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總是出現頂漂,就是沒有頓口是怎麼回事?

蛟鵬


釣友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希望我的回答會對你有幫助。

為什麼調不出頓口?根據釣友的提問,我會圍繞以下幾點來展開回答:

  • 浮漂的頓口如何產生
  • 浮漂為什麼出不來頓口


浮漂的頓口如何產生

什麼是浮漂的頓口 當作釣時,當魚吸食魚餌,那一刻,餌瞬間吸入魚嘴裡這個動作也快速反映到浮漂上,形成了強而有力的下頓——我們稱之為頓口。這時候釣魚人快速作出反應,抬杆刺魚—中魚一氣呵成。

解析頓口產生時浮漂與線組的之間的作用關係 首先可以倒推整個過程,當魚吸食餌——鉤子入魚口——子線牽動八字環——八字環牽動主線——主線帶動浮漂向下1目。

階段總結: 由於這個頓口是瞬間反應到浮漂上,反應迅速,所以他們之間是緊密牽連著。魚吸入口的這個力作用在浮漂上能出現1目的下拉。

浮漂為什麼出不來頓口

  • 釣的頓

釣的頓的情況下,子線雙鉤躺底和鉛墜觸底。魚吃餌,需要首先拉直子線或者拖動鉛墜,無法立刻反應到浮漂上,這樣就不會出現頓口。

  • 浮漂用大了

還有一種是浮漂用大了。這句話怎麼理解呢,比如說你釣的是鯽魚,魚吸鉤的力是1N,但浮漂下拉一目最小的力是3N,那麼浮漂只能下頓0.3目,造成浮漂顯示不明顯。所以選用的浮漂不能太大,要與目標魚匹配,並不是匹配鉤子。 總結 浮漂不出頓口,主要是釣的頓了和浮漂用大了,釣友們在作釣時要多釣多思考總結經驗。



純手打字,喜歡的釣友可以點贊關注,跟我一起探討、學習。


參條殺手


這位朋友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釣魚時,總是出現頂漂的現象,沒有頓口或頓口很少,動作小。

一旦吃死口,基本頂漂或魚漂向一邊斜著走,一旦出現這種現象,就說明我們釣的太頓了,或者過頓了,這時候,我們應該及時做出調整,重新調漂、驗漂。

如何調漂、驗漂呢?具體方法如下:

(1)在確定好位置作釣時,首先要重鉛找底,直到魚漂露出1目為止,

(2)找到底之後,先不要忙著修剪鉛皮,應該再往前找找,左右也要找找,看看底平不平,是不是平臺

(3)找一個底部相對平一點的地方進行作釣

(4)魚漂最上面的一顆太空豆不要動,做定位豆使用,其餘的往下推半米,修剪鉛皮,直到魚漂露出2-4目

(5)然後進行驗漂,驗漂時,將魚漂拋入水中,魚漂到位之後,這時魚竿往後一拉,注意,魚竿定住不要往前送杆,看看魚漂入水之後慢慢露出幾目,這個時候露出的目數是最準的,如果露出的釣目與所調的目數不同,繼續修剪鉛皮,以相應的方法進行驗證,直至完全相同。

(6)驗證好魚漂之後,往上推魚漂,推到緊挨著定位豆為準,最後下推一子線長度即可作釣。這樣調出來的魚漂準確度非常高,為減少出現頂漂現象,可以調高釣低,比如調5目,釣2-3目,這樣調出來的魚漂,頓口清晰有力,黑漂頻頻……

最後祝大家都有一個好收穫,同時也希望大家在釣魚的時候,日取所需,留大放小,釣獲放流也是一種美!(感謝觀看,原創不易,喜歡的朋友請點擊關注,謝謝)





野釣在路上


前言:浮漂上頂中魚透露出的幾點信息

浮漂上頂並且抬竿能夠中魚,這種現象在垂釣初學者身上非常普遍。從這一現象中能夠反映出幾點信息:

1.調釣過於遲鈍

2.咬鉤的不是大魚,多半是鯽魚等小體型魚種

3.魚已經吃了死口

浮漂上頂中魚在垂釣鯽魚的時候經常發生,即便是有經驗的老釣魚人也有可能出現浮漂上頂中魚的漂相,但是如果頻繁上頂中魚完全沒有頓口,就說明調釣過於遲鈍,最終的漁獲量是不可能很多的。

浮漂出現魚訊信號的三種原因

從釣魚人拋竿入水一直到魚咬鉤,浮漂在水中會出現很多信號,其中魚觸碰到釣組導致浮漂出現的信號被稱為“魚訊信號”。除了魚訊信號之外,水流或者是風浪也會導致浮漂出現信號,但是隻有魚訊信號才是有價值的信號,因為只有魚訊信號才有可能讓我們釣到魚。魚訊信號有以下三種:

