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永远有追求的人,才会有热气腾腾的人生


做一个永远有追求的人,才会有热气腾腾的人生

从学校回家后,就没再早上练习了。


一是没有合适的场地。


二是天气比较冷。


我都是瞅天气比较好的时候,下午三点左右去我家门前新修建的河堤上练习。


河堤2米左右宽,河堤的左边是小河,右边是农田,站在河堤上,整个村庄,尽在眼前,在这里练习的好处是视野开阔,风景优美,空气清新,不足的是河堤的表面是水泥地,表面有泥石,不平坦,也不够干净,练的时候动作幅度不能太大,只能在瑜珈垫上活动,出了界,一摸一踩全是灰,手倒立更是绝对不敢练的,万一摔过去可能就真的起不来了,所以每次都放不开,总是缩手缩脚的练习,说到这,我就特别想念学校教室里的木地板,随便摔,随便翻,那感觉,真是太幸福了!


河堤离马路比较近,直线距离不足百米,练习的时候,常会吸引一些路人翘首驻足观看,好像是在看马戏团的表演。


前些日子,有位小伙子以为我在练武功,想要拜我为师。


昨天,又有位村儿里的大婶来我家,一个劲的拽着我的胳膊说让我教她跳舞,我说我不会跳舞,她就说你不是经常在河边上跳吗?


我是哭笑不得。


跟她解释了半天,她才很失落的离开。


事后我就想,瑜珈对于农村人来说,还是新鲜事物,练瑜珈也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因为大多数人都没有见过,没有听过。


更别说了解了。


我去我们学校学习的时候,我老妈就怀疑了我很长一段时间,她总以为我骗她,多次问我:你是不是偷偷去了少林寺,当和尚学武功去了?


后来我给她看了很多我在学校拍的照片她才慢慢确信我说的是真的。


在他们眼里,我可能也是一个很古怪的人吧。


没事儿瞎折腾个啥?


又是蹦又是跳的,是不是发神经了?


若是有人免费教他们练瑜珈,喜欢练的人应该不少,就像河北省张家口市的瑜珈第一村一样,全村男女老少整个家族都在练,但你若是跟他们说要收费,那就只能呵呵了。


我敢保证没有一个人会理你。


没办法,大山遮蔽了他们的双眼。


这也是农村与城市的距离,就像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有着很鲜明的对比,在丹麦,农民是富有的代名词,在咱国家,农民代表的是低级阶层,专指那些没文化,没素质,干苦力的人。


完全不在一个Level。


我们在高人面前,又何尝不是如此。


其实,每个人都是活在自己的Level里,出了自己的Level,就已经无频率可言了。


觉醒?


N年之后了。


昨天说到兼职。


写完文章后,我又想了很多。


在我看来,我们很多人都是有无限价值有待开发和挖掘,可做兼职的项目有很多,只是有些人不懂得展示自己而已,就像是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当你决心去尝试,慢慢去培养,结果,常有惊喜发现。


我在朋友圈里分享过一句话:人的核心竞争力超过一半来自不紧急的事,比如读书、锻炼身体、与智者交朋友、业余爱好。


一个人,如果没有一点业余爱好,他的生活该是多么的无聊啊!


王小波也说过:一辈子很长,要跟有趣的人在一起。


业余爱好,就可以慢慢培养成我们的业余兼职。


它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有趣,心情变得更好,如果开发得当,还可以给我们带来无限财富,甚至,可以改变我们的命运。


