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效的學習方式是什麼?美國科學家研究出3種最強“學霸公式”

本文轉自:閱讀第一


先問家有學齡娃的家長們一個問題,你認為以下三種學習方法對嗎?


1. 要劃重點、關注重點;


2. 要反覆閱讀、甚至背誦重點、重要的概念、重要段落;


3. 某一時間段內只關注一類問題、攻克一個問題,搞定後再繼續學下面的部分。比如,學習到圓的面積這個概念和公式時,先背誦公式、然後只做和圓的面積相關的練習,確定都做對了,再進行下一個概念的學習。


我想大多數家長會和我一樣,覺得這三點沒毛病!因為我們從小就是這麼學的,老師也是這麼教的。


但是!美國華盛頓大學路易斯分校心理系教授亨利•勒迪格三世(Henry L. Roediger III)得出的結論是:以上幾種學習方式都是有問題的!


最有效的學習方式是什麼?美國科學家研究出3種最強“學霸公式”

亨利•勒迪格三世


那些長久以來,我們憑藉直覺所認可的那些學習方法(包括以上三種),也許正是它們,導致孩子不得不填鴨式學習、考試前臨時“抱佛腳”、最終學習成績難以提高的源頭所在。


亨利·勒迪格三世不僅是心理學教授,更是人類學習和記憶領域的專家美國心理科學學會前主席


以他為首共計11位相關科學家組成的團隊,在歷時十年研究、追蹤多數案例後,就如何高效學習這個話題寫成了一本書"Make It Stick: The Science of Successful Learning"(中文譯本《認知天性:讓學習輕而易舉的心理學規律》)。


這本書自出版以來頗受好評,更是榮登美國亞馬遜教育心理、考試測試技巧兩大榜單前三寶座。


最有效的學習方式是什麼?美國科學家研究出3種最強“學霸公式”


為什麼那些我們認可的傳統學習方法是有問題的?到底什麼才是正確的學習方法?亨利教授在這本書裡做了詳盡解答。


最有效的學習方式是什麼?美國科學家研究出3種最強“學霸公式”

搞清學習的三個步驟

是提高學習效率的前提


為了對正確的學習方法理解更到位,我們先要簡單瞭解一下學習的三個關鍵步驟,即學習是如何發生的?


最有效的學習方式是什麼?美國科學家研究出3種最強“學霸公式”


經過神經學、認知心理學的大量實驗證實,學習過程遵循一套秩序三個步驟:編碼、鞏固、檢索。


1. 編碼:獲取信息


當我們通過眼睛看到事物時,大腦將感知的東西轉化成有意義的想法、行為模式,這個過程就是編碼。編碼將所見所聞轉化成短暫的記憶痕跡,即短期記憶。


2. 鞏固:存儲信息,長期保存


鞏固就是將短期記憶變為長期記憶的過程。新學到的東西並不穩固,因此會被輕易改變、遺忘。所以,學習者需要更長時間將短期記憶鞏固為長期記憶,儲存在大腦裡。


鞏固不僅僅是死記硬背、反覆閱讀(這是我們常見的一種學習方法誤區),而是讓大腦在鞏固過程中,重放或重新演練學到的東西,賦予其含義,填補空白,並把新知識和過去的經驗、和已經存儲在長期記憶中的其他知識關聯起來。


最有效的學習方式是什麼?美國科學家研究出3種最強“學霸公式”


3. 檢索:能在以後任意使用信息


檢索是我們在學習中經常忽略的一步。


想要真正掌握某個知識或技能,除了要通過鞏固將資料變成長期記憶外,我們必須把這些資料與不同種類的線索聯繫起來,以便我們今後回憶這些知識時能夠遊刃有餘(也就是能夠舉一反三)。


能夠遊刃有餘地使用某項信息、方法才算真正掌握某個知識點。缺少檢索能力,學習只是紙上談兵,沒有真正掌握。


這就好比,你看到孩子密密麻麻地在教材上圈了許多重點和畫線,可當你隨機抽查考他概念,他卻答不上來(沒有鞏固好)、或者能夠倒背如流但放在題目和現實中中不會使用概念、原理和公式(檢索沒做好)。


最有效的學習方式是什麼?美國科學家研究出3種最強“學霸公式”


理解了這三個步驟後,對掌握接下來要說的三個基本學習方法更有幫助。


最有效的學習方式是什麼?美國科學家研究出3種最強“學霸公式”

最有效的三種學習策略

強有力的“學霸公式”


亨利博士和他的團隊在經過大量實驗、案例追蹤後,總結出針對學生最有效的三個學習策略。


1. 練習從記憶中檢索新知識


這意味著我們要學會自我測驗。家長在一開始可以幫助孩子檢測,等孩子習慣後慢慢走向自我檢測。


所謂自我檢測,就是放棄傳統的反覆閱讀的學習方法,而是當孩子在讀課本、研究課堂筆記的時候,要不時地停下來,合上書本問孩子一些問題。


比如:


複習的這部分核心概念是什麼?你是否能用自己的話複述出來?


