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張弓老酒”,親歷“低度源頭”——體驗“皇封酒”誕生地

在2019年的“中華名人地標酒”探尋之旅中,我們領略了中原腹地的歷史文明,探索了歷史千年遺蹟與現代文明中有關酒的秘密,有幸接觸到“張弓老酒”的傳承人,並初步瞭解了“張弓鎮”和“東西南北中,好酒在張弓”這句家喻戶曉的廣告詞背後的故事。

也許是河南這片“皇天后土”的分量過於厚重,也許是這裡的故事過於傳奇。2019年歲末,記者一行帶著上一次尋覓的意猶未盡,決定親自探訪這個誕生“皇封”酒的千年古鎮——張弓鎮。

走進“張弓老酒”,親歷“低度源頭”——體驗“皇封酒”誕生地

這是一個“有酒有故事”的地方。

河南省寧陵縣張弓鎮,保留著大自然的原貌和歷史淳樸,沒有現代都市的喧鬧嘈雜,沒有城市中心燈紅酒綠的浮華,麥苗正青的田地中間蜿蜒著遠離市區的小路,接站的司機師傅說,從這裡“抄近道”就可以提前到達酒廠了。

史料記載,夏末商初的這個地方有一個葛伯國,葛伯國有一勇士叫張弓。張弓報國戍邊,留下新婚妻子獨守家中,日日憂思。分別的日子,每逢吃飯妻子仍要恭恭敬敬盛出丈夫那碗,以示眷念。過後又因不忍扔掉,便存於甕中。等到張弓終於抗敵得勝,榮歸故里,一見面妻子便向他敘說相思之苦,並拉他去看甕中飯食。張弓被妻子的深情厚意所感動,執意要嘗,妻子便下廚重新蒸煮。說也奇怪,從籠裡流出的水散出濃郁的香味,甘爽清洌,醇香可口。張弓連飲滿滿兩大碗後沉沉睡去,臉色紅暈,出氣勻和。兩天後醒來,舒展身體,戰時疲乏已然消散。遠親近鄰聽聞,都前來品嚐,一致稱讚它為美物,便紛紛效仿起來。地方官吏把它當成珍稀寶物進貢給商王,商王一嘗龍顏大悅,便賜名“張弓酒”,賜該村為“張弓村”,進貢朝廷的宮廷御酒稱皇封酒,這就是“張弓酒”、“皇封酒”的由來。

西漢末年,王莽篡政之時,劉秀被追殺至張弓鎮,於張弓鎮北“二柏擔一孔”橋下藏身脫險後,慶幸抒懷,飲酒賦詩,喝的便是張弓酒。日後劉秀稱帝,封張弓酒為宮廷御酒,一品皇封之名也由此而來。所以才會有“張弓酒‘始於商,興於漢,盛於今’的說法”。

走進“張弓老酒”,親歷“低度源頭”——體驗“皇封酒”誕生地

到達已臨近中午,在承載著年份厚重的辦公樓上,記者再一次見到了張弓老酒的傳承人,河南張弓老酒酒業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孫西玉。

低度白酒研發的歷史性突破

由於此前的訪談中對於未曾見過酒廠而留下的遺憾,孫教授首先帶我們參觀了廠區。從“戶外一排排龐大矗立的儲酒罐”到“室內一行行披著‘紅蓋頭’的皇封儲酒大陶壇”;從“張弓老窖皇封圖”到“百年老窖池遺蹟”,從“中國低度白酒研發舊址和中國低度白酒紀念館”到“傳奇歷史遺蹟飲馬亭”……一段段介紹彷彿穿過時間的薄霧重新打開了歷史的記憶,呈現在我們面前。而這之中最引起現場記者興趣的,當屬那尊已經沾染了歲月塵埃的雕像,這個人,便是中國低度白酒創始人——郭宗武。

走進“張弓老酒”,親歷“低度源頭”——體驗“皇封酒”誕生地

郭宗武是當年河南省張弓酒長的廠長、總工程師,也是中國白酒協會理事,河南省酒業協會副會長,更是第五屆全國白酒特邀評委,高級工程師……在中國低度白酒的研發中做出了歷史性突破和轉折性貢獻。

上世紀70年代的中國,白酒大都為高度酒,而世界上其他國家蒸餾酒的度數大部分都在40度左右,這給中國白酒出口帶來阻力。為解決這個問題,將中國白酒更好的推廣,周恩來總理提出了開發低度白酒的目標規劃,著力改變中國白酒形成的“燒刀子”“悶倒驢”的傳統印象。由此,全國各地開始了低度酒的研發。

走進“張弓老酒”,親歷“低度源頭”——體驗“皇封酒”誕生地

而當時時任張弓酒廠副廠長兼總工程師的郭宗武老先生,為響應周總理“把高度酒進行降度”的號召,同時也是應方心芳院士的邀約,經過數百次實驗,採取冷凍過濾的工藝,終於攻克白酒低度化的技術難題,解決了白酒降度時酒體渾濁和口味寡淡的問題,在1973年底成功釀造出了第一瓶38度的張弓酒。

郭宗武的這一突破,為中國白酒業低度酒的發展和輝煌奠定了基礎,解決了中國高度白酒望而生畏的消費難題,為中國白酒行業和市場開闢了一片藍海。

“青出於藍”,張弓老酒傳承不斷

介紹完郭宗武老先生之後,隨行的張弓老酒工作人員隨口提了一句“張弓的歷史很久,但是其精神和技術傳承從未間斷,孫教授是郭老的女婿,張弓非遺第二代傳承人,旁邊這位是郭老的孫子,第三代傳承人……”

