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20順利完成國產化,發動機取得突破,未來或將停止生產四代機

近日綜合媒體報道,WS-10系列發動機目前已經推出了最新的改進型號WS-10C,目前已經取代俄製AL-31F發動機裝備了殲-10C戰鬥機。由於WS-10C發動機性能提升較大,在幾個主要指標上也超過了AL-31F發動機,所以很有可能裝備在殲-20戰鬥機上。一旦WS-10C發動機真正用於裝備殲-20戰鬥機的話,這意味著我國徹底完成了殲-20戰鬥機國產化的全部工作。在實現全部國產化以後,我國在未來很有可能停止生產殲-10一類的四代機從而不受任何限制的全面生產殲-20戰鬥機,以此來確保人民空軍質量的上升。

殲-20順利完成國產化,發動機取得突破,未來或將停止生產四代機

使用WS-10C發動機的殲-10C戰鬥機


殲-20順利完成國產化,發動機取得突破,未來或將停止生產四代機

AL-31F發動機稱得上人民空軍的老朋友

一直以來航空發動機一直是限制我國航天軍事實力發展的重要原因,在WS-10C發動機出現以前,我國殲-20戰鬥機不得不選擇從俄羅斯進口AL-31F發動機。但是選擇從俄羅斯進口AL-31F發動機,無疑是給殲-20戰鬥機的生產套上了無形的枷鎖。如果俄羅斯方面選擇停止向我國繼續供應發動機,那麼殲-20戰鬥機就將無法繼續生產,人民空軍的五代隱身戰鬥機的規模也會受到巨大的影響。

殲-20順利完成國產化,發動機取得突破,未來或將停止生產四代機

裝備矢量發動機的殲-10B

但是我國航空發動機的落後也只是相對的,我們如果與美俄相比自然有不小的差距,但是與英法這種無法生產第三代大推力航空發動機的國家相比,我們至少還有一款WS-10發動機可以使用。從WS-10A在殲-11B戰鬥機上的使用,已經證明了WS-10系列發動機的可靠性已經得到了充分的解決。而2018年珠海航展上使用矢量版本WS-10發動機的殲-10B戰鬥機則證明,WS-10系列發動機總體已經達到了世界一流水平,我國航空工業有能力為殲-20提供一款可堪使用的發動機。

殲-20順利完成國產化,發動機取得突破,未來或將停止生產四代機

發動機限制了殲-20進一步提升

根據目前所能掌握的資料,WS-10C高達132-135KN的推力,可以更多的釋放殲-20戰鬥機的氣動潛力。加之殲-20戰鬥機有著相當龐大的內部空間和升級潛力,未來隨著殲-20生產數量的逐漸提升,我國或許會在殲-20基礎上研發出多用途戰鬥機。憑藉著殲-20本身就有的EODAS和EOTS設備,殲-20實際上有著非常強大的多用途潛力。等到“飛豹”以及殲-8這樣的二代戰鬥機全部退出一線部隊,再加上殲-10C以及殲-16等戰機能夠滿足使用的情況下,發展多用途殲-20或許就是空軍的下一步計劃。

殲-20順利完成國產化,發動機取得突破,未來或將停止生產四代機

F-35的性能還是非常出色的

目前我國雖然擁有了殲-20戰鬥機,但是依然面臨著非常龐大的F-35包圍圈。未來包括日韓兩國在內的亞太地區的F-35戰鬥機數量很有可能突破100架,利用殲-10以及殲-16戰鬥機與其進行抗衡是非常不明智的選擇。所以停產第四代戰鬥機,全力生產第五代戰鬥機反而成為了最具有性價比的選項。

殲-20順利完成國產化,發動機取得突破,未來或將停止生產四代機

殲-16已經無法應對F-35

除了現在WS-10C發動機以外,我國依然有著更加先進的大推力軍用發動機研發計劃。而這款發動機在立項之初就是對標美國F119專門為殲-20所提供的的發動機,等到殲-20徹底換裝新型發動機,其作戰性能將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人民空軍的戰鬥力也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