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詳細講解什麼是焊接電弧,產生過程及工作原理

電弧是一種空氣導電的現象,在兩電極之間生產強烈而持久的放電現象,稱為電弧。

「收藏」詳細講解什麼是焊接電弧,產生過程及工作原理

焊接電弧是一種強烈的持久的氣體放電現象。在這種氣體放電過程中產生大量的熱能和強烈的光輝。通常,氣體是不導電的,但是在一定的電場和溫度條件下,可以使氣體離解而導電。焊接電弧就是在一定的電場作用下,將電弧空間的氣體介質電離,使中性分子或原子離解為帶正電荷的正離子和帶負電荷的電子(或負離子),這兩種帶電質點分別向著電場的兩極方向運動,使局部氣體空間導電,而形成電弧。

「收藏」詳細講解什麼是焊接電弧,產生過程及工作原理

焊接電弧的引燃一般採用兩種方法:接觸引弧和非接觸引弧。手工電弧焊是採用接觸引弧的。引弧時,焊條與工件瞬時接觸造成短路。由於接觸面的凹凸不平,只是在某些點上接觸,因而使接觸點上電流密度相當大;此外,由於金屬表面有氧化皮等汙物,電阻也相當大,所以接觸處產生相當大的電阻熱,使這裡的金屬迅速加熱熔化,並開始蒸發。當焊條輕輕提起時,焊條端頭與工件之間的空間內充滿了金屬蒸氣和空氣,其中某些原子可能已被電離。與此同時,焊條剛拉開一瞬間,由於接觸處的溫度較高,距離較近,陰極將發射電子。電子以高速度向陽極方向運動,與電弧空間的氣體介質發生撞擊。碰撞的結果使氣體介質進一步電離,同時使電弧溫度進一步升高,則電弧開始引燃。只要這時能維持一定的電壓,放電過程就能連續進行,使電弧連續燃燒。 非接觸引弧一般藉助於高頻或高壓脈衝引弧裝置,使陰極表面產生強場發射,其發射出來的電子流再與氣體介質撞擊,使其離解導電。

「收藏」詳細講解什麼是焊接電弧,產生過程及工作原理

電弧其主要性質為:

(1)維持電弧放電的電壓較低,一般為10~50V。

(2)電弧中的電流很大,可從幾安到幾千安。

(3)具有很高的溫度,弧柱中心溫度可達5000~30000K,菜些情況下可達50000K以上(等離子弧)。正是由於弧柱中心具有如此高的溫度,超過了金屬的熔點,因此可以用來熔化金屬,作為各種電弧焊方法的熱源。

電弧能發出很強的光。電弧的光輻射波長為((1.7~50) x107m。它包括紅外線,可見光和紫外線3個部分。

「收藏」詳細講解什麼是焊接電弧,產生過程及工作原理

電弧是由3部分組成,即弧柱區、陰極區和陽極區

1、弧柱區

弧柱區呈電中性,它是由分子、原子、受激的原子、正離子、負離子及電子所組成,其中帶正電荷的離子與帶負電荷的離子幾乎相等,所以又稱為等離子體。帶電的粒子在等離子體定向移動,基本上不消耗能量,所以才能夠在低電壓條件下,傳輸大電流。傳輸電流的主要帶電粒子是電子,大約佔帶電粒子總數的99.9%,其餘為正離子。

因為陰極區和陽極區的長度極短,所以可以認為弧柱區長度為電弧長度。弧柱區的電場強度較低,通常只有5~10V/cm。

2、陰極區

陰極被認為是電子之源。它向弧柱提供99.9%的帶電粒子(電子)。陰極發射電子的能力,對電弧穩定性影響極大。陰極區的長度為10-5~10-6cm,如果陰極壓降為10V,則陰極區的電場強度為106~107V/cm。

3、陽極區

陽極區主要是接受電子,但還應向弧柱提供0.1%的帶電粒子(正離子)。通常陽極區的長度為10-2~10-3cm,則陽極區的電場強度為103~104V/cm。由於陽極材料和焊接電流對陽極區壓降影響很大,它可以在0~10V之間變化。例如當電流密度較大,陽極溫度很高,使陽極材料發生蒸發時,陽極壓降將降低,甚至到0V。

加油武漢!加油湖北!加油中國!一起加油吧!

喜歡就點個贊,滿意就轉發一下,隨手加個關注唄!(跪求不要取關QAQ)

還想了解更多關於“電氣”,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或私信哦!

聲明: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