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的你多少存款才能有安全感?

讓心去旅行678


錢這件事,不只是90後要面對的,每一代人都會面對,甚至從古至今的人,都要面對,因為錢涉及到活下去這件事情。它屬於物質的範疇,要看數量,看增長的曲線。安全感呢,屬於心理的範疇,是一種感受。所以,用物質的數量,來衡量心理的感受,這個是無法衡量的。

再來說說安全感這件事情,來自於對當下的篤定和對未來的信心,是什麼給了你這些呢?問問你自己的心,你相信什麼,你堅持什麼,你做什麼會覺得有價值?找到答案,就是找到了安全感。

對於90後,這一代人的機會太多了,衝擊也太多了,滿眼看去,全世界的人好像都比自己更厲害,更有發展,更有希望。這只是一個誤解,世界的秩序和規則從來都沒有變過,只有生活的方式變了。所以,內心的堅定在今天會變得極其重要。

你要什麼?找到它,就是安全感。


刷子的人間煙火味


90後好像大多數都是負債吧 還花唄 借唄 微粒貸 信用卡 還有一些小網貸 只有那些家庭還可以的 不用去管 上個班 過個舒服的日子 像我結婚花了18萬彩禮 還有酒席幾萬 結婚後就要孩子 一個人掙錢三個半人花 壓力太大 還要買房


農村大胖子


我是93年的,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生活情況,我的工作是做石雕,有工作的情況下一個月一萬左右,但是做我們這行工作不是很穩定,有時沒活了就沒收入,平均一年能掙7-8萬左右。 本人12年結婚,農村結婚比較早,現在有三個小孩, 15年我分期買了一臺車,三年分期下來18萬出頭。 作為90後的我深深的感覺到了什麼叫做壓力什麼叫做責任。雖然農村的消費比不上城市裡,但是我一年的工資正好夠家用,沒有富餘的錢拿來存。我媳婦專職在家帶孩子,目前還沒有工作。所以這些年沒有什麼存款。 有時挺羨慕身邊還沒有結婚的朋友 一人吃飽全家不餓,不用揹負這麼重的壓力負重前行。但是每當我回到家看到孩子們的一張張笑臉就感覺為了這個家一切都是值得付出的。相信我們會越過越好的,努力,加油。


雕刻藝人


對於我來說,我這群90後基本上都是剛剛踏進職場(大概畢業1-2年),他們剛好把自己想要的東西都買了,1-5萬的存款只是他們購買後剩餘的資金。在對待金錢方面,都有不一定程度的焦慮,總是在金錢上沒有安全感。促使我有更理性的金錢消費觀。每天都計劃著怎麼去用錢,去消費。下面來說說多少存款才有安全感?

在一般情況下,所謂生活有安全感,應該理解為當失去工作,沒有主動性收入來源時,仍然可以靠存款利息這一被動收入維持正常的生活。國家統計局公佈了2018年度全國人均消費水平為1.9萬,其中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6,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2萬。如果不工作,僅靠存款利息收入,存款多少才能有安全感呢? 以目前存款利率最高的億聯銀行5年期利率5.45%計算,如果生活在城鎮,至少需要48萬,平均每年才有2.6萬的利息收入維持全國平均生活水平。在農村,至少需要26萬,可以保持平均生活水平。

雖然我目前還不能達到那麼高的存款。不管怎麼說,在工作當中我們一定要攢下一些錢,真的不要做月光族。特別是等我們有了家庭之後,會發現生活的柴米油鹽樣樣都是需要花錢的。沒有錢真的寸步難行。所以在我們還年輕的時候就一定要奮鬥,在年輕的時候就多存下一點錢。我之所以選擇攢錢,是因為我想要擁有屬於自己的一套房。哪怕這一套房很小很小,但是隻要一想到它是屬於我的,就滿滿的都是安全感。而我現在也正在為這個目標而奮鬥著,希望自己有一天真的能夠買得起房。不管怎麼說,成年人了,要懂得承擔起自己的責任,要懂得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dream路上人


1993年的90後啦,現在和河南南陽這個城市,收入總是顯得相形見絀,每個月500多,刨除日常消費,僅能有著2000的存款,說不定那天買個衣服買個傢俱,朋友聚個餐,浪漫一下,這個月清零啦!在這個壓力和能力不相匹配的城市有點擔憂和害怕,談到存款個人感覺自身的生活環境下至少要有個百十萬吧,一家人的生活保障,健康保證能得到支撐,父母也能安享晚年,不聊啦,有點愁,想想辦法去搞100萬........哎,算啦,賣彩票去啦!



