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具一格的“眉間尺復仇記”:淺析魯迅小說《鑄劍》的藝術特色

相遇是一種緣分,歡迎關注“米瑞悅讀”!

別具一格的“眉間尺復仇記”:淺析魯迅小說《鑄劍》的藝術特色

文|米瑞君

魯迅的小說《鑄劍》寫於1927年,原名《眉間尺》,收錄到《故事新編》作品集時,改名為《鑄劍》。故事的原型是魏文帝曹丕所著志怪小說集《列異傳》中《三王冢》,原文僅二百餘字,經魯迅的奇思妙想將其再創作為一篇將近一萬字的小說。

《鑄劍》圍繞復仇的主題,塑造了眉間尺、宴之敖者和王三個主要人物形象,重點敘述了一場驚心動魄、莊嚴肅穆的復仇行動,顯示出強烈的俠義情懷,小說的結尾筆鋒一轉,用調侃的方式批判了國民劣根性。縱觀全文,崇高與荒謬,悲壯與戲謔,兩種截然對立的筆調水乳交融,豐富並昇華了小說的主旨。

按照故事的發展進程,《鑄劍》可劃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講述主人公眉間尺成長為復仇者之前的情況;第二部分寫眉間尺出門尋找仇人時,碰到了願意代之復仇的黑衣人宴之敖者;第三部分寫宴之敖者進宮與王進行了一場攝人心魄的鏖戰,這也是故事的高潮部分;第四部分即結尾部分寫三頭合葬,正義之戰終以鬧劇收場。

這篇小說雖然篇幅不長,但是問世近百年來,受到許多作家和讀者的追捧,連魯迅本人也比較偏愛它。1936年,魯迅在致黎烈文的信中說:“《故事新編》真是‘塞責’的東西,除《鑄劍》外,都不免油滑。” 而諾貝文學獎獲得者莫言曾評價:“《鑄劍》是魯迅最好的小說,每次重讀都有新鮮感”。

別具一格的“眉間尺復仇記”:淺析魯迅小說《鑄劍》的藝術特色

作為一篇中國新文學史上影響力巨大的小說,《鑄劍》可以分析探究的點有許多,本文中,我將根據自己的理解,來談一下這篇小說運用的三種主要表現手法,即藝術特色:象徵、想象和諷刺,這三種藝術手法的應用使《鑄劍》形成一種瑰麗奇絕、氣韻獨特的風格,增強了文章的藝術表現力,令人浮想聯翩,引人思索併發人深省。

01、象徵:劍是小說最重要的意象,它象徵著復仇意志、豪俠精神和政治強權

在文學創作中,象徵手法是根據事物之間的某種聯繫,藉助事物的具體形象來表現某種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這種具體形象也可稱之為意象。

恰當運用象徵手法的好處是:使文章立意高遠,含蓄深刻,賦予文章以深意,從而給讀者留下咀嚼回味的餘地。

而在《鑄劍》中最重要的意象便是題目中的“劍”。劍在文中一共出現47次,反覆強調,貫穿始終,魯迅賦予劍豐富的內涵,浸潤著他濃重的情感。我認為劍具有以下三重象徵含義。

  • 劍象徵復仇意志

那把“純青、透明、冰一樣”的劍是全文的線索,復仇由劍開始,也由劍結束。劍是實實在在的復仇武器,更是一把充斥於眉間尺和宴之敖者心中的“精神之劍”。

在水與火相交融的鍛造劍的過程中,經過千百次的錘鍊,利劍誕生。眉間尺的父親鑄造出兩把劍,預料到自己必死無疑,他將雌劍交給王,雄健則留給未出世的兒子,以備報仇用。所以,在兩把劍鑄成的那天,眉間尺父親就已賦予劍復仇的意志。

年輕的眉間尺力量是弱小的,他無法克服優柔寡斷的秉性,註定不能完成復仇任務。而黑衣人宴之敖者的出現改變了復仇行動的走向和結局。眉間尺選擇信賴宴之敖者,將自己的人頭和劍全權交付給宴之敖者,復仇的意志因劍主人的轉換而變得無比堅定。

