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列西施、貂蟬、昭君四大美女,偏偏少了她?只因甄宓名字太難念

有道是“中華美女千千萬,國色天香不勝數”,可是數千年以來,留名榜首的也只有

西施、貂蟬、昭君、貴妃四人。

然而,這四人中,西施、昭君、貴妃三人都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確有其人,而且她們的存在都改變了歷史進程和發展走向,但貂蟬卻只在明代的大部頭小說《三國演義》中存在,此前的歷史長河中並沒有她的身影。簡單點說,這就是一個“虛構人物”

並列西施、貂蟬、昭君四大美女,偏偏少了她?只因甄宓名字太難念

那如果“閉月”——貂蟬不存在,誰能接替她躋身四大美女之列呢?


並列西施、貂蟬、昭君四大美女,偏偏少了她?只因甄宓名字太難念


“洛神”甄宓

其實,不需要縱覽上下五千年,同時代就有一個強力候選人——“洛神”甄宓(zhēn fú)。

並列西施、貂蟬、昭君四大美女,偏偏少了她?只因甄宓名字太難念

古人評選 “四大美女”這麼大的名號,並不僅僅需要絕色容顏,首先要攪動風雲,其次有文人墨客施墨渲染、提高知名度,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傾國傾城”、天下皆知,最後結局一定要夠慘,這樣才能渲染她的悽美。

1.攪動歷史

除貂蟬外的其他三大美女中,西施可謂我國曆史上最著名的“女間諜”;王昭君為了世界和平遠走大漠;楊貴妃則活活把一個盛世大唐給拉下了馬

而甄宓作為一個曾經的敗軍之妻,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曹丕與曹植的世子之爭,為曹魏的衰落和司馬家族的上位埋下了伏筆

在這裡有必要先為大家介紹一下她的身世,話說甄宓原本是袁紹次子袁熙的媳婦,可惜老袁家作戰不力,冀州城破,留下嬌妻美妾,老袁家的男人們則是縱馬逃竄。結果,甄宓就被隨軍出征的曹丕“強佔”了。

並列西施、貂蟬、昭君四大美女,偏偏少了她?只因甄宓名字太難念

曹操聽說這事,勃然大怒,並打算要海扁這不爭氣的兒子,可是等到老曹一見到甄宓,態度立馬大轉彎:真吾兒媳也

要知道老曹可是不折不扣的“人妻控”,在他眼裡美女和人才是一樣的——問什麼出身?就這樣一個閱盡美色的老司機都認同的甄宓,她得有多美?

2.《洛神賦》加持

歷史往往是由文人騷客書寫的。想要名垂青史,沒有文豪的加持是不行的。

並列西施、貂蟬、昭君四大美女,偏偏少了她?只因甄宓名字太難念

李白為西施站過臺“西施越溪女,出自苧蘿山。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顏。”

杜甫為昭君打過call“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白居易則被楊貴妃所傾倒“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甄宓也不例外,建安大才子曹植,為嫂子寫出了泣鬼神的《洛神賦》,讓人們一千多年後,仍能從字裡行間品讀到她“翩若驚鴻,婉若游龍”的無雙風華。

並列西施、貂蟬、昭君四大美女,偏偏少了她?只因甄宓名字太難念


也正因此,在後來的文學家筆下,甄宓被譽為“三國”第一美女,並有“東吳有二喬、曹魏有甄宓”的傳說。總之,千百年來,她就是美的化身,美的幻想。


3.悽婉結局

幾大美女無一例外都有著悽慘的結局:吳國滅亡後西施被沉屍海底,昭君孤苦無依的客死他鄉;楊貴妃則被逼自盡於馬嵬坡。

甄妃雖然獨得寵愛多年,但最終還是免不了失寵的命運,即便她的兒子曹叡,已經成為曹魏的帝國接班人,可是甄妃後來還是死於宮室爭鬥,屍體被“被髮覆面,以糠塞口”(披散頭髮遮住臉,用米糠塞入口中)下葬。

並列西施、貂蟬、昭君四大美女,偏偏少了她?只因甄宓名字太難念


並列西施、貂蟬、昭君四大美女,偏偏少了她?只因甄宓名字太難念


落選之謎

至於甄宓為何敗於虛構人物“貂蟬”,沒能入選“四大美女”,原因可能如下:

1.姓名之謎

其實,近年考證,甄宓並不一定是這位絕色美女的真名,《三國志》記載她為甄姬或者甄氏,並沒有說她的全名。而在《洛神賦》中,洛水女神的名字是宓妃。甚至於曹植是否真的是在覬覦大嫂,我們也都不得而知。

但在文學加工之下,美豔、悽婉、權力、愛戀交織成了一曲動人的“洛神傳說”。人們更將甄姬與宓妃結合,從此便成了“甄宓”。

並列西施、貂蟬、昭君四大美女,偏偏少了她?只因甄宓名字太難念

但是“甄宓”兩字,都比較生僻,稍不留神就容易被沒文化的人讀成“瓦必”,這或許便是她名字不太流通的原因。

2.影響力

與西施、昭君、貴妃三位比較,雖然甄妃也經歷亂世風雲,但是畢竟沒有哭倒長城、傾覆江山,或者穩定社稷,所以她的影響力就稍微差點。

縱觀甄妃的一生,她早年被袁熙強娶,青年被曹丕強搶,晚年身死鄴城,其命運較之常人,更顯坎坷,正詮釋了所謂“紅顏薄命”

並列西施、貂蟬、昭君四大美女,偏偏少了她?只因甄宓名字太難念

撫今追昔,當我們徜徉在潺潺洛水,騁目於國色牡丹,我們不禁會暢想當年的“洛神”風姿,追憶一代絕世風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