去年,我看过一部电影叫《莫娣》,莫娣是女主角的名字,她天生有缺陷,患有少年类风湿关节炎,走路一瘸一拐的,长得也不好看,她小时候是个快乐的孩子,颇得母亲的宠爱,父母去世后,她被送到姨妈家居住,在姨妈家,她不能为姨妈一家带来任何经济效益,反而还喜欢涂涂画画,把家里搞得很乱,做事情又不利索,姨妈越来越嫌弃她,后来,她嫁给了一位贫穷的渔夫,渔夫对她是没有爱的,只是当个佣人做做家务,加上没啥文化,也不知道疼她,对她不是打就是骂,好在她喜欢绘画,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会画上几副画,渔夫开始强烈反对她,嫌她画画耽误了做家务,直到有一天,有位贵妇出高价来买莫娣的画,渔夫看到有钱赚,才渐渐接受了她的所做所为,再后来,来买她画的人越来越多,她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名人,如同今天的网红一般,就连总统也来买她的画,随着他们赚的钱越来越多,莫娣在家里的地位也跟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两个人的角色完全反过来了,她成了渔夫每天小心伺候的小宝贝,渔夫反倒更像是她的佣人,有次生病,渔夫立马抱起她,开上车,带她去医院抢救,去了医院后,又在医院外面坐了很久,很久……


该片是由真人真事改编。


看完电影我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感慨了一番:若是莫娣不会画画,不能赚钱,估计渔夫早把她弄死了,病了正好了却渔夫的心愿:你在家天天吃我的喝我的,不好好干活不说,还要花我辛辛苦苦赚来的钱?不如早点死了的好,现在病了,你想我抱着你,开车送你去医院抢救?你想的美!


这是一个典型的业余爱好改变个人命运的案例。


当然,我们大多数人现在都是身体健康,四肢健全,有能够养家糊口的工作和收入,只是,万一,有天,我们也身患重疾,又或是出了什么事故,四肢不全,缺只胳膊少条腿,眼睛看不见,耳朵听不清,我们年老色衰,脸蛋不再漂亮,亲人不再,我们失去了现有的某些资源和功能,我们的生活又会是怎样呢?我们又该怎样去面对呢?


有人说,你想太多了,哪有那么多万一?!


是的,现在确实没有。


但并不代表以后不会发生。


这次疫情之前,我们什么时候想过飞机会停飞,火车会停运,道路会封锁,公司会倒闭,我们会失去收入?


不可能的事,对吧?


但这一切都确确实实的发生了。


百年一遇,也遇上了。


所以,趁我们还活着,趁我们还有机会,有条件,我们要尽可能的挖掘自己的价值,让自己的价值最大化,即便有一天我们真的走到了那一步,我们也能坦然的去面对危机,不致让让自己处处被动,或是早早被人逼死了。


生活中,有时,人性之善,光茫四射,而更多时,人性之恶,深不可测。


我们身边这样的例子还少吗?


无论何时何地,当有一天,你对别人没有任何价值、甚至成为一个拖油瓶的时候,大家都是盼着你早死的,即便是我们的至亲,也不会例外,古人不是早就说了,久病床前无孝子,这是多少先贤用生命书写的教训。


不得,不重视。


有教训,同样有榜样。


比如杨振宁老师。


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他是国之栋梁,更是整个家族的顶梁柱,国家养着,家人宠着,虽然年老体衰,但这并不影响他的晚年生活,82了,依然可以娶到28的妻子,不管走到哪,小媳妇都忙前忙后的伺候着,生怕哪点照顾不周惹老爷子生气,家里家外,谁敢对他无礼?


即便有啥小心思, 也是悄悄憋在心里。


再说说我自己。


我以前是个既不会说,也不会写,而且还是个很内向的人。


有多内向?


走路总是低着头,怕见生人,看到漂亮姑娘就紧张,说话都是结结巴巴的,关注我比较久的老朋友应该知道,我曾在日记里写过,我最初到学校当助教时站在同学面前我就脸红,感觉特别不好意思,早年上学时,班主任让我们全班同学写日记,写了半学期我就写不下去了,记得有一次,老师的评语比我写的日记全篇字数还要多。