別具一格的“眉間尺復仇記”:淺析魯迅小說《鑄劍》的藝術特色

之後,宴之敖者懷著必勝的信心從容地走進宮殿。他膽識過人,設法引誘王靠近煮著沸水的鼎,眨眼之間用劍將王的頭顱砍下。在眉間尺的頭不敵王頭攻擊的情況下,宴之敖者用劍劈下自己的頭顱,墜入鼎中,此時,復仇的意志達到頂峰,三個頭顱激烈角逐一番,王頭終於斷氣。

眉間尺和宴之敖者最終和劍融為一體,成為復仇意志的化身。雄劍不辱使命,圓滿完成復仇的重任。

  • 劍象徵豪俠精神

在中國的古詩詞中,劍這個意象的基本意蘊是英雄情懷和豪俠精神。例如,賈島寫過“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李白有詩“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辛棄疾有詞“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

在《鑄劍》中,劍同樣象徵著英雄豪氣。眉間尺在聽完母親講述父親慘烈的遭遇之後,他優柔的性情發生了一定變化,立刻踏上漫漫的復仇之路。

原文中寫道:“頭也不回的跨出門外,穿著青衣,揹著青劍,邁開大步。待到走到樹林的那一頭,露珠裡卻閃出各樣的光輝。”青劍加身,雖然眉間尺內心依舊充滿踟躕和彷徨,但是一個豪俠形象已躍然紙上。

宴之敖者對眉間尺說:“你的就是我的;他也就是我。我的魂靈上是有這麼多的,人我所加的傷,我已經憎惡了我自己!”當宴之敖者接過青劍,他就成為一個無私無畏、仗義行俠的高尚勇士。他報仇不為自己,不為名聲,而只是為了正義本身必須替眉間尺去報仇。

無論是眉間尺還是宴之敖者,他們的俠義形象因為身背一把青劍而更加閃耀,因為劍本身就象徵著英雄氣概和俠義精神。

  • 劍象徵政治強權

王命令眉間尺的父親為他鑄造一把天下最厲害的寶劍,目的是“用它保國,用它殺敵,用它防身”,看起來正義凜然,義薄雲天。但是,當寶劍被獻給王的那一刻,眉間尺的父親卻遭殺戮。

因為王容不得天下再有一把這獨一無二的劍,王一定要殺掉眉間尺的父親,免得他再去給別人煉劍。王害怕別人與他匹敵,更擔心別人會超過他。王何其自私,又何其霸道!

此時,劍就象徵了一種政治強權,具有至高無上不容侵犯的地位。持劍的人具有絕對的話語權,任何人都不能反駁,若誰有不同意見,可以格殺勿論。

別具一格的“眉間尺復仇記”:淺析魯迅小說《鑄劍》的藝術特色

原文中寫道:“他常常要發怒;一發怒,便按著青劍,總想尋點小錯處,殺掉幾個人。”這樣的王是如此可怕,喜怒無常,專橫強暴,慘無人道。

所以,在這種政治高壓下,正義與劍站在了對立面。王的劍成為罪惡和強權的象徵。

綜上所述,在我看來,小說中的劍具有三重象徵意義:復仇意志,豪俠精神和政治強權。劍這個最重要的意象將整個故事有機地串聯起來,加深了這篇小說的底蘊,深化了復仇的中心思想,讀者的愛憎情感也隨著劍的揮舞而起伏波動。

02、想象:在天馬行空般的想象中,呈現出一個奇異、荒誕和令人震撼的世界

南朝文學理論家劉勰在《文心雕龍》中有言:“思接千載,視通萬里”,一語道出想象的神奇之處,它可以讓思維飄到千里之外,它可以讓視線擴展到萬里之遙。

所謂想象,就是再現記憶中的印象或是對印象加以擴大或組合。它是一種特殊的思維形式,具有超越時空的特性。同時,想象是形象與情感相互交織的過程。

想象手法的主要作用是營造某種特殊的氛圍,豐滿人物形象,增強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

