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石號”旅遊火車途徑地下陸站完成改造

“黃石號”旅遊火車途徑地下陸站完成改造

“同志們,讓我們歡迎專家們的到來……”18日晚7點,歡呼聲從老下陸火車站裡傳出,緊接著,響起了眾人大合唱:“團結就是力量,這力量是鐵,這力量是鋼……”這是“黃石號”旅遊火車演員在下陸站實景排練的場景。

排練聲吸引了許多附近的居民前來觀看。人們驚奇地發現,這個歷史悠久的車站,已經悄然改變了模樣。

“黃石號”旅遊火車途徑地下陸站完成改造

下陸車站擁有百年曆史

下陸火車站位於下陸區老下陸街。這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火車站。

據史料記載,1892年鐵山運道竣工通車。這是張之洞為把大冶鐵礦高品質礦石運往漢陽鐵廠,修建的一條鐵路,也是中國大陸黃河以南的第一條鐵路。在這條鐵路線上,依次設有鐵山、盛洪卿、下陸、李家坊、石堡(今上窯公交車站旁)等車站。

其中,位於石灰窯、鐵山兩地之間的下陸,是大冶鐵路機修廠、調度室所在,承擔了機車修理、調度運辦輸、貨物集散的功能,聚集了一批鐵路技術工人及搬運工人,成為這條鐵路的中心站。

建國後,在車站原址上修建了“下陸車站”。住在車站旁的老人,對這裡都充滿了感情。82歲的鄭婆婆說,1959年她的第二個孩子出生後,一家人就搬到火車站旁居住了。“那時這個車站很熱鬧,每天進出的人很多。”鄭婆婆回憶,當時大冶還沒通鐵路,很多在大冶及附近工作的武漢籍工人,一到週末,都會來老下陸坐火車回家。

繁榮了幾十年後,隨著火車的停運,下陸車站逐漸閒置,候車廳也成為歷史。“現在說到下陸站,好多年輕人都不知道在哪兒了。”鄭婆婆十分感慨。

“黃石號”旅遊火車途徑地下陸站完成改造

車站改造主打懷舊風格

“黃石號”旅遊火車的開行,讓下陸站重新受到人們的關注。

18日,記者來到下陸車站。從黃石市八醫院的路口往裡走,迎面看到一個網吧,據說這裡曾是老車站的候車廳。再拐進一棟平房,經一個小鐵門就可以直接進入下陸火車站的站臺。

一棟兩層樓的灰白房屋,便是車站的主體建築了。二樓頂上插著數面小紅旗,迎風搖擺。一樓屋簷上豎立著“下陸車站”四個暗紅的大字,字中間醒目處還有一個鐵路標誌。

走廊牆壁上印有兩幅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宣傳畫。“開展比學趕幫的勞動競賽”等標語,讓人彷彿一下子就穿越回那個年代。

下陸車站如此改造,獲得周圍市民的認同。70多歲的張師傅說:“還真有點像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老車站。”

在下陸車站站臺上,記者還見到一個“大傢伙”,它已經退出歷史舞臺幾十年了。聽說這次“重現”,是“黃石號”旅遊火車項目組的工作人員費了不少心思和時間才找到的。到底是什麼呢?還是等您親自乘坐旅遊火車,到下陸站一探究竟吧!來源:東楚風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