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現代中外詩推薦?

用戶9892487041193


《我的孤獨是一座花園》

作者阿多尼斯,敘利亞詩人。

阿多尼斯是一位態度鮮明的叛逆者,以百折不撓的倔強抗爭權勢與時俗。

他的詩歌,是瞭解阿拉伯社會現狀的一個窗口。

他為祖國蒙受的苦難而傷懷,為自身不被祖國所容而喟嘆,為整個阿拉伯民族的落伍而悲憤。

他的孤獨是一種民族的孤獨,也是時代的孤獨。

他的孤獨是風與光的君王。

沒必要對詩歌進行多麼深刻的理解,它既不理性,也不感性,它是稍微經過詩人神經擺弄過的產物。

放下理智去欣賞這座花園,才會獲得全新的美的理智。

孤獨只是它的表象,它有的,是本真的愛和圓滿。




耕根


我接觸現代詩是從徐志摩的《再別康橋》開始的,後來就是徐慕容。再後來讀了北京的幾位現代詩人的詩,好好喜歡。如北島,食指,顧城等等。

當然也有非常喜歡的,如舒婷。她是那一代現代詩歌寫的比較好的,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她的鐵粉老多了。這裡我抄一首《這也是一切》的前一節。

這也是一切

———答一位青年朋友的《一切》

不是一切大樹

都被風暴折斷

不是一切種子

都找不到生根的土壤

不是一切真情

都流失在人心的沙漠裡

不是一切夢想

都甘願被折掉翅膀

國外的現代詩歌的詩人,優秀人才很多。我喜歡的有英國的雪萊,德國的席勒和海涅,法國的保爾-福爾,印象最深的是智利詩人聶魯達。他的一首《你的微笑》被選入高中語文課本。好了,我就閒聊這麼多。



古硯古墨齋主


現代詩歌很多,其中優秀的作品更是數不勝數,可以說群星薈萃,光芒萬丈。

我是沙灘陽光飛,很高興能夠回答你的問題,下面給你推薦一些現代的中外詩,希望能夠幫到你!

臺灣現代詩人、散文家、畫家席慕容,她的詩集特別值得拜讀,席慕容詩集一書,席慕容的《初相遇》:美麗的夢和美麗的詩一樣,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還有《一顆開花的樹》:……為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另外,還有《徐志摩詩集》……“走著走著,就散了,回憶都淡了,;看著看著,就累了,星光也暗了……”,徐志摩的詩有一種傷感,更有一種激情,你可以從他的詩中領會到感悟到很多很多東西; 再有,就是 艾青,郭小川……,尤其是艾青,他是中國現代詩的代表詩人之一,他的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

另外介紹一下,我們的偉大領袖毛主席的詩,他是當代詩人,《毛澤東詩詞全集》,他的經典詩詞可以入畫,大氣磅礴,美不勝收,詩詞的格調剛陽恢弘,意境高遠,波瀾壯闊,極具感染力和征服力,比如:《沁園春•雪》《沁園春•長沙》等等。

他老人家的詩詞是我極其崇拜的!

至於,國外的現代詩,我知道的不多,記憶中有印度著名詩人泰戈爾,他的詩集有《新月集》、《飛鳥集》、《園丁集》等等,他的詩句:“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報之以歌。” 更是世人皆知。

我們大家都經常說的: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這句是出自雪萊的《西風頌》,它的上一句是:讓預言的喇叭通過我的嘴唇,把昏睡的大地喚醒吧。雪萊是英國著名作家,是浪漫主義詩人,被認定是歷史上最出色的英語詩人之一。他的詩集值得拜讀。

在歷史滾滾濤濤的長河中,前人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精華,有待我們去繼承去汲取。


沙灘陽光飛


《朝霧裡的小草花》徐志摩

這豈是偶然,小玲瓏的野花 !

你輕含著鮮露顆顆,

怦動的像是慕光明的花蛾,

在黑暗裡思念焰彩,晴霞;

我此時在蔓草叢中過路,

無端的內感,惆悵與驚訝,

在這迷霧裡,在這巖壁下,

思忖著,淚怦怦的,人生與鮮露?