现在,要好一些了。


虽然也没能好到哪里去。


个人感觉,还是进步了一大截。


记得最初写日记的时候,我是不敢让别人看的,更别说分享出来了。


后来,写的多了,当我真正迈出了那一步,我才发现,很多困难都是我自己想象的。


现在想来,让我成长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工作环境,自从我学了瑜珈后,周围全是老师,同学,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有,美女居多,看的多了,也就不那么紧张了,大家都是一张嘴巴,两只眼睛,一双耳朵,没啥特别之处。


二就是写日记,通过日记,我把自己看得更通透,敢于面对自己的内心了,不管是善也好,恶也罢,我都能坦然的接受它,面对它,从而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开朗,越来越自信。


一句话,熟能生巧。


在这个现实的社会里,钱,是一个人价值的最好体现。


我们要让自己的价值最大化,就要多赚钱。


钱从哪里来?


持续不断的工作,创造自己的价值。


纵观一个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


即便我们是在某个单位工作,我们也要像创业人一样,要有主营业务收入,还要有营业外收入。


当然,有很多朋友有自己稳定的工作,不错的收入,心想,再去做一些兼职会不会不太好?


以前,我也有这样的顾虑。


正好,昨天,小红圈里有位朋友向一位老板咨询这个问题。


她问:你怎么看待副业?老板是不是很忌讳?自己做的话也会显得不忠诚,不做的话感觉有时候会错失一些机会,另外也会担心中年危机。


老板答:副业只要不与人的主业相冲突,我觉得可行。我打工的时候经常投资这个店那个小生意的,如果有机会肯定还是要抓住,毕竟赚钱是王道。我是老板,我也不限制员工的副业,前题是你的工作出色,又不与我的利益冲突。我没有中年危机,只要没钱,天天都是危机,有钱,什么时候都不是危机。


疫情防控期,很多人都不得不在家休息。


闲的无聊,何不想想,能不能找点啥副业干干?


比如,你爱好画画,你喜欢做菜,你擅长弹钢琴,你热爱写作,你会跳交际舞……


要发展成副业,仅仅爱好是不够的。


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怎样才能把这些东西转化为现金?


互联网,就是我们最好的变现渠道。


你可以拍视频,发抖音,也可以搞直播,如果感觉很害羞,也可以像我一样在公众号上,在新闻头条上,写文字,发图片,发视频,展现你的价值,咱们也可以彼此交流学习,相互推荐,慢慢扩大自己的圈子和影响力,如果自已实在不会玩,也可以给别人提供素材投稿,我关注过一家自媒体,2019年,仅运营今日头条号一项,一年的收益就接近20万,他们也接受投稿,一篇文章100元的稿费,近日,我们学校有位老师还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卖起了衣服鞋子,不少朋友点赞支持……


总之,变现的渠道非常多。


不要怕别人不识货,就怕你没货。


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


只要你想干,遍地是黄金。


前提是,你,真的,去干了。


而不是,天天在家里当思想家。


以前,我对那些喜欢在手机上刷抖音,搞直播的人都不屑一顾,打心眼里瞧不上,总觉得他们多半都是无所事事,好吃懒做的混子,结果,李佳琦,李子柒,薇娅这些人站出来了,人家随便吆喝一嗓子就赚了我们普通人这一辈子都赚不到的钱,一年纯利润好多亿,比一家大型企业还厉害,梵音这些年一直都是线下培训,现在,也陆续在网上各个平台开通了官方账号,搞起了线上直播教学。


现在看来,是咱out了。


趋势面前,我们需要去积极拥抱。


否则,就只有落后挨打的份儿。


面对危机, 企业在变,我们个人是不是也该好好思考一下呢?


我们的单位真的是非我不可吗?我们的收入真的很稳定吗?我们的前景真的很光明吗?咱家里有充足的子弹去应对某些未知的重大危机吗?