  • 口動漂信號

口動漂信號是指魚把鉤餌吞進嘴的瞬間拉動浮漂所產生的信號,口動漂信號準確的反映出魚吞餌的動作,因此也是最及時的信號。

  • 體動漂信號

在調釣過於遲鈍的時候,魚把鉤餌吞進嘴的時候浮漂是不會出現信號的,直到魚將鉤餌含在嘴裡開始遊動,浮漂才會出現信號,這樣的信號被稱為“體動漂信號”。體動漂信號並沒有及時反映出魚將鉤餌吞進嘴的動作,所以體動漂信號其實是一種滯後的信號。

  • 蹭線信號

有時候魚並沒有將鉤餌吃進嘴,更沒有含著鉤餌在水中游動,但是浮漂也同樣會出現魚訊信號,這是因為魚在釣組附近遊動時身體或尾鰭擺動觸碰到釣組,所以帶動浮漂出現信號,這種信號被稱為“蹭線信號”。

在黑坑以及垂釣比賽中有可能存在一些“老滑魚”,這些魚被釣放的次數過多,因此對鉤餌以及釣組產生了極高的警惕心,在吃餌之前經常使用各種方式對鉤餌進行試探,也就是故意蹭線。因此蹭線信號並不能確保較高的中魚率,經常會出現抬竿無魚的情況,即便魚鉤碰巧鉤到魚的身體,在遛魚的過程中也很容易脫鉤跑魚。也就是說,蹭線信號並不是一種有利信號,在釣魚的過程中頻繁出現蹭線信號會對釣魚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

浮漂信號與調釣的關係

能夠讓我們正常釣到魚的浮漂信號不外乎口動漂信號和體動漂信號兩種,從信號的及時性方面來看,口動漂信號是更有優勢的,但是體動漂信號卻更加穩妥,出現脫鉤跑魚等意外情況的概率更小。

浮漂究竟會出現口動漂信號還是體動漂信號與調釣是密切相關的。當調釣較為靈敏時,子線在水底彎曲的幅度較小,口動漂信號更容易體現出來。當調釣較遲鈍時,子線在水底彎曲的幅度更大,口動漂信號就很難體現出來,只能體現出體動漂信號。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魚在吞餌之後會出現兩種行為,一種行為是含著鉤餌在水中游動,另一種行為是將餌吃下去然後將魚鉤吐出。所以採用靈敏的調釣方法才能獲得更多的中魚機會,採用較為遲鈍的調釣方法時,一旦魚在原地吃餌並且將魚鉤吐出,那麼浮漂就不會出現任何信號,這就意味著會錯失了中魚的機會。

  • 口動漂信號的表現形式

從上文中我們已經知道,口動漂信號只有在調釣靈敏的情況下才能體現出來。具體的表現形式是浮漂出現下頓信號,這種下頓信號幅度並不會太大,但是力度感非常明顯。其次,口動漂信號還有可能表現為浮漂下滑,浮漂產生下滑信號力度感不太明顯,但是幅度會比下頓信號更大。

  • 體動漂信號的表現形式

浮漂出現體動漂信號的前提是調釣過於遲鈍,浮漂無法體現出口動漂信號,或者是浮漂出現了口動漂信號但是釣魚人並沒有及時抬竿。

體動漂信號的表現形式主要是浮漂上頂以及黑漂信號,在垂釣鯽魚時經常出現浮漂上頂信號,鯽魚把鉤餌吃進嘴之後含著鉤餌抬頭,浮漂就會出現上頂信號。黑漂信號在垂釣大魚的時候經常出現,因為大魚把鉤餌吃進嘴之後通常都會含著鉤餌遊動,此時浮漂就會出現黑漂信號。

總結:根據魚情決定調釣的靈敏度

總體來說,浮漂頻繁出現上頂信號是因為在垂釣鯽魚等小體型魚種時,採用了較為遲鈍的調釣方法所導致的。千萬不要認為只要上頂信號能夠中魚就行,其實並不是每一條鯽魚吃餌都會出現體動漂信號,垂釣鯽魚還是應該以口動漂為主,也就是採用較為靈敏的調釣方法。和鯽魚不同的是,體型較大的魚種更容易出現體動漂信號,所以在垂釣大魚時可以使用更為遲鈍的調釣方法。