劉楚雲817


首選當是席慕蓉

最令人懷念的那一段:

那時?哦,那時!那年輕的時候!

我們何曾懂得“不與黃鶯爭在花裡鳴”的清高,與“上天唱眾仙人都來臨”的絕俗?

我們都只是那樣幼稚,那樣低俗,那樣不懂得音樂,也不懂得愛人……

其次當推徐志摩,人品雖令人不屑,但因受英國19世紀浪漫主義詩歌及其他西洋文學的薰陶,新詩浪漫、清新、唯美。

《再別康橋》自是絕品了。

今天奉上《偶然》:

我是天空裡的一片雲,

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訝異,

更無須歡喜——

在轉瞬間消滅了蹤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記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

國外優秀的的詩與詩人也是很多,最愛還是泰戈爾。選錄一小節來欣賞:

我的心,這隻野鳥,

在你的雙眼中找到了天空。

它們是清曉的搖籃,

它們是星辰的王國。

我的詩歌在它們的深處消失。

只讓我在這天空中高飛,

翱翔在靜寂的無限空間裡。

只讓我衝破它的雲層,

在它的陽光中展翅吧。


國雅書院


我的幻想

我在幻想著,

幻想在破滅著;

幻想總把破滅寬恕,

破滅卻從不把幻想放過。

1969.5

夜行

汽車射出兩道燈光,

把黑暗的公路,

變成光明的走廊。

兩排楊樹撐著夜空,

枝葉伸展開來,

又像隧洞一樣。

1969

留念(一)

從遙運的西天,

從餘霞中間,

飛來一片楓葉,

飛來一朵火焰。

我把它拾起,

作為永久的留念。

1969年

留念(二)

在粗糙的石壁上

畫上一叢叢火焰

讓未來能夠想起

曾有那樣一個冬天

1969年

我所渴望的美,

是永恆與生命,

誰知它們竟水火不容:

永恆的美,奇光異彩,

卻無感無情;

生命的美,千變萬化,

卻終為灰燼。

1969.12 火道村

社會

時間的列車閃著奇妙的光亮,

滿載著三十億人類

飛馳在晝夜的軌道上;

穿過季度的城鎮,

馳過節日的橋樑,

噴撒著雲霧的蒸汽,

燃燒著耀眼的陽光。

它曾穿過冰川世紀的雪原,

它曾馳過原始社會的泥漿,

它還要通過無數險阻,

但終要到達最美好的地方。

1969

一月四日日記

我用筆的木漿,

去追趕時間的急流,

儘管是那樣地用力,

還是被遠遠地拋在了後頭。

我那日記的小船,

為什麼比白雲還要緩慢?

因為它喜歡在遺忘的沙洲上停擱,

或是在冥想的旋渦中打轉。

我沒有任何辦法,

只好在航行的第四天靠岸。

1970

起步

童年的金色,

已經消失,

廣闊的世界,

變得更加清澈。

生命——

溶合在山泉中的一滴露水,

在崎嶇不平的道路上,

吐著快樂的泡沫,

唱著希望之歌……

1970.7

野蜂

早晨,銜來百花的甘露,

在竹枝上建起靈巧的樓房,

春天給予它不竭的精力,

美麗的舞蹈,浴著漫天金光。

細雨,洗去空氣中的浮塵,

薄暗裡蜜酒散開陣陣醇香。

野蜂在風雨的搖盪中開始安眠,

帶著無限甜美的夢想。

1970.8

冬天的河流

松疏的沙灘上,

橫躺著上百隻大木船;

它們像是疲乏了,

露出寬厚的脊背,

曬著太陽……

多麼遼闊呵!

