


關鍵時刻,中國出手了!


3月11日,來自中國國家疾控中心、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四川省疾控中心等地的專家及醫護人員組成的中國紅十字會志願專家團隊攜帶相關人道救援物資,啟程飛赴意大利。


昨天,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和意大利外長迪馬約通電話時,列出了一系列中方可提供的援助:


——中方將向意方提供口罩等醫療物資援助,加大力度向意出口急需的物資和設備;


——如果意方需要,中方也願意派出醫療小組赴意大利協助抗疫;


——中國同意大利的友好省市和一些企業也將向意大利提供支持和幫助。


中國為何向意大利伸出援手?


意大利“病危”?


說意大利現在正“生死攸關”,一點不誇張。


第一,確診病例還在持續攀升。


據最新數據,截至當地時間3月10日18時,意大利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經破萬,比歐洲其他國家病例的總和還要多,是全球除中國以外確診病例最多的國家。僅僅一天之內,新增病例就高達977例,新增死亡病例高達168例。


按發病比例算,意大利已超過廣東、河南,僅次於湖北;死亡率高達5%,居全球首位。


意大利專家預計,未來八天內,該國疫情可能會達到高峰。


第二,醫療系統不堪重負,醫護人員感染嚴重。


據BBC報道,在人口達1000萬的倫巴第大區,當地預留給重症患者的120張ICU病床早已被擠滿。因為沒有床位,很多人都不得不在醫院走廊接受治療。


由於病人增長速度太快,醫療衛生系統正面臨空前壓力,已出現嚴重的醫院感染事件。僅倫巴第大區就有超過200名醫護人員感染,佔當地感染人數總數的12%。


倫巴第大區危機應變小組組長皮森蒂(Antonio Pesenti)日前表示,該區醫療體系“距離崩潰僅一步之遙”。意大利麻醉醫生和重症醫生聯合協會主席Alessandro Vergallo也坦言:“以目前的程度,我們不可能再堅持超過一週。”


現在,軍隊醫生已經開始支援民間機構的醫院,就連已經退休的醫生、尚未畢業的護士也都被動員投入一線救治工作。但在持續擴散的疫情面前,也許這還遠遠不夠。


第三,雖然政府已採取前所未有的強硬手段,但效果如何取決於民眾能否配合。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所長崔洪建分析稱,受政治體制、行政效率等因素影響,意大利政府很難嚴格控制民眾行為。


一個例子是,意大利在全國範圍內“封城”前夕,大量民眾從疫情最嚴重的北部地區連夜逃離。這一下,又不知道會有多少病毒隨人流擴散。


用意大利總理孔特的話說,該國現在已是“至暗時刻”。


救人,也是救己


中國向意大利伸出援手,既是投桃報李,也是救人救己。


此前中國舉國抗疫時,意大利政府曾組織專機運送口罩、護目鏡、防護服等醫療物資援助中國。當時,意大利外交部發展合作司副司長科拉米內還說了一番相當暖心的話:


“中國的醫護人員正奮戰在一線,而整個國際社會都團結在一起,成為他們的堅強後盾。年初時我們誰都無法預見到眼下的困難,但困難既然出現了,作為朋友就應該在對方有需要的時候互相幫助,共克時艱。”


對這番情誼,中國當然不會忘記。王毅就專門提到,“在中國抗擊疫情最困難的時候,意大利給予了中方寶貴支持。現在,我們也願和意大利人民堅定地站在一起”。


實際上,幫助意大利,也是幫助中國自己。


目前,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防止境外輸入日益成為新形勢下的新重點。而現有境外輸入病例中,有不少源頭正是意大利。


3月2日-4日,浙江新增9例意大利輸入病例;3月3日,北京新增3例境外輸入病例中也有一例來自意大利。


在此情況下,如果意大利能儘快遏制住疫情擴散勢頭,對中國疫情防控工作有好處。


除意大利外,法國、德國等國現在確診病例也雙雙破千,疫情形勢不容樂觀。


崔洪建表示,若意大利疫情擴散勢頭有所緩和,歐洲其他國家估計不會輕易升級行政強制手段來防控疫情。反之,一旦意大利守不住,確診病例急劇增長並繼續輸出病例,不排除其他國家也會跟進,採取更嚴厲措施限制人員流動。這樣一來,原本就比較低迷的歐洲經濟會雪上加霜。


長期以來,歐盟都是中國主要貿易伙伴和重要的投資來源地。歐洲經濟萎靡,中歐經貿合作也會遭殃。


以貿易為例,今年前兩個月中歐雙邊貿易額已經比去年同期下降14.2%。如果歐洲疫情擴散,需求下滑,中歐貿易有可能繼續下行。這對中國穩外貿來說當然不是件好事。


所以,無論是從防疫,還是從穩定經濟來說,中國在人力物力上支援意大利抗擊疫情都是雙贏。


正如王毅所言,疫情無國界,是人類的共同敵人,需要國際社會團結應對。商務部外貿司司長李興乾也說,當前各國利益深度交融,我們只有團結合作、共克時艱,才能真正維護好各國的共同利益。


不過,中國做出這個決定其實是很不容易的。


3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明確提出,現在湖北和武漢疫情防控任務依然艱鉅繁重,其他地區人員流動和聚集增加帶來的疫情傳播風險在加大。


此外,儘管中國口罩產能產量得到快速提升,供需狀況有了較大改善,但隨著企業大範圍復工復產,口罩現在還是“緊俏貨”。


在自身仍有困難情況下,仍盡力向其他國家伸出援手,這才是負責任大國的樣子。


患難見真情。有理由相信,經此一疫,中意關係會有更長足發展。如王毅所言,在共同抗疫的鬥爭中,兩國關係將得到進一步深化,兩國人民的友誼將得到進一步昇華。




來源:國是直通車(ID:WednesdayNew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