在《鑄劍》中,魯迅運用想象,創造出令人驚歎的意境和場面,充分表現了魯迅超凡的創造能力。我認為,在《鑄劍》中想象手法主要有以下兩個作用。

  • 通過想象創造出奇異的意境

在描寫眉間尺死後,他屍首的遭際時,原文中寫道:“深處隨著有一群磷火似的眼光閃動,倏忽臨近,聽到咻咻的餓狼的喘息。第一口撕盡了眉間尺的青衣,第二口便身體全都不見了,血痕也頃刻舔盡,只微微聽得咀嚼骨頭的聲音。”

魯迅將狼急切地想吃掉眉間尺屍首時的目光想象成為“磷火似的眼光”,因尚在遠處,有光無聲,塑造了一種神秘莫測的氛圍,大有“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氣勢。

“撕盡眉間尺的青衣,身體全都不見了,血痕頃刻舔盡,只聽到咀嚼骨頭的聲音”,

此處的描摹著墨不多,卻創造出一種奇異詭譎的意境,令人毛骨悚然,後背發涼,對人的心理和精神也會造成極大衝擊。

  • 通過想象創造出荒誕的場面

在描寫王頭和眉間尺的頭在沸水中搏鬥的場面時,魯迅憑藉想象營造出一種荒誕的局面,驚世駭俗,荒唐不已。

原文中寫道:“王頭剛到水面,眉間尺的頭便迎上來,狠命在他耳輪上咬了一口。鼎水即刻沸騰,澎湃有聲;兩頭即在水中死戰。約有二十回合,王頭受了五個傷,眉間尺的頭上卻有七處。”

別具一格的“眉間尺復仇記”:淺析魯迅小說《鑄劍》的藝術特色

此處亦是一段非常精彩的細節描寫。動詞“迎”、“咬”細緻入微地表現出眉間尺迫不及待的心情和等待已久的狀態。

這裡在想象中運用了視聽結合的手法,不僅有視覺動作上的衝擊,“澎湃有聲”的聽覺描寫,給讀者以身臨其境的真實感,彷彿此刻耳邊正響著翻騰的沸水。

而“二十回合,五個傷,七處”等數量詞的應用,更給讀者栩栩如生的鮮活體驗,如電影鏡頭一樣映入腦海,揮之不去。

然而,這一切又是虛妄的、荒誕的,被仇恨意志充塞的頭顱心心念念要復仇,竟產生一種超自然的力量,頭顱不死,血戰到底。此處的想象出乎常理,令人驚愕。

我認為《鑄劍》中瑰麗奇特的想象,構建出一種奇異非凡、荒誕至極的總體氛圍,豐滿了眉間尺和宴之敖者英勇無懼、矢志不渝的人物形象,表達出作者對兩位英雄深切的讚揚和稱頌之情。

03、諷刺:小說的結尾部分運用辛辣的諷刺評判了看客的奴性、豐富了小說的主旨

諷刺手法常用於暴露對象的可笑之處,採用誇張、反諷等方式,從而產生幽默調侃的效果;或者用譏刺和嘲諷筆法描寫敵對的落後的事物,常用誇張的手法加以暴露,以達到貶低的目的。

魯迅曾這樣定義諷刺:“一個作者,用了精煉的,或者簡直有些誇張的筆墨——但自然也必須是藝術地——寫出成一群人的或一面的真實來,這被寫的一群人,就稱這作品為‘諷刺’”。

魯迅是運用諷刺手法的頂級高手,在《鑄劍》中諷刺的運用亦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小說的第四部分即結尾部分是非常魯迅式的,充滿了深長的調侃諷刺意味。在這個部分,我認為諷刺主要有以下兩種作用。

  • 運用諷刺手法,批判了看客的奴性

如果把王頭被打敗之前的部分歸類為復仇的正劇,那血仇得報之後,大臣、妃子和百姓的一系列操作儼然已將正劇衍變成為一場令人啼笑皆非的鬧劇。

這群人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他們就是魯迅作品裡的常客——“看客”。

王頭斷氣之後,原文這樣描述宮殿裡的人:“他們中的一個首先叫了一聲,大家也立刻迭連驚叫起來;一個邁開腿向金鼎走去,大家便爭先恐後地擁上去了。有擠在後面的,只能從人脖子的空隙間向裡面窺探。”

