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商鐵律:無“毒”不丈夫,不“狠”非商人!

經商做生意,在競爭激烈乃至慘烈的商戰中,要想擊敗對手,確立自身的優勢地位,就得讓自己的心變狠一些,手段變辣一些,對競爭對手予以無情地消滅或吞併。中國有句古話叫做“無毒不丈夫”,而商業競爭則是真正的不“狠”非商人。

對此,很多人或許會有非議,認為心腸太狠,手段太辣,並不是什麼好事,然而,在勝者為王乃至你死我活的商業競爭之中,不這樣做,又如何能存活下去呢?假如對對手心慈手軟,那就是對自己心狠,就會被對方毫不留情地吃掉,這已經被無數事實所證明,而且還將被新的事實不斷地證明著。因此,無“毒”不丈夫,不“狠”非商人!可以說是一條經商鐵律。

經商鐵律:無“毒”不丈夫,不“狠”非商人!


洛克菲勒、卡內基、J·P·摩根

事實上,生意場上,那些聲名卓著、德高望重的商界大亨也常常使出狠招、毒計來戰勝對手,只不過他們一向善惡分明,行狠的目標都是那些不義之輩,因此他們的手段即使顯得十分狠辣,但卻仍舊受到了人們的普遍尊重。就比如與洛克菲勒、安德魯·卡內基齊名的美國商業巨頭“金融大亨”J·P·摩根,其經商風格就是典型的無“毒”不丈夫,不“狠”非商人!

經商鐵律:無“毒”不丈夫,不“狠”非商人!


摩根是一位行事狠辣的市場梟雄,他慣於趁火打劫,抓住對方的困境,再狠狠插上一刀,迫使對手乖乖屈服,而自己則從中收穫非同小可的利益。有一次他竟膽大包天,把美國政府作為自己打劫的對象,讓美國總統都深刻體驗他的狠辣手段。

18世紀70年代,美國爆發了一場震驚全國的經濟危機,無數公司在危機中紛紛倒閉。到了80年代,金融危機全面爆發,更使美國經濟雪上加霜,造成國庫極其空虛,連債務都無力償還。

為挽救這場危機,政府至少要投入1億美元,但在捉襟見肘的現實面前,政府已無能為力。摩根見狀,立刻組建了著名的壟斷組織“辛迪加”,專門承辦黃金公債,打著為政府解除危機的名義,謀取鉅額的利潤。

摩根提出了一系列條件,但美國國會沒有通過,美國總統也覺得過於苛刻,無法接受。美國財政部決定發行五千萬美元的公債,企圖使危機得以緩解,但鐵石心腸、心狠手辣的摩根絕對不會給美國政府這種機會,他千方百計地給予抵制,致使公債發行徹底失敗。

總統無路可走,只好把摩根恭恭敬敬地請人白宮,進行協商和談判。這時國庫僅剩下900萬美元,已經十分空虛,摩根早已在私下把這些情況摸得清清楚楚,因此他更是態度強硬,毫不讓步,竟然悠閒地抽著雪茄,向總統提出了最後通牒,企圖迫使總統完全接受他的條件。

總統如熱鍋上的螞蟻一般,急得坐立不安,每隔五分鐘,就要假裝上廁所,跑到另一間房裡,和財政部長商量對策。

最終,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總統只好答應了摩根的全部條件。摩根抽調巨資為國家解除了災難,而他則在承包下的公債交易中淨賺1200萬美元,並從一項特別爭取的國際協議中,得到了的好處。

經商鐵律:無“毒”不丈夫,不“狠”非商人!


不難看出,摩根的狠辣已經登峰造極,不是一般的商界梟雄,竟敢“打劫”美國政府,讓美國總統不得不屈服,為自己帶來了可觀的收益。摩根的例子雖然無法複製,但其身上所體現出來的經商風格——無“毒”不丈夫,不“狠”非商人!卻是很值得學習的。商戰是異常慘烈的,對生意場上的競爭對手,只有痛下殺手,給予消滅和吞併,才能確立自己在市場上的強勢地位。所以,讓自己的心腸變狠一些,手段變辣一些,並不是值得指責的壞事,生意人必須認識到這一點,並努力做到這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