眼鏡哥說魚


針對這個問題,調整主要是在調整捕撈上進行的。在這個框架內有兩種可能性。

1.如果魚是在頂漂狀態下提起魚竿後被捕獲的,這意味著捕魚已經停止。這時,鉛墜的重力必須大於浮子的浮力,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降低捕魚高度。此時子線,狀態基本上是彎曲和雙鉤的。如果你想有一個彈坑,你可以適當地減輕鉛錘的重量,以平衡鉛錘的重力和浮力。如果使用兩個魚鉤釣魚,至少子線應該調整到一個魚餌底部的低光接觸,或者底部的低光接觸和懸掛的魚餌。

2.如果當魚杆在漂浮狀態下被提起時沒有魚,魚餌狀態就不理想。可以調節餌料的粘度,增加餌料的鉤掛性,減少霧化。當商業魚餌用於捕魚時,魚餌的重量加上鉛墜的重量肯定大於魚餌放入水中後浮子的浮力。例如,當魚鉤在沒有誘餌的情況下進入水中時,浮體顯示出四隻眼睛,當魚鉤被鉤入水中後,浮體顯示出兩隻眼睛或一隻眼睛。如果誘餌在水中持續霧化,從而降低誘餌的重量,此時浮子將向上浮動,從而產生主體提到的頂部浮動狀態。

這還有另一個原因。鉤子太大了。因此,確定目標魚非常重要。如果目標魚是鯽魚,魚鉤可以適當減少。如果魚鉤太大,小尺寸的鯽魚根本無法吞下魚鉤,所以它會不斷地吸餌,拉動魚餌向上漂浮,在這種狀態下,它也會向上漂浮。


野釣魔都


碰到甲魚了。

看到網友們說了好多好多的東西。我笑了半天。感覺這個問題就好像是一個腦筋急轉彎。其實這種漂相就是碰到甲魚了。我年輕的時候有兩年專門釣甲魚,用粗蚯蚓,用豬肝。這個漂相就是甲魚獨有的漂相。


貧娛渡半生


只頂漂不頓口的原因有幾種漂沒有調好鉤子大線組餌料硬小小的魚多釣魚中要學會靈活變通,都是頂漂不頓口,一先換大號的漂加重鉛皮不行在調漂,調漂平時調4調2太靈小魚鬧都會出現老頂漂,可以試試調多少目調多少目這樣的調漂夠靈夠頓避小口頂漂抓頓口,避小魚抓大魚,二餌料太硬鉤太大小魚多吃不進搶食都會頂不頓,把餌料開軟一點把鉤換成小號鉤小線讓小魚吃得進口就會有頓口了,或者餌料味道不對只有小魚吃沒有大點魚吃都會這樣,餌料上也要知道變通,沒有任何一款餌料是萬能的,魚什麼餌料都會吃關鍵使用的人如何運用好一款餌料,餌料就幾種味道,腥、香、甜酸、臭、淡,最長用就是腥味一年四季通用,其他幾種是針對性目標魚使用,廣大釣友最長用就野釣藍鯽,老鬼餌料九一八,簡單易學會不會釣魚都會使用這兩款餌料,漂線鉤餌料靈活變通就能很好解決垂釣中的的問題,遇到問題解決問題才能收穫滿滿,開心快樂垂釣





魚動人生


你估計得好好研究一下調漂了。每次頂漂如果可以中魚,而且是正口,那你就是高手中的高手。如果頂漂你都不知道怎麼回事,那你可能真的是一個新手。好多人說我隨便調漂,只要塘裡有魚,胡亂調也能釣魚。胡說八道的鍵盤噴子我們暫且不要管他,人家隨便一調能中魚的是在釣的過程中隨時調整調釣,不是某些人說的那麼簡單。如果你真的熱愛釣魚,多看看調漂的視頻,不一定要看大師的。有些有經驗的釣魚人水平不見得比大師低。調漂首先要知道你的漂的吃鉛量,搭配相應的主線,子線。如果你用4號的大線,2號的子線,搭配1克以下的漂,那麼你怎麼調,漂也不會出好的口。這個問題被好多人忽略,這也是漂調不準的根源。線組和漂搭配好了,餌料的比重,鉤重,水深都是要考慮的因素。同樣的調5釣2,鉤重不同,餌料在水下的狀態是完全不一樣的,相應的出來的吃口也是不一樣的。餌料的比重更是影響鉤在水中的狀態。比如你調4釣2,餌料比重太大,一顆餌料重四目,你怎麼釣,都是雙餌躺底。總而言之,調釣是一個綜合的技術。雖然沒有某些大師說的那麼玄乎(有些大師應用牛頓定律,力學知識)那都是忽悠新手。要想真正弄清楚,自己在釣魚的過程中根據漂像,和鉤中魚嘴的位置,不斷調整,再請教身邊的有經驗的師傅,相信你會摸索出一套適合自己漂,適合自己的調釣經驗來。




全世界58


首先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就是釣了幾年的鯽魚,沒啥經驗之談。

首先,浮漂是釣魚的眼睛,漂動,才有魚,魚吃餌基本都是吸吐,好吃的它就吃了,不好吃的它就吐了,吸轉身遊走,都反應在漂子上了!

