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窩裡橫,外面慫”的孩子,都有一個這樣的家庭

很多孩子身上都有“窩裡橫”這一面,所謂的窩裡橫,是指那些在家裡長牙五爪,像個小霸王一樣,但是一到了外面就非常靦腆,甚至連句話都不敢說。孩子前後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差距,跟家庭環境有很大關係。

“窩裡橫,外面慫”的孩子,都有一個這樣的家庭


張麗的孩子小寶今年四歲了,因為張麗和丈夫兩人都是獨生子女,所以小寶從出生就得到了全家人的關注。小寶除了有爸爸媽媽的疼愛之外,還受到了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關心,全家人對小寶的要求算是有求必應。

“窩裡橫,外面慫”的孩子,都有一個這樣的家庭


隨著孩子的成長,張麗發現孩子身上慢慢浮出了這種“窩裡橫,外面慫”的特點。

有一次,張麗帶小寶去樓下公園裡玩,在玩的期間碰上了很多小朋友,幾個年紀相仿的孩子沒一會就玩開了。但是沒想到在玩的過程中,其他孩子把小寶的玩具弄壞了,小寶當時雖然有些生氣,但是並不敢發作。回家之後,小寶就大哭道鬧起來,邊哭邊把玩具扔到地上,要求奶奶重新給他買玩具。當時張麗就覺得孩子“窩裡橫”這個問題太明顯,非常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剛批評孩子沒幾句,就受到孩子爺爺奶奶的勸阻,這讓她無奈的同時也明白孩子窩裡橫的原因所在。

很多家庭對孩子的要求都是有求必應,有時儘管孩子的要求不合理,最後也會被孩子的眼淚打敗,屢次向孩子妥協給了孩子蠻不講理的權利。家長始終會以“孩子太小,不懂事”為由去原諒孩子、寬容孩子,卻不知道孩子們都聰明著呢。他們明白家長對自己的寵溺和包容,所以才會撒嬌耍賴,肆無忌憚,同時他們也明白在外面沒有人會慣著自己,所以才會比較靦腆。

一個“窩裡橫”的孩子都有一個溺愛孩子的家庭。

孩子在父母面前能夠展示出自己最真實的一面,這自然是一件好的事情,但是過度的放鬆,只會讓孩子成為一個恃寵而驕的人。如果孩子身上有“窩裡橫,外面慫”的特點,家人一定要及時幫孩子改正,這些辦法可以嘗試一下!

“窩裡橫,外面慫”的孩子,都有一個這樣的家庭


一、停止對孩子溺愛的舉動。

每個父母都十分愛自己的孩子,但是溺愛不等於寵愛,寵愛可以讓孩子身心健康發展,溺愛只會讓孩子變得驕縱,變得懶惰、變得依賴性強。想要讓孩子改掉“窩裡橫”的第一步,就是不要過度溺愛孩子,讓孩子明白那些不合理的要求是不能被滿足的,哭鬧也沒有用。

“窩裡橫,外面慫”的孩子,都有一個這樣的家庭


二、適當放手。

有些家長總是習慣用自己父母的身份,幫孩子解決一些生活上的一些問題,就連一些生活小事,也習慣地幫孩子做了。原以為的為孩子好,其實這正是害孩子的一種行為。孩子每做一次事情,都是鍛鍊自己的機會,家長可以給孩子留一些獨立思考的空間,適當的引導孩子千萬不要什麼都幫孩子做。

“窩裡橫,外面慫”的孩子,都有一個這樣的家庭


三、想辦法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挫折是人一生中必不可少的,它是考驗也是磨練。家長一定要想辦法磨練孩子的意志,讓孩子體會苦惱、倒黴、失敗、被誤解等各種情緒,孩子會在這些體驗中磨練自己的心智,從而變得更堅強勇敢。

孩子身上每一次問題的出現,都是一次蛻變的機會,只要家長耐心引導,孩子一定會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