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閱讀能力要從小抓起,培養閱讀家長需要方向感,而不必統一

閱讀能力要從小抓起,這一點很多父母都知道並且早早地做好了準備工作,不過在培養孩子自主閱讀時,家長們會不會也有這樣的疑問,每個階段孩子要達到什麼樣的閱讀水平?而下一步又該如何做呢?

培養閱讀能力一直以來都是一個相對寬泛的概念,閱讀可以培養,但是水平,就算是成熟的閱讀者都難以界定閱讀水平的高與低。一直致力於培養孩子自主閱讀的父母們,大多數都摸不清孩子的閱讀水平,那麼關於閱讀能力的標準,有沒有一個相對客觀又能夠實現量化的參照呢?

孩子閱讀能力要從小抓起,培養閱讀家長需要方向感,而不必統一

閱讀水平量化的可行性

在大多數探討兒童閱讀培養的文章和書籍中,對於閱讀培養的“進度”都具有典型性,孩子在閱讀啟蒙時該讀什麼,到了上幼兒園又該讀什麼,以至於以後的小學、初中...當然就個體經驗而言,大多數父母都會有自己的判斷,但是要提出一個具有普適性的量化標準並不實際,個體的差異來源於方方面面。

影響閱讀水平差異的因素

培養閱讀能力是一個複雜而動態的過程,受到內外在因素的影響也相對複雜,同齡人的閱讀水平高低和方向是因人而異的,在眾多影響因素中,最重要的兩個因素一個是個體差異,再一個是成長環境。

實際上不單單是閱讀水平,籠統地看學習成績同樣如此,在同一個班級學習的孩子在一段時間的學習後成績也會出現分化,個體的差異體現在學習狀態、學習效率甚至是學習興趣。

儘管保持了外部條件的大體一致性,但是個體差異依舊拉開了學生們的學習成績。如果樣本足夠多的話,還會發現學生們學習成績的分佈是離散的。

孩子閱讀能力要從小抓起,培養閱讀家長需要方向感,而不必統一

量化的難度與弊端

以上說到要實現量化需要大量的樣本,並且閱讀水平不是刻板的學習成績指標,需要納入考慮的知識領域也很多。要想讓閱讀水平的衡量實現量化,以下幾個基礎條件是實現量化的前提:

1. 大樣本容量,這也是量化研究的基礎要求;

2.對樣本的持續跟蹤,針對閱讀水平的研究需要一個長期的跟蹤和記錄,不同階段的水平變化需要時間來驗證;

3.關鍵指標,在實現量化衡量的過程中,最難確定的其實就是量化指標,用什麼指標來定義閱讀能力?顯然單純的閱讀速度、閱讀後的答題得分,這些都過於片面,不具備作為量化指標的“權威性”;

4.多領域研究者協同完成,閱讀涉及的範圍廣泛,兒童閱讀要將兒童心理、認知心理、教育學以及語言學都納入其中,缺乏各領域的專業研究,這樣做出來的量化標準同樣無法讓人信服。

以上,克服了種種困難也許關於閱讀水平的量化標準就能和大家見面了,但是回過頭想想,有了量化標準真的是好事嗎?大概率又會成為一種類似閱讀理解題一樣的考試測試,這對於提升孩子的閱讀能力並沒有幫助,而拋開學業,閱讀本就有著更重要的意義。

孩子閱讀能力要從小抓起,培養閱讀家長需要方向感,而不必統一

閱讀不需要統一的量化,培養閱讀家長需要方向感

1.課內與課外

既然目前沒有,也許也不太需要一個標準來衡量孩子的閱讀水平,那麼家長們要如何知道孩子的閱讀能力到了什麼程度,進而確定下一步的方向來幫助孩子提升自主閱讀的能力呢?

在此可以將閱讀能力分成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學校學習所需的閱讀能力。在校園學習中基礎的閱讀能力是理解知識,解答題目所必須具備的能力。具體的比如孩子在課上能不能聽懂,課後作業以及閱讀理解材料的解讀是否有困難等,這都是父母對孩子閱讀能力的一個判斷依據。

2.讀物的選擇

而課堂之外,孩子能否憑藉個人能力有效閱讀是第二部分。一個成熟的閱讀者不僅要有解讀內容的能力,還需要有自主選擇的能力,選擇課外讀物的能力是孩子閱讀水平的一種側邊反映,能夠在眾多讀物中挑選出品質更好,更適合自己的讀物,而不是讀什麼還要依賴父母的安排,父母不幫著選自己就不知道該看什麼,這樣閱讀水平是難以提升的。

孩子閱讀能力要從小抓起,培養閱讀家長需要方向感,而不必統一

3.節奏的把控

閱讀節奏的把握同樣是閱讀能力的體現,一定程度上“有始有終”並不適用於閱讀,很多讀者看書看到一半就棄讀了,但是也有的好書看了一遍還不夠,讀者們會再度拿出這本書重溫甚至做讀書筆記,有所判斷,有所掌控的讀書也是閱讀能力深入的一種體現。

4.閱讀領域的拓展

閱讀不能侷限於自己熟悉的地方,對於各類領域的讀物都要有所涉獵,比如孩子小時候愛看繪本,但是繪本不能一直看,這類繪本只適合幼兒,家長也不能指望一直看繪本能提高閱讀水平,從繪本到文字,從短篇到長篇,從詩歌到散文,閱讀的內容變化和寬度的拓展也是閱讀能力提升的一種信號。

孩子閱讀能力要從小抓起,培養閱讀家長需要方向感,而不必統一

5.閱讀不單是文字的閱讀

在培養閱讀能力之初,孩子們看的是插畫更多的輕鬆讀物,後來讀物中的文字多了,但是其實對文本符號依舊大頻率地出現在閱讀內容中,最普遍的,課內學習中就有大量的表格、統計圖以及流程圖等等,這些文本符號的掌握同樣也是閱讀能力的一部分。所以如果孩子對書籍上的文本符號不感興趣的時候家長不要不以為意,不斷接觸新形態的文本有助於綜合閱讀水平的提高。

培養孩子的閱讀水平,家長也要把握好心態

不可避免的一些家長會用功利的心態去對待培養孩子這件事,考試成績不能落於人後,才藝學習要努力考級,而閱讀,由於本身模糊的水平界定,在“成果”上就表現得不那麼明顯了,對此家長們也不要過於心急,堅信有效的努力最終會有所成效,孩子的自主閱讀水平健康發展也會不斷地提升,儘管這樣的過程沒有明確的標準且不易顯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