“爭先恐後、擠、從空隙向裡面窺探”,通過這幾個詞語的描摹,用略顯誇張的筆法諷刺了看客們好奇心滿滿、麻木不仁的精神狀態。

別具一格的“眉間尺復仇記”:淺析魯迅小說《鑄劍》的藝術特色

在描寫落葬儀式時,魯迅更是極盡嘲諷之能事,將奴性根深蒂固的看客刻畫得入木三分。原文中寫道:“合城很熱鬧。城裡的人民,遠處的人民,都奔來瞻仰國王的大出喪。天一亮,道上已經擠滿了男男女女。”

“熱鬧、瞻仰、擠滿”,寥寥幾筆,愛看熱鬧、不分是非的看客形象立於眼前。眉間尺和宴之敖者的犧牲並未換來人們思想的覺醒,而是給看客增加了生活的色彩,讓他們一飽眼福。

“哀其不幸,怒其不爭”,魯迅用辛辣的筆調錶達出對看客們同情又憤恨的複雜情感。

  • 運用諷刺手法,豐富了小說的主旨

如果刪除小說的最後一部分,那《鑄劍》的主旨就更加單純統一:讚揚了復仇者宴之敖者的大無畏精神和俠義情懷。實際上,最後一部分的內容與這種精神旨趣背道而馳,但這恰恰豐富和拓展了小說的主旨,給人以更深刻的啟迪。

復仇者眉間尺和宴之敖者與施暴者王同歸於盡,頭骨難解難分,結果是“只能將三個頭骨都和王的身體放在金棺裡落葬”,由此,

一場轟轟烈烈的復仇演變為一場大型展覽兼狂歡盛宴,看客們似乎遺忘了復仇的兇險、艱難和正義,復仇本身的意義被消解了。

小說的結尾處寫道:“百姓都跪下去,幾個義民很忠憤,嚥著淚,怕那兩個大逆不道的逆賊的魂靈,此時也和王一同享受祭禮。”

別具一格的“眉間尺復仇記”:淺析魯迅小說《鑄劍》的藝術特色

眉間尺和宴之敖者的復仇表面看是成功了,從深層看卻是徹頭徹尾的失敗:復仇毫無意義,跪著的“忠憤”奴才並未站起來,正義豪俠反而成為“大逆不道的逆賊”,湊熱鬧的看客竟是唯一的也是永遠的勝利者。

王頭斷氣的瞬間,復仇行動戛然而止,復仇後的人和社會將會怎樣?這是作者想進一步揭示的主題,所以,《鑄劍》的主旨就增添了另一層含義:對國民劣根性的批判和反省。

在《鑄劍》最後一部分的內容中,作者辛辣地諷刺了看客們的愚昧、無知與冷漠,無情地批判了兩千多年來國民的奴性和病態,一針見血地揭示出國民靈魂受到創傷的病根,體現出魯迅對國民人格狀態的深度思考。

結語

魯迅一生最厭惡兩種人,一是錦衣玉食、殘民以逞的反動統治者,二是卑躬屈膝、低眉順眼的奴隸。在《鑄劍》中,他酣暢淋漓地寫出了對這兩種人的態度,讀來大快人心、意猶未盡。

魯迅先生說:“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寶貴的,唯有它發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而《鑄劍》中的宴之敖者正是民族脊樑的傑出代表:堅守正義,肝腦塗地,不求回報,死而後已。而這樣的人物在當年社會依舊是我們的民族魂,可以看出,《鑄劍》具有超越時代的不朽生命力。

《鑄劍》堪稱魯迅的得意之作,它呈現出豐富的思想內涵,讚頌、批判和諷刺渾然一體。魯迅運用獨特的思維角度,並結合象徵、想象和諷刺等多種藝術手法,塑造出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和蕩氣迴腸的故事。

別具一格的“眉間尺復仇記”:淺析魯迅小說《鑄劍》的藝術特色

重讀《鑄劍》,再次感受到它瑰奇的風格、豐沛的意象和無窮的魅力,在閱讀中得到快樂和啟迪。

參考文獻:魯迅《故事新編》;錢理群《魯迅作品十五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