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败在这座古城,兴城的古上了【央视】的兴城百年小吃面茶

生活在兴城城里的老辈儿,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每天天刚放亮,坐在古城的瓮城里品味味道独特的面茶,或低眉宁静,或高谈阔论。二三百年的时间里,这道小吃与古城一起讲述着光阴的故事。

努尔哈赤败在这座古城,兴城的古上了【央视】的兴城百年小吃面茶

独特情怀

4月2日,天刚亮,64岁的高炳文骑着倒骑驴,来到兴城古城东关的瓮城,支起桌椅,开始卖起面茶来。

不一会儿,聚拢来十几位老年人。他们是常客,彼此也都熟悉,只要不下大雨,大家伙儿都会来这儿,品味面茶“虽不奢华,但很养心”的独特味道。

杨大爷今年72了,是位退休老干部,几十年来,他几乎天天从绿园小区徒步走到这里。“既达到了锻炼的目的,又喝一两碗面茶,习惯了,改不了了。喜欢那里面独有的味道,这辈子恐怕扔不掉了。”杨大爷说。据他说,面茶既有驱寒暖胃的作用,又可以作为早点,充饥、保健两不误。

努尔哈赤败在这座古城,兴城的古上了【央视】的兴城百年小吃面茶

独特做法

高炳文住在古城小学附近,当天10点左右,记者来到他家,不巧的是,他外出了,老伴儿常丽杰热情地接待了记者。

聊起面茶的事儿,常丽杰热情很高。她说,高炳文做这个小吃已经几十年了,手艺是从父辈那里学来的。

据常丽杰介绍,面茶的主要原料是小米面或小黄米面、芝麻酱、盐。

具体做法:一是将绞碎的芝麻加一点盐,加开水稀释,装罐儿备用;二是用小黄米面油炸成空心豆儿;三是将适量的小米面,用凉水调成糊糊状,再加适量的水,放入锅中,用中火热熬,并不断地搅拌,直到熬成较为黏稠时,停火出锅。“老高每天凌晨3点多钟就起床,做好前期准备,5点多钟去卖,老辈儿都是这样传下来的,几百年没变样。”常丽杰说。

常丽杰说,前一段时间,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组来家采访,这对老伴儿触动很大,他表示要把这个小吃继续经营下去。

努尔哈赤败在这座古城,兴城的古上了【央视】的兴城百年小吃面茶

独特味道

记者从兴城市历史文化学会了解到,如今,兴城只有三家经营面茶的,分别是高炳文、南门瓮城外叶家及沙后所镇李家。

记者还从该学会获悉,兴城地区的纯正地方风味小吃很少,面茶是一例。据考证,这种小吃在当地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

据民间说法,兴城的面茶是从天津、北京一带传过来的,既保持原产地的原汁原味,又融进了塞外小城的独特情怀,绵甜,余味悠长。

如果你身在【兴城】亦或者即将归来,请品尝一下这家乡的味道,让故乡的温暖为你扫去一路的风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