此前,我們只知道孫西玉是河南省唯一一位中國釀酒大師,是河南第一個專科釀酒專業、本科釀酒工程專業的教授,還有諸如國家級評酒員、高級釀酒師、高級工程師等排列在這個名字背後的頭銜,卻不知道在這些頭銜之外,此次採訪讓我們發現了孫教授另外一個更有價值的身份。原來,在這個老酒廠中,孫教授與張弓老酒一樣,有著歲月和匠心沉澱出的價值,而張弓老酒的傳承則像人類生命的進程一樣,綿延不息。

走進“張弓老酒”,親歷“低度源頭”——體驗“皇封酒”誕生地

出生於寧陵縣中醫世家的孫西玉,並不是一開始就是張弓老酒的技術骨幹,他也是從基層做起,一步步從班長、技術員、車間主任到科研所長、總工程師腳踏實地走出來。

作為第二代中國低度白酒的研發代表,他深知為了今後更好的發展,必須在前人基礎上更進一步。為此他與工友同操鐵鍁、拌曲和泥,進行“強化大麴”“人工窖泥”實驗,經過在高達60攝氏度的曲房裡的堅持和忍耐,28度低度白酒、23度低度白酒經在他手中相繼誕生。

更難得的是,度數降低後的酒“低而不淡”“低而不解”“低而不濁”,既能滿足消費者的口感需求,又降低了酒精和有害物質對人的傷害,不僅擴大了白酒的消費群體,還加速了國內白酒釀造工藝的提升,為國家節約了糧食,意義之大不言而喻。

痴心不改,持續為酒業發展作出貢獻

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委總工程師陳振杰在談到白酒行業的“工匠精神”時曾說“‘大工匠’不僅體現在精益求精、追求極致等綜合素養方面,還要能準確把握市場需求、引領行業發展。”

在這一方面,孫西玉依然走在了前面。

從事白酒釀造、科研、產品開發工作20多年來,他先後主持完成了“提高河南省名優白酒質量關鍵技術”“麴酒廠清潔生產及綜合利用”等省、部級科研項目及自選課題27項,成果經專家鑑定及聯機檢索,一項填補國內空白,三項具國內先進水平。先後獲兩項國家專利,8項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管理成果獎和資源節約成果獎,20多項獲市、廳級成果獎。先後主持開發張弓牌、皇封牌、老南廠牌高、中、低度系列,陳年系列產品六十多個。

走進“張弓老酒”,親歷“低度源頭”——體驗“皇封酒”誕生地

走進“張弓老酒”,親歷“低度源頭”——體驗“皇封酒”誕生地

尤其是2007年底,他牽頭髮起的“中國首屆低度白酒高峰論壇”,與會的76名業內專家對他們創新開發的低度白酒給予了很高評價,會上他曾大膽預言:低度白酒未來必將成為行業發展的趨勢和方向。十幾年來,隨著低度白酒市場的不斷擴大,當年的預言正一步步實現。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2000年以後他被河南牧業經濟學院聘為教授,專業講授釀酒課程。在他的主導下,河南第一個專科釀酒專業、本科釀酒工程專業相繼誕生。

孫西玉堅信,酒的神韻終究還是靠人。不光張弓老酒,放大到豫酒振興,也是人才為根本,技術為先導。也是因為深諳這一道理,在人才培養方面,他從未間斷努力。

走進“張弓老酒”,親歷“低度源頭”——體驗“皇封酒”誕生地

從2004年鄭州牧專微生物技術與應用專業教授釀酒工藝學,2006年成立釀酒技術大專班,到2015年招收釀酒工程本科,再到2017年孫教授極力呼籲籌建酒業學院,並於2018年11月28日在河南省豫酒振興領導組組長劉滿倉主任及工信廳、教育廳、中國酒業協會各部門、河南牧業經濟學院院校領導等的重視和支持下正式掛牌成立,達成如今每年釀酒工程畢業生超過100名,所培養的學生在“全國大學生評酒大賽”和“全國大學生雞尾酒調酒大賽”獲得三個第二名,十多名學生獲得國家級評酒員、數十名獲得省級評酒員,併成為目前河南釀酒行業技術生產管理骨幹,為豫酒振興做出特殊貢獻的驕人成績。

這座學院已經不僅僅是全國為數不多的專業釀酒學院這麼簡單,更是整個酒行業人才培養的中堅力量,是釀酒技藝傳承的堅實後盾。

在酒的王國裡,釀酒絕不是一時一地的個人,而是一代代不斷上下求索、傳承下來的匠心精神,而孫西玉已然成為張弓老酒傳承中的承上啟下的橋樑。

走進“張弓老酒”,親歷“低度源頭”——體驗“皇封酒”誕生地

自1973年張弓老一代釀酒大師郭宗武先生解決中國高度白酒屆望而生畏的白酒酒度、渾濁、寡淡的技術難題,並在全國技術報告中將其技術無償貢獻給行業開始,張弓老酒第二代、第三代低度酒研發的傳承人繼承並使之發揚光大,孫西玉呼籲籌建的釀酒學院則是未來繼續延續下去的曙光。綿延不斷的傳承和發展,才是中國白酒行業前進道路上愈來愈好的希望。

孫西玉也在採訪中表示,他將始終堅持“做酒先做人,酒品即人品”的信念,不斷改善提高自己的釀酒技藝,把“樹匠心、育匠人、出精品”作為自己的畢生追求,在本職崗位上進一步提高皇封酒質量,為豫酒振興和白酒行業人才培養不斷作出新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