沒有人聲。

河岸邊,

開滿了耀眼的冰花;

沙洲上,

佈滿了波浪留下的足跡,

——微細的紋路;

黃鏽的鐵錨斜躺著,

等待著春天的綠波。

冰凍的河是藍色的;

無雲的天是藍色的;

多麼單純的顏色,

陽光潤溼了大地的皮膚。

氈毯一樣的沙灘

睡熟了;

它是美麗的,

卻沒有——一枝生命的花朵。

1970

顧城的詩,我喜歡,推薦。


宰瓜殺馬


蘇珊娜·索卡

博爾赫斯(阿根廷)

懷著冷漠的愛她看著下午

散亂的色調。心醉迷神

遺失自身在錯雜的樂曲

或是詩節中稀奇古怪的生活之中。

不是元色的紅,而是灰

紡織著她纖弱的命運,

在搖晃而混雜的色調中

試圖辯識並演練著。

並非是冒險而走進困頓的迷宮,

她沒有以事物的外形

觀察它們的騷動和進程,

正像鏡子中另一個婦人。

寓住於遙遠的過去那祈禱中的神靈

把它丟棄給老虎,火焰。

情人

艾呂雅(法國)

她正站在我的眼皮上

她的頭髮夾在我的頭髮中

她的顏色和我的眼睛一樣

她的身軀是我的一隻手

她完全被包圍在我的陰影中

好像一塊石頭襯著藍天

她永遠也不肯閉上她的眼睛

她也不肯讓我睡眠

她在大白天做的夢

使得許多陽光都化成了蒸汽

我止不住哭笑之後又大笑

在我無話可說時不停地講

詩人濟慈說:“詩歌應該使讀者感受到,它所表達出來的理想,似乎就是他曾有過的想法的重現。”一首好的詩歌作品,必須是客體在書寫者心中共鳴的產物。是將那種抓心索魄、純粹迷人的感受,藝術地再現出來。

創作拒絕無病呻吟。為賦新詞強說愁,是沒有新意沒有讀者的。

創作,尤其是詩歌,要相信讀者的智慧。一首詩所呈現的多歧義解讀,可同時釋放出多角度的光輝。


aihui009


我推薦兩首現代詩,《假如生活欺騙了你》和《相信未來》,這兩首詩在中學時代還特意書寫在摘抄本上,現在回讀依然充滿著治癒的力量。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作者:普希金,俄國偉大的詩人,詩文以親切和藹的口吻表達了一種積極樂觀、堅強向上的人生態度,像是一種來自戀人的慰藉,她懂你的遭遇,理解你的處境,不埋怨不指責,鼓勵你樂觀自信、積極向上,並且熱愛生活和感恩生活。

《相信未來》作者:食指,本名郭路生,詩文極具深刻的思想,朗朗上口,讀起來如沐春風,並且畫面感十足,更像是一位摯友在向你述說,無論遭遇困境還是歷經痛楚,他用強大的內心、堅定的信念講述著一定要對生活充滿希望,熱愛生命,相信未來。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我們也要相信未來。

以上拙見,僅供參考,如有異議,歡迎交流!



澤熹筆談


《🍁🍂秋葉🍂🍁》

🍁秋葉飛窗內,🍁🍁薄瘦似佳人。

🍁🍁🍁捧入手中問,🍁🍁🍁🍁可否女兒身。

〈漢子詩人~2019年8月26日*農曆七月廿六日*6時22分於北京〉



漢子詩人


推薦席慕容的詩,讀起來不沉重,卻很有味道,很值得回味。

曾有人評論席慕容的詩說:“席慕蓉是一個以百轉千回的愛情詩、寫實寫意的行走詩影響了一批又一批年輕人的著名詩者。席慕容的寫作“摺疊”著自己對原鄉、生活的愛。“詩歌一直都在。詩歌是無所求的,讀詩也是無所求,寫詩也應該無所求,那個詩才活得起來。”也是這種“無用論”的讀詩心態和寫詩心態,使得席慕容的詩歌總能讓人尋找到共鳴。特別是她對原鄉的嚮往,在城市化快速發展的當下,更讓移居其他城市的年輕人有了心靈的共鳴。”

這裡放上一首代表作《一棵開花的樹》,請欣賞——

如何讓你遇見我

在我最美麗的時刻

為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它讓我們結一段塵緣

佛於是把我化作一棵樹

長在你必經的路旁

陽光下慎重地開滿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當你走近

請你細聽

顫抖的葉是我等待的熱情

而你終於無視地走過

在你身後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