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人告訴我殺人有錯”,通過電影看少年犯罪

近日,四川省眉州市東坡區公安局曝光一例13歲少年弒母事件,使人不免想起去年轟動一時的大連13歲少年殺人案和前年的12歲少年弒母案。

“沒人告訴我殺人有錯”,通過電影看少年犯罪

大連少年免除刑事責任的判決使群眾不滿,部分人甚至認為應該直接判為死刑。

他們每個人都受到了譴責,但畢竟我們所接收的信息有限,無法完全掌握這些事件的來龍去脈。少年為什麼要殺人?為什麼殺人後也沒有絲毫慌張?他們以後加入社會怎麼辦?這些問題,或許在《告白》和《青之炎》這兩部電影中可以找到答案。

“沒人告訴我殺人有錯”,通過電影看少年犯罪

在《告白》中,女教師復仇是因為她班級裡兩位學生殺了她的女兒,成績優秀的天才少年A,和膽小的同學B。少年A產生殺人的念頭找上了B,二人決定殺死班主任的女兒。少年B引誘小女孩到泳池邊,殺人工具是A發明的碰到拉鍊就會被電擊的包,小女孩倒下後B將她丟進泳池偽裝成失足滑落。

“沒人告訴我殺人有錯”,通過電影看少年犯罪

在《青之炎》中,男主角為了擺脫因6母親而離婚,仍賴在他們家裡不走的繼父,從而下定決心將他殺死。他先是在繼父的酒里加入碳酸鉀,再在美術課上以寫生為藉口,趕回家中,在妹妹和母親都不在家的時候,利用血壓儀的電流殺死攝入過多碳酸鉀不清醒的繼父。

“沒人告訴我殺人有錯”,通過電影看少年犯罪


他們為什麼要殺人?

《告白》中,A被身為科學家的母親拋棄,之後他千方百計引起母親注意,卻沒有等來母親的聯絡。決定殺人,是因為他可以證明自己,可以被母親看見。

B經受校園霸凌,A的親近使他感覺自己擁有了朋友,膽小是他長期隱忍的結果。

《青之炎》中,男孩認為只要殺死了繼父,媽媽和妹妹就會安全,他認為這是一種保護。

無論是電影裡的案例,還是現實中的事件,少年犯罪,哪怕他們謀劃了很久,也總是被很快偵破。他們精心準備的隱瞞像紙一樣薄,一戳就破。

殺人以後呢?

A開學後被全班同學孤立霸凌,又殺死了對自己伸出援手的女孩。結尾被女教師報復後倒在了學校禮堂。

B從事情暴露後開始神志不清,不洗澡不剪頭,整天髒亂地躺在床上,對母親大聲喊叫。最終被飽受折磨的母親刺中,又殺死了絕望的母親。

《青之炎》的男主角為了隱瞞真相又殺死因為知情而向他勒索的朋友,被警察發現第二天主動撞向迎面而來的卡車。

現實中的犯罪少年也是,他們可能經歷了社會的不公,有著不堪提起的過去,但他們卻選擇了殺人。不追究刑事責任同時收容教養的判決結果也許是法律對他們生命上的保護,但當懲罰結束重新步入社會的那一天,或許就是他們精神折磨的開始,因為他們永遠不會被周圍的環境接納。

《告白》裡少年A說過:“沒人告訴我殺人有錯”。

但最後他還是失去了唯一在乎的人。

殺人有錯,殺過人的他們總有一天會知道。

“沒人告訴我殺人有錯”,通過電影看少年犯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