居安,要思危。


居危,更要思安。


从上一篇文章开始实行收费制以后,我还是有些忐忑不安。


毕竟,以前都是免费的。


我想,有人支持我,肯定也会有人骂我。


比如什么见钱眼开,势力小人之类的,我都想到了,应对的台词我也想好了。


如果有人这样骂我,我就会告诉他们:你们说的没错,我就是个贪财鬼,我确实见钱眼开,很爱钱,而且,不止爱一点,是爱得要命。


以前,我是偷偷摸摸的爱。


想要,但不好意思说出口。


现在,我要大大方方,正正当当的爱。


就像谈恋爱一样。


爱人家就要大声的讲出来,如果你不说,老是让人家自己去感觉,去猜,结果多半就是你的梦中情人早早钻到别人的被窝里去了。


钱是一个中性词。


谈钱不可耻,不谈钱藏着掖着的爱钱才可耻。


爱钱庸俗吗?


个人觉得,爱钱高尚的很呀,什么甜言蜜语都不如打笔巨款更能打动人心。


鄙视钱的人,说不想为了赚钱而去赚钱的人,多半是内心深处没有能力创造更多赚钱的机会。


对待金钱要重视,珍重。


从结果来看,还是支持我的人比较多。


他们有我当年的老同学,有我的几位姐姐,有以前的同事,同学,还有不太熟悉的很多陌生好友……


有几位直接包了年,多半付了单篇一元。


不管多少,我都铭记于心。


非常感谢!


我关注过不少大V的公众号, 比如连岳老师,他写的每篇文章阅读量基本都是十万加,但是打赏的人通常也就几百人,百分之一都不到。


按照我现有的阅读量和付款率来讲,将近百分之二了,比例还是蛮高的。


这种结果,算是开门红吧。


虽然我做好了各种挨骂的准备,但还是没有遇到一个骂我的人。


当然,可能是阅读量本来就不高,受众有限的缘故,也可能是有人想骂,只是不好意思说出口而已。


我觉着,想骂就骂吧,自己开心就好。


但愿是我想多了。


不管怎样,我都越来越喜欢赚钱的感觉。


回家之后,没有同学同事的陪伴,没有老师的监督,我变堕落了,感觉早起变得困难了许多,但是现在,一想到前面有一个钢镚在那里等着我,我就像打了鸡血一样立刻马上精神抖擞了,无论今天赚了一毛钱,还是几百几千元,我都是抱着爱钱的态度来对待,我想,只要养成了爱钱的习惯,就会爱上赚钱的感觉。


路上捡到的100元,不如我赚的10元让我更有成就感。


就像过年时我对大家说,你给我发几十几百元的红包我都不想要,但写文章打赏和付费看我的文章我更开心。


可能一个红包几百元抵我好多篇文章的打赏,但都不如让我的价值体现。


钱能证明我的能力,也能让我有价值。


不爱钱不是高尚,而是不现实。


脱离了现实的人,基本上也没有什么可以讨论的价值了。


看看我们身边,那些爱钱的人都过得风生水起,说不爱钱的人都伤痕累累。


所以,我们要爱上钱,而不是需要钱。


爱,就真爱。


拿出你为初恋要死要活想得到对方的热情来。


谈个恋爱你能光明正大,谈钱更要光明正大,一生和钱谈恋爱。


你爱上了钱,你就不会去计较有些人的任何评价了,你也不会去管对方是怎么样的了,你就会觉得,全世界都是钞票在飞,我怎么想办法抓到手里啊,你只要发现生活中如果都是钞票在飞,你就突破了自己找到了很多机会。


贫穷的思维里,装满了安逸、计较和抱怨。


富有的思维里,装满了冒险、付出和感恩。


今天看到一段话, 分享给大家:行动上的勤奋刻苦能让你在学生时代成绩好,但无法保证你在社会上过得很好,人和人最终比拼的就是对事物的认知和思维方式,其他的90%相似,就像所有的香水,95%的成分都一样,最大的差别就是那5%。


即使同一起跑线出发,思维方式和认知的不同,决定了一个人是普通人还是能人。


做一个永远有追求的人,才会有热气腾腾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