亦逍遙


3、4年前的話我會回答6位數就夠了,現在還真是不好說。90後已經不是年輕的代名詞了,90後都已經在奔3的路上離終點越來越近,1990年的人都已經達成了。所以這個問題得大致分成兩部分來討論:

一、剛畢業工作幾年的人

剛畢業工作的人,大多工資比較低雖然能保障自己的基本生活,但沒辦法不焦慮。常常會想這個工作適不適合我?要不要換工作?沒有收入了怎麼辦?我到底適合做什麼?最神奇的是每個人身邊總會有幾個畢業就走向人生巔峰的同學或朋友,當你還在經歷租房、擠公交、被催婚時,人家房子、車子、妻子、孩子已經全了。很難真正做到不與他人比較,容易產生自卑感那顆本來焦慮不堪的心,被反覆的碾壓搞不好還會自閉,抑鬱。其實這些才是正常現象,大部分人的經歷都沒有一帆風順。根據統計應屆畢業生的平均工資在5000左右,這個可是加上一線大城市的人,5000在一線城市生活也很不容易,小城市的畢業生工資就更少了。沒辦法人生總是有很多階段沒避免的,不是所有人都像別人家的孩子一樣幸運。如何解決這種焦慮,最靠譜方法只有工作賺錢+時間。當你有一定的積蓄和積累之後,其實很多的焦慮自然不存在。我自己是6位數的存款足以,因為當有這些錢後就不用擔心有沒有工作,換工作等問題,即使情況再差沒有工作,1-2年也餓不死能保障現有生活,有充足的時間找工作和試錯。

二、工作穩定邁向人生下一階段

這個階段需要多少存款還真不好說了,生活地方不同天差地別。買房,房價的差異不比貧富差距小;買車,普通代步車10萬左右;結婚,同樣差別很大,我們這邊聘禮+費用得要幾十萬了;培養孩子,這錢就更難說了;父母養老....沒法算了,這個階段真正能不焦慮只有哪些所謂的財富自由的人吧。


不斷修正觀念


有數據統計顯示,中國90後的負債額是月收入的18.5倍。按照2018年應屆畢業生的招聘薪資5183元來計算的話,90後的負債金額達到9萬多。加上現在能夠提前消費的方式越來越多,很多90後採取的生活方式都是透支消費。要想90後能夠有房有車還有著存款,還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我現在只想著還完車貸,房貸,手裡再有個十幾萬,可以帶著老婆孩子沒事出去旅旅遊就可以了,目標還很遠,我一直在還債的路上


KK天行


以生活在重慶為例:1、打工族,如果已婚且有小孩並需要供房貸,建議銀行卡上留足5萬以上的存款;2、單身貴族且租房生活的,建議留足2萬以上的存款;3、個體經營規模在100萬以內的建議留足20萬以上的現金存款;4、家中有病人需要治療的,建議存款越多越好,至少10萬以上。


杻陽的蟈蟈


不負債就不錯了,還存款?



劉凡菲


說實話我九四年的,現在月薪五千,存款只有負數,作為工薪階層,想要在三十是以前有一百萬存款其實蠻為難的。

但是自己仔細想想如果選擇另一種方式就會不一樣,早成家立業可能會積攢第一桶金,夫妻兩人來一起積攢很容易,自己都忍不住吐槽自己,是不是拖九零後的後腿了,現在沒有存款可不代表沒有車沒有房子,並不是沒有存款而是把存款變成車子房子了,這些都是不動產。

大家都有不同程度的存款,但是都是有不同的問題,對待金錢方面也有不同的焦慮,但是一旦過於焦慮就會直接影響到個人生活,所以我們在對待存款問題一定保持一個樂觀積極的態度,有的人擁有約的越害怕失去,對待金錢也是一樣喜歡看著數字越來越多,而生活質量越來越差,最後變成一個守財奴。正確的打開方式是該花就花,在保證自己生活說平不下降的情況下,合理花費在定期存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