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職業者的農村“隔離”日誌——在校大學生

“我們年輕人有知識,有想法,有公民意識,有執行力,我們可以有效組織起來,為緩解鄉村抗疫隊伍不足貢獻力量。”

我叫阿點,今年21歲,目前在華中科技大學念大三,學的是光電專業。

這個假期,我自認為做了兩件有意義的事:

年初三上午,我和村裡一位大哥一起,帶領村裡的三個小朋友撿垃圾。在眾目睽睽之下,我們足足花了四個小時,把壪裡主幹道的垃圾全部撿完。我希望用這樣的實際行動去喚醒鄉親們的環境保護意識,養成愛護村落環境的好習慣。


不同職業者的農村“隔離”日誌——在校大學生

組織小朋友撿垃圾(作者攝於2020年1月27日)


大年初四,我注意到村幹部偶爾來我們組檢查工作,我感覺他們這樣很容易導致病毒交叉感染。一旦在別的小組不小心接觸了患者,他們勢必會攜帶病毒到本組。

於是,我就在村裡的微信群建議組建志願者隊伍,共同分擔本組的抗疫事宜。經協商,組長開始在組微信群發佈招募志願者的消息,我和另外3個年輕人踴躍報名,正式成為村裡的抗疫志願者。

初五,我們開始各司其職,有的上門測量體溫,有的在勸返崗站崗,有的巡村阻止部分村民聚眾聊天或打牌,有的噴灑消毒液,有的打掃衛生,有的敲鑼挨家告知抗疫知識。

我們的行為,村民們看在眼裡。年初六開始,一些村民加入了我們的隊伍,量體溫、站崗、巡村、噴消毒液、砍柴、燒火、分藥、送藥等,全組的人際關係變得空前團結。迄今為止,全組沒有一例確診或疑似病例。

這項工作一直持續到正月二十(2月13日)。

最後,我想說,我們年輕人有知識,有想法,有公民意識,有執行力,容易溝通與交流,有什麼建議或意見,大夥一拍即合就能開始幹。

一旦我們行動起來,一些心存善念的人也會加入其中。

這樣,自發性的鄉村力量就被有效組織起來。毫無疑問,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目前鄉村抗疫隊伍與力量不足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