其實沒有必要糾結頂漂,還是頓漂!只要你能讀懂漂相,你就是贏家上魚才是硬道理!


野釣客三哥


答題只方式,交流才是目的,傳道?授業?不敢爾。

你好!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

頂漂不是蠻好的嗎?只要能把魚釣上來,而且頂漂相對頓口可是更靠譜的啊,呵呵。

其實,你的心思我懂,頓口更刺激,看著更過癮,是吧。

偶爾一次的漂相,不能說明問題,因為頂漂對應的水下動作並不是唯一的,形成頂漂漂相的原因有很多種,比如魚遊動產生的水壓,比如魚吃餌的特定方式等,這裡頂漂不是重點,所以這些不去細說。

如果總是出現頂漂,而且頂漂中魚,那基本上就只有一種可能,也就是釣鈍了。當浮漂調整得到位,能儘可能的捕捉到魚的任何動作的話,一條魚來吃餌團的一系列漂相順序應該是:起始微微上頂(這個上頂的幅度太小太小,一般的浮漂和調釣基本反應不出),對應的是魚從高到低遊向餌料而產生的輕微水壓變化。繼而浮漂出現有力的下頓,對應魚吸食餌料的動作。下頓的後續動作因魚種、魚情、水情、季節不同,可能是浮漂回位後無下文,對應的是魚發現餌料不對,吐餌離開;也可能是上下微微點動,對應的是魚在原地咀嚼餌料;還有可能是橫移、黑漂,對應的是魚拉著餌團橫向遊離;最後一種可能就是頂漂,可能是魚抬頭且遊向略高的水層,這是鯽魚吃餌的主要方式。

頓口產生的必要條件是什麼呢?應該是魚吃餌的動作能第一時間能引起八字環產生移動。這就要求水下的子線是直的或近乎直的,或者當子線是彎的情況下,魚吸食的動作大到足到無視彎曲的存在。

而總是頂漂,那就是頓口對應的這一動作浮漂反應不了,要麼是子線不直,或者子線彎曲的程度足以過濾掉頓口的信號。而浮漂只能反應出上述頂漂的最後一種可能,即抬頭遊離。

解決方法

調釣往靈的方向調整即可,可能題主是一個習慣調平水釣兩目,也可能是一個傳統釣者,我想通過我上面的分析,這個問題應該就很清楚了,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你。


江釣人狂龍,每一篇作品都是逐字手打,所寫內容都是自己多年的垂釣心得與實踐經驗,覺得回答對你有用可以關注一下狂龍,個人主頁下有更多精彩內容。


江釣人狂龍


針對這個問題,主要還是在調釣上進行調節。在此框架內有以下兩種可能性。

1.如果說在頂漂狀態下提竿後已中魚,說明釣的頓了。此時鉛墜的重力肯定大於浮漂的浮力,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調低釣高。此時子線的狀態基本是彎曲且雙鉤趟底。要想出現頓口,可以適當減輕鉛墜的重量,使鉛墜重力和浮漂浮力達到平衡。如果採用雙鉤來垂釣,至少要把子線調節到一餌趟底一餌輕觸低,或者一餌輕觸底一餌懸空。

2.如果說在頂漂的狀態下提竿未無魚,說明餌料狀態不太理想。可調節餌料粘稠度,增加其附鉤性,減小霧化。在用商品餌垂釣時,魚鉤上餌入水後,此時魚餌的重量加上鉛墜的重量,肯定會大於浮漂的浮力。比如,魚鉤在無餌料的狀態下入水,浮漂顯示四目,魚鉤掛餌入水後,浮漂顯示二目或一目。如果餌料在水中不斷霧化,以至於餌料重量減輕,那麼此時浮漂就會上浮,因此產生題主所說的頂漂狀態。

還有一個原因也會導致該情況的的發生。就是魚鉤過大。

所以說確定目標魚很重要,假如目標魚是鯽魚,可適當減小魚鉤,如果魚鉤過大,體型偏小的鯽魚根本無法吞下鉤,所以會不斷的吸食餌料,牽引魚餌上浮,在這種狀態下也會產生頂漂的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