哪些術語或概念是沒接觸過的?你會如何定義它們?


這些概念和你已知的東西有什麼聯繫?


能否用自己的話描述要點?這個概念在解決什麼問題?


最有效的學習方式是什麼?美國科學家研究出3種最強“學霸公式”


之所以要放棄反覆閱讀、使用自我檢測的學習方法,是因為多數學習者關注的是課本、筆記,以及幻燈片中著重標出的部分。


他們會花大量時間反覆閱讀這些內容,對文本和術語倒背如流,造成一種“我記住了這些知識”、“我因為記住了這些知識所以等於會用這些知識”的錯誤印象。


所以建議家長:


1. 許多課本的章末都設有學習問題,它們是很好的自測材料,向孩子提問、讓他們把答案寫下來。


2. 每週都留出一點時間,用課上、課外的資料測試孩子,包括已經學到的東西和預習後即將涉及的材料都可以。


3. 測試後要檢查答案,確保孩子能準確判斷出什麼是自己知道的、什麼是不知道的。


最有效的學習方式是什麼?美國科學家研究出3種最強“學霸公式”


2. 有間隔地安排檢索練習


“有間隔”意味著要不止一次地學習、複習,不過兩次練習中間要隔開一段時間。具體間隔時常多久取決於知識點的難度、孩子的掌握程度、和學習資料本身,因人而異家長需要不斷嘗試和調整。


策略二的關鍵點是找到合適的方法、調整好適合孩子的間隔時間後堅持下去。


在這裡向大家介紹一種美國學生經常使用的鞏固、檢索方法:閃卡(flashcards,又譯“抽認卡”)。


我最早接觸閃卡是在孩子上preschool時,發現教室裡的書架上有很多一張張印著圖案、數字、單詞的各類卡片。


最有效的學習方式是什麼?美國科學家研究出3種最強“學霸公式”

美國學齡前兒童常用的幾套閃卡


閃卡的發明者是美國的格連·杜曼(Glenn Doman)博士,他從賓夕法尼亞大學畢業後開始研究兒童大腦發育,閃卡正是格連·杜曼博士在其研究領域內研發的一種教育方法。


閃卡背後的原理,是通過“主動回憶”(提供一些線索、工具或觸發點)幫助學習者更好地去掌握知識,跟知識發生互動,從而記住、消化和吸收知識。


閃卡的適用年齡範圍很廣的,上到99歲、下到9個月的學習者都可以使用。無論你要參加什麼考試,閃卡的設計策略和原理會提升你的學習效率。


只是年紀越高的學生,所使用的閃卡需要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來自行定製。


最有效的學習方式是什麼?美國科學家研究出3種最強“學霸公式”


如何製作適合孩子的閃卡來進行學習呢?


首先,你需要準備兩個基本工具:成年女性手掌般大小尺寸的紙張、不同顏色的彩筆。


其次,你想要鞏固的任何內容都可以按照以下四類風格來製作閃卡。


風格一:問題答案型,一面寫問題;另一面寫答案。


最有效的學習方式是什麼?美國科學家研究出3種最強“學霸公式”


風格二:關鍵詞羅列型,直接把要掌握的答案、概念、關鍵詞寫在一面。


最有效的學習方式是什麼?美國科學家研究出3種最強“學霸公式”


風格三:“一網打盡”型,把同一個主題下的所有重點(定義、舉例、重點等)都羅列在一張卡片上。


最有效的學習方式是什麼?美國科學家研究出3種最強“學霸公式”


風格四:打印型,把關鍵內容打印出來剪貼在卡片上。


最有效的學習方式是什麼?美國科學家研究出3種最強“學霸公式”


使用閃卡這種鞏固方式最重要的是:不要排除掉那些已經正確回答了好幾遍的卡片,要不停地打亂卡片的順序考查自己,直到你掌握得相當熟練。


之後,可以把它們放到一邊,但是還要定期複習,頻率大概是每月一次。


使用閃卡還有哪些重要細節?

