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為生之人生如棋

昨日,收到大理天竺寺惠一大師的來信。

“劉一刀最近瘋瘋癲癲,一反平常。以前和我對弈,即便下一天一夜,也是不分勝負。近日怪招頻出而又無境界,破綻明顯,每次不到一個時辰,就被我殺得落花流水。我在想,他是不是交易遇到麻煩而影響心情。張生,無論此刻你在何處閒遊,請回來看看師父,我有些放心不下。”

交易為生之人生如棋

我和劉一刀有師徒之名,但其實並沒有找他學過任何技術。當初誤入天竺寺,得機會和劉一刀對弈,他也是一位交易員前輩,傲氣豪放,讓我三子。那日,我竭盡全力,最後還是輸其几子,得意之間,他逍遙快意,拂袖而去,留一下句話在忘己亭裡迴盪:“棋盤哪裡不能落子,人生何處不可開單”。

因為這句話,我悟得混沌交易法。劉一刀喜歡吃鮮花餅,剛好那家店離我住的地方不遠,所以週末我都會買上一些,去天竺寺看望他,並以師父相稱。

交易為生之人生如棋

說起下棋,棋壇界有一位傳奇的棋手李昌鎬。

李昌鎬,韓國圍棋職業棋手,九段,曾創造多項圍棋歷史記錄,開創了“李昌鎬時代”。他從1992年奪得第一個世界冠軍起,至2007年共奪得18個個人賽冠軍、13次團體賽冠軍的冠軍,真正實現了世界職業圍棋比賽“大滿貫”。

李昌鎬和大理也有一段淵源,大理蒼山舉辦過一期圍棋比賽,那一年,各路選手,論劍蒼山,風花雪月,逍遙天下,別有一番味道。至今,在蒼山青碧溪的路上還可以找到選手們的石刻頭像。李昌鎬也在其中,並且還被授予“大理榮譽州民”稱號。

有人把全盛時期的李昌鎬比做吳清源。不過兩人的風格差別還是蠻大的,吳清源先生那一手絕世的天元開局,名揚天下,至今無人能敵。

業內對李昌鎬的棋風評價都是一個字,“悶”。每一步都是俗手。每一盤棋往往都把長達4小時的計時用盡,不到最後都分不出勝負,毫無激情的下棋,看的人昏昏欲睡。人們經常用“俗手”這個詞來形容李昌鎬的棋。但正是這俗手,無人能破。每每收官之時,總能勝對方一子半目,開創出李昌鎬時代。

看棋的人看的昏昏欲睡,但坐在李昌鎬對面的人卻汗流浹背不敢大意。

李昌鎬的棋看上去很“淡”,樸實無華、大巧若拙,每一步都恪守“不得貪勝”的行棋原則,看上去略顯吃虧、遲緩乃至笨拙的棋,但是滴水不漏,讓對方完全找不到弱點可以攻擊,在關鍵時刻往往能夠發揮巨大作用。在其巔峰時期,行棋很少出錯,只要對手稍有失誤,便會遭到他的致命一擊。

這時對手可能覺得李昌鎬運氣好,或者大家實力差距不大,就差這麼一子,再努力一把不就能超越麼。結果下次還是輸一子,下下次還是輸一子,每次都是輸一子。

交易為生之人生如棋

李昌鎬自己本人的解釋是,他並不追求所謂的“妙手”,他下的是俗手。所謂俗手,平平無奇,但正因無奇,因而守正,不容易出錯。每一手只追求51%的效率。每一手只有51%的進攻效率,而把49%的效率留在防守。最後積累下來,總能勝一子。而追求妙手的人,往往容易被勝利衝昏頭腦,畢其功與一役,期望一手扭轉局勢取得勝利。所以雖然外界評論李昌鎬下的棋是俗手,但這剋制速勝的慾望誘惑,每一手下的步步為營滴水不漏,這才是真正的大妙手。因為不貪勝,因而得勝。

惠一大師說如果一個人年輕時,可以“有意識地”把自己引導進入一個“認知良性循環”之中,通過讀書、思考、實踐、拜真正的大師,日復一日的刻意練習,每天提高1%,一年能提高38倍。如果十年算一個時代的話,那麼任何人都可以在自己進入“認知良性循環”的十年內,取得巨大的成功。

李昌鎬經常提起學習圍棋入門的十訣。其實這十訣無論與圍棋,與投資交易,還是與我們的人生都是一脈相通。

如下:

一. 不得貪勝二. 入界宜緩三. 攻彼顧我

四. 棄子爭先五. 舍小就大六. 逢危須棄

七. 慎勿輕速八. 動須相應九. 彼強自保十. 勢孤取和

只是,人生似棋,落棋無悔,談何容易。

交易為生之人生如棋

劉一刀前輩對不得貪勝的領悟境界比我高很多,所以我絲毫不會擔心他交易出問題,現在不正常說明正在憋大招,想必不久他會有新的悟道和驚喜。

於是,拿出紙筆,一筆一劃,寫上:

暫時不能回大理,附上詩詞一首,請轉劉一刀師父。

山僧對棋坐,局上竹陰清。

映竹無人見,時聞下子聲。

莫將戲事擾真情,且可隨緣道我贏。

戰罷兩奩分白黑,一枰何處有虧成。”

人生如棋,黑白相間,局裡局外,一生好走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