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慈禧太后賞識小御廚,御廚驚恐忙逃離,究竟所謂何事

民國初期,在風景如畫的揚州瘦西湖畔,有一家小小的大眾飯館,飯館不大,名氣不小,生意卻特好。開飯館的是一個矮個子廚師,人矮得比武大郎還短一截。他掌勺、切菜,都要在腳下墊一隻小板凳,否則就夠不著。別看他人生得矮,可烹調技藝卻超群出眾。有人問他:“矮師傅,你有這麼好的本事,何不到揚州市內有名的大菜館去掌勺?”矮個子廚師聽了,只是淡淡一笑沒作回答。有個知道他底細的入說:“他連清宮內的御廚師都不願意當,更何況這些……”

故事:慈禧太后賞識小御廚,御廚驚恐忙逃離,究竟所謂何事

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矮個子廚師就出生在這古老的瘦西湖畔,從小跟著父親在赫赫有名的天津“江南第一樓”學了一手烹調絕技,是當時同行中的佼佼者。 父親死後,他負債回家。這時恰逢清宮招聘御廚,他變賣了所有的土地房產,到京城去應考,結果被御膳房錄取為專門伺奉慈禧太后的御廚。

有一年的農曆三月初三,是觀音大士誕辰之日,慈禧太后要戒齋沐浴,吃素唸經,表示對觀音大士的虔誠。 她傳下懿旨,命御膳房內的一百個廚師,到時每人烹調一樣拿手素菜,由自己端著,任憑她挑選,選中者重重有賞,若一隻也選不中,便以對觀音大士不敬問罪。

懿旨傳下,御膳房內好似大禍臨頭。 這時,矮個子廚師正回家休假,得到這個消息,急得和妻子三天三夜沒睡個好覺。他倆冥思苦想,才想出個辦法,等到第二天一早,便進宮去了。

宮廷之中,門禁森嚴,進出御膳房,更是搜查嚴格。 矮個子廚師走進御膳房時,連貼身衣褲、鞋襪,都被仔仔細細搜查了一遍。

故事:慈禧太后賞識小御廚,御廚驚恐忙逃離,究竟所謂何事

第二天午時,掌膳太監一聲吆喝,御廚師們各自端著做好的拿手好菜,排著隊,低著頭,一個個走過慈禧面前,任她挑選。誰知御廚走過了九十九個,慈禧連眼皮都沒抬一抬,這可急壞了守在一旁的掌膳太監,現在只剩下最後一個了,如果今天太后一道菜也沒選中,那個餓壞太后、褻瀆觀音大士的罪名,誰擔當得了?弄不好腦袋也要搬家呀!

掌御膳的太監正在驚恐萬狀時,矮個子廚師走過來了。別的廚師都是端著菜,低著頭,他因為人生得矮,只得挺著胸,抬著頭,將做好的菜頂在頭上。 當他走到殿門口時,因為門檻很高,他人矮,跨時很費力,他怕把頂在頭上的菜弄翻了,就將雙乎舉過頭,作了一個扶正的手勢。 誰知他這個手勢和命令奏樂的手勢差不多。 守在一旁的奏樂太監一一看,以為叫他們奏樂,殿堂內頓時鐘聲驟起,管樂齊鳴。那個慈禧太后,看上去象在閉目養神,實際上也在瞅著從她面前走過的廚師,瞅著瞅著,沒中意的,她氣得閉上了眼睛,這時突然聽到奏樂聲,感到非常奇怪,心想: 我老佛爺沒下旨奏樂,是哪個奴才如此大膽? 想到這,她睜開眼睛一看,只見一個矮個子廚師,頭上頂了一碗菜,不用手扶,菜碗在頭上四平八穩,正不慌不忙地走到面前。慈禧大感興趣,把追究奏樂之事也忘得一乾二淨。細看那碗裡菜餚。

故事:慈禧太后賞識小御廚,御廚驚恐忙逃離,究竟所謂何事

清瑩潔白,熱氣騰騰,清香撲鼻,把個慈禧饞得差點流下口水。 她連忙命掌膳太監將這道菜獻上來。那太監一聽,比得到皇恩大赦還要開心,急忙從矮個子廚師頭上接過菜,跪著獻了上去。 慈禧坐了半天,肚子也有點餓了,一嘗此菜,真是覺得清爽可口,鮮美無比,胃口大開,用畢素齋,頓覺爽口清心,心中大悅,便立即傳旨賞掌膳太監白銀五十兩,御廚每人賞銀十兩,並且傳旨要矮個子御廚立即晉見老佛爺。老佛爺要召見御廚,這是從來沒有過的事,大夥一時倒猜不準是兇是吉,剛才熱熱鬧鬧的御膳房,頓時鴉雀無聲。

矮個子廚師膽戰心驚地跪見慈禧,慈禧命他抬起頭來。慈禧舉目一看,但見矮個廚師年紀輕輕,五官端正,眉目清秀,想到剛才吃的那道菜,回味猶在,更是添了幾分歡喜。當即傳旨再賞他黃金百兩,外加夜明珠一顆,提升為御膳房六品總管。

故事:慈禧太后賞識小御廚,御廚驚恐忙逃離,究竟所謂何事

矮個子廚師如夢初醒,受寵若驚,一邊叩頭謝恩,一邊往殿外退去,誰知忘記跨了那高門檻,一跤跌了下去,頓時膚得頭破血流。 慈禧傳旨特准,送他去太醫院醫治,然後派心腹太監護送回家。誰知三天後家人奔來稟報說,矮個子廚師因傷勢過重,不治身亡。慈禧聽了不勝惋惜,就賞賜重金,命他妻子扶靈返鄉厚葬。

其實矮個子廚師沒有死,而是逃跑了。 這倒怪了,他才受到老佛爺的封賞,為啥私下逃走了呢?原來他這次燒的這道菜,可花了大血本!矮個子廚師瞭解到,慈禧平時最喜歡吃的素菜是蘿蔔。 可是要把蘿蔔燒得能被她選中,那可不是一件容易辦到的事。 矮個子廚師不愧為名廚,他懂得“打鐵要靠鋼,廚師要靠湯”,而素菜熬湯要引起慈禧食慾,談何容易! 怎麼辦?夫妻倆搜腸刮肚到天亮,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於是連忙殺雞,宰鵝,買火腿,購白肚,燕乾貝。將這些上好物品,熬成鮮美無比的“高湯”,又撇盡油沫,撈去殘渣,使高湯清澈見底,然後將洗淨的白布短衫放入鍋內熬煎,將鮮味汲入布衫,再烘乾後穿在身上,進得御膳房內,趁人不注意時,矮個子廚師便悄悄脫下衣衫,投入湯鍋內,待鮮味熬出後,將布衫撈出,這樣神不知,鬼不覺就將高湯還原了。待慈禧開席令下,矮個子廚師便將事先處理好的蘿蔔放入鍋內,這時湯中的“精髓”全部被吸入蘿蔔之中。慈禧是吃慣山珍海味的,如今一嚐到這種“清水蘿蔔”,頓覺清涼爽口,胃口大開。

但矮個子御廚知道,這個辦法只能用這一次,萬一被慈禧識破,豈不犯下“欺君”大罪? 不但自己要掉腦袋,還要被株連九族。所以他便用計裝死,連夜逃回揚州,從此隱姓埋名。直到辛亥革命以後,矮個子廚師才敢公開露面,在這瘦西湖畔開一家小小的飯館。

故事:慈禧太后賞識小御廚,御廚驚恐忙逃離,究竟所謂何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