(視頻:油管博主Thomas Frank)


3. 學習時穿插安排不同類型的問題


通常,我們認為一次只專注於一個知識點的學習是最好的,比如針對某個知識點多刷題、反覆練習,掌握後在學習下個知識點。但亨利博士告訴我們這種方法是有問題的。


他建議,不要反覆練習某個題目或某項技能,學習者需要穿插安排兩個或更多的主題進行學習。


這種輪換交替可以不斷地刷新學習者對每個主題的記憶,持續不斷地考驗自己辨別問題類型的能力,並且能提高你在今後測驗或真實環境中的成功率(因為考試時是打亂順序和主題的)。


從長遠效果來看,用這種方式掌握的知識點更牢靠。


最有效的學習方式是什麼?美國科學家研究出3種最強“學霸公式”


這種穿插學習的效果得到了實驗驗證。


團隊讓兩組學生計算幾何體的體積,包括橢球形、錐球體及半椎體。


第一組:學生按同類型題目分別解題,即先解四道橢球形的題、然後錐球體、半椎體;


第二組:學生解同樣的題,但是題目的類型是混合打亂排列的,即橢球形、錐球體及半椎體的題是穿插安排的,沒有固定順序。


結果第一組正確率為89%,第二組正確率只有60%。但是一週之後,最終測試的結果卻是:第一組正確率只有20%,第二組正確率變為

63%


這種看似隨機、穿插練習的方式,在學習最初階段會感覺困難,見效太慢,但長期來看卻是保持長期記憶的高效方法。


所以建議家長:


1. 協助孩子複習教材時不按從頭到尾的順序,而是打亂順序抽查要點;


2. 刷題也要刷不同類型和主題的,不同練習冊穿插進行學習。


最有效的學習方式是什麼?美國科學家研究出3種最強“學霸公式”


上述三種學習策略:自測、間隔練習、不同主題交叉學習,其最終目的是在即將遺忘時重建記憶。


為了重建所學付出的努力,會讓重要的概念更加突出、難忘,而且會將所學到的東西和其他知識,以及後來學到的東西更緊密地聯繫起來。這是一種強有力的學習方法。


最有效的學習方式是什麼?美國科學家研究出3種最強“學霸公式”

幫助孩子提升成績

還有三個細節需要注意


除了上述三種學習策略外,還有三個方法也能讓家長幫助孩子提升孩成績。


1. 細化


在新資料中找到其他層面的含義的過程被稱為細化。我非常喜歡看的TED-Ed videos系列就是採用卡通視覺的方式來細化它每一期所講的知識點,加深觀眾的印象和理解。


最有效的學習方式是什麼?美國科學家研究出3種最強“學霸公式”

TED-Ed上的資源


作為家長,我們不可能像TED後期製作的專業人士這樣操作,但還是有一些簡單的方法細化知識點:


1. 讓孩子嘗試(或者當你向孩子解釋某個知識點時)把知識點和已知的東西、生活聯繫起來,用自己的語言去解釋這些知識點與我們的生活有什麼聯繫。


2. 為新知識點提供一種比喻。有一次我在圖書館,聽到一個七八歲的孩子問爸爸原子結構的問題。這位爸爸就用太陽系來打比方:它們就像你喜歡的行星、太陽系那些物質一樣。原子核就像太陽,圍繞原子核旋轉的電子就像行星。這個比喻不僅非常形象,而且還和這個孩子喜歡的知識聯繫在一起,更容易讓孩子理解。


2. 反思


反思是指花幾分鐘複習最近學過的課程或取得的經驗,然後自問:在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事情可以做得更好?你想起了其他什麼知識或經驗?想掌握得更好,需要學什麼?為了下次做得更好,要採用哪些策略?


作為家長,我們可以幫助孩子養成這樣一些習慣:


1. 當孩子在讀一本書、或者學習某本教材時,讓他們適時停下來問自己:剛才讀了些什麼?是關於什麼內容的?


2. 寫學習小結。不用很複雜,可以簡單回顧一下本週學了什麼、用自己的話去解釋一下這些概念、與實際的聯繫、應用等。這比花費幾個小時抄寫幻燈片上的內容或筆記更有效果。


最有效的學習方式是什麼?美國科學家研究出3種最強“學霸公式”


3. 校準


校準是比對自己的判斷和客觀反饋,看看你知道什麼和不知道什麼,從而避免被精通的假象所迷惑。


家長可以做的是:


讓孩子做模擬題、考卷、或者複習時真正把自測的問題答案准確寫出來,而不是認為自己會了就略過,或者口頭隨便作答。沒有老老實實地花時間真正寫下答案。不寫出答案,就有可能陷入自以為知道的假象。


最有效的學習方式是什麼?美國科學家研究出3種最強“學霸公式”


這些真正有效的學習方法,在開始操作時孩子和家長都不會感到輕鬆、快樂(熟悉後難度會降低),因為學問本就是一件有難度的事。


但找對方法、努力學習會改變我們的大腦,能夠讓我們有更大空間去掌握和發揮自己的智力。這些困難會因此變得有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