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皇后宮“佳麗”三千,別的官員不敢幹涉,他在朝堂勸女皇節慾

作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稱帝的女子,武則天享受到了真正至高無上的待遇,她喜歡美色就廣招美男,不用像秦始皇的母親趙姬一樣偷偷摸摸的來,到最後一無所有,還落得個身敗名裂的下場,朝臣們雖然有著“女人必須守婦道”的思想,卻也都不敢管教女皇,不敢幹涉,只有一個人站出來制止女皇,而且是在朝堂上指出來的,他是誰?他的結局如何呢?

女皇后宮“佳麗”三千,別的官員不敢幹涉,他在朝堂勸女皇節慾

女皇養男寵已經是古今人士都知道的事情了,她的男寵種類也很多,有的是朝中的士大夫,有的是特別從民間選來的美男子,只負責取悅女皇,其中甚至還有一些是和尚,有的影視劇裡讓武媚娘和高陽公主做閨蜜也不是沒有道理的,也許和尚一類清新脫俗的男子更符合高位女子們的審美吧。

女皇后宮“佳麗”三千,別的官員不敢幹涉,他在朝堂勸女皇節慾

在眾多的“佳麗”中,女皇最喜歡的就是張易之和張宗昌等人,為了安置好這些男寵們,女皇設立了一個機構叫“控鶴府”,其職能大概和男皇帝們的後宮一樣,同三宮六院七十二妃類似,這些男子們也有等級,最受寵的張易之就是其中的男皇后,他不僅掌管著別的男子,還不時為女皇物色合適的美男子,得到了女皇的誇獎,卻也被朝臣所唾棄,只是多數人都不敢說出來,只有一個人在朝堂上請求女皇撤銷“控鶴府”,這個人就是狄仁傑。

女皇后宮“佳麗”三千,別的官員不敢幹涉,他在朝堂勸女皇節慾

原本這只是女皇的私事,而且牽涉到“性”的話題,別人都不敢提,為什麼狄仁傑敢在朝堂上提出來呢?主要原因是狄仁傑是為了女皇的身體著想,其實,女皇“設立後宮”時已經有七十多歲了,這樣的壽數放在當下也算是老人家了,每天的空餘時間在後宮和美男子們廝混在一起,身體肯定會有些吃不消,狄仁傑知道女皇是個好皇帝,為了她著想而不得不冒著生命危險提醒她保重龍體。

狄仁傑之所以敢在朝堂上勸解女皇節慾,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其一,這兩個人是老鄉,一個在山西幷州,另一個在山西文水,老鄉之間總會比一般的陌生人多些情義;其二,狄仁傑有著驚人的斷案能力,業務能力極強,他曾經擔任大理寺丞,所判案件將近兩萬件,涉案人員卻無一人會再次伸冤,因為他清正廉潔、斷案清明,因此在朝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其三,他曾經被賦予了彈劾百官的權利,曾經彈劾了很多仗勢欺人的權貴,唯一沒有彈劾的大概就是皇帝了。

女皇后宮“佳麗”三千,別的官員不敢幹涉,他在朝堂勸女皇節慾

聽了狄仁傑的理由,女皇是又氣又感動,為了不影響君臣的情誼,她就宣佈撤銷了“控鶴府”,轉而設立了“奉震府”,最高執行人依然還是張易之,說白了就是換湯不換藥,剛開始還行,時間一長狄仁傑就反應過來了,又去給女皇上諫了,苦口婆心地勸女皇:一要保重身體,不要再繼續留那些男寵在身邊,二要顧忌自己的名聲,不要在後世給自己留下汙點。

女皇后宮“佳麗”三千,別的官員不敢幹涉,他在朝堂勸女皇節慾

女皇又一次認真聽完了狄仁傑的話,沒有降罪於他,反而把自己的真實想法說了出來:我知道你是個忠臣,也是朝廷的棟樑,現在來勸我也是為我好,只是我早年為先帝生了幾個孩子傷了身體,現在聽了大夫的話在採陽補陰,剛開始我也不相信這種治療方法,後來試了一下感覺身體真的變好了,前一陣子還新長了幾顆牙齒呢!狄仁傑聽了這話也沒辦法反駁,就這樣由著女皇去了。

女皇后宮“佳麗”三千,別的官員不敢幹涉,他在朝堂勸女皇節慾

後來狄仁傑比女皇去世還早,女皇十分哀痛,下令整個朝堂為其哀悼三天,還當眾痛哭,一邊哭一邊說:朕的朝堂空了!看樣子狄仁傑已經成了女皇的一面鏡子,時刻提醒女皇要擦亮眼睛看天下,這樣的朝堂才能安穩,話說回來,你覺得狄仁傑冒著被砍頭的危險干涉女皇的私事是對是錯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