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投資了20萬,自己一個人忙到頭毛利差不多13萬左右,這生意有必要繼續做下去嗎?

卓越


具體什麼生意不清楚,不好評價。生意發展前景和投資風險也沒法評估。


東北亞環渤海中心探索


如果是一個人創業,年純利潤到手不能低於15萬。拋開累死累活的先不說,起碼相當於上個班的意思。如果低於15萬或者還要搭上幾個人力。立刻轉換經營模式,或者改行放棄。

這時候你不得不考慮時間成本,它對於很多人有時候是不看重的。實際上對某些人來說時間成本是最寶貴的成本,它是無價的。如果消耗巨大的時間成本,卻換不來可觀的收益。這次的投資,可以定義為失敗。立刻止損才是當下最明智的選擇。

樹挪死,人挪活。一但跨進創業這個領域。什麼都可以休息,唯獨大腦不能休息。尤其在創業初期,要絞盡腦汁先確保生存下來,然後再一門心思挖掘提高利潤率的項目或產品。只要你足夠聰明,路子是對的,付出與收穫絕對會成正比。

所以,無論你給別人打工,還是自己獨立創業。都不能一門心思的傻幹。要時不時的停下來,思考下,這是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能不能看見自己的未來。然後選擇繼續或者重新開始。





君先生


投資20萬,一年毛利13萬,生意是否值得繼續做?這個問題需要補充其他更多信息才能做更清晰判斷。

我們來算一下。如果13萬現金都是利潤,相當於一年65%的回報率。這基本上已經算的上是暴利了,當然值得做。大部分企業的淨利潤率在5~10%已經是非常好的一個生意。

那麼在13萬毛利的基礎上,為了運營這個生意,你還要花多少錢呢?其他的運營成本是多少?僅僅從毛利來說,無法判斷這個生意是否值得做。

如果扣掉其他的運營成本,能有大概4-5%左右的淨利潤率,這個淨利潤還是扣除了你自己全年生活費的基礎上,額外還有一個4-5%的收益率。

我們拿不做這個生意自己去打工來做類比。你用這20萬做一個投資理財組合,4~5%這樣投資收益率相對而言屬於風險較低,比較容易獲取。然後你自己去工作,能夠拿到滿足日常正常生活的生活費用。

這兩種情況下,生活水平和收益率基本上差不多,是做這個生意呢?還是去打工,取決於哪個選擇更容易獲取,哪一個工作的方式是你更喜歡的,哪種未來持續的風險更小。

我們把時間延長,去打工是不是會一直維持著類似的薪酬水平?還是預期可以努力漲薪?如果做生意通過你逐漸積累更多的客戶,以後的回報率會更高於現在,可想象空間更多。那顯然是比打工更合適。但是如果這個生意本身風險偏大,業務不穩定時好時壞。這個時候就需要權衡風險和收益的關係。

如果扣掉所有的運營成本之後,淨利率大概只有1-2%不到3%的水平,而且未來預期這種模式只能夠複製,難在盈利能力上做更大突破。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能夠找到收入滿足自己日常生活水平的工作,或許去工作比做這個生意會更加合適。然後把20萬去投資理財,獲取更多的投資收益。

如果你靠打工獲取的報酬根本無法滿足日常生活,那還說啥,認真去做生意吧。

總而言之,你可以把資金和自己的時間智慧視為2種資源,是把兩種資源合在一起賺錢,還是分開賺錢,哪種方式更合適,取決於這個生意的最終獲利能力,找到合適工作的能力,以及對兩種模式的風險判斷。還有一點,你是更願意當老闆自己幹還是更願意替人打工。


財富三部曲


1、投資20萬,按照現在市場的理財水平,正常一年收益能有5%,也就是1萬塊,你一個人忙下來毛利13萬,去掉1萬塊你的資金成本,還剩下12萬。也就是說如果看作是一份工作的話,這個工作一年可以給你帶來12萬的工作收入。

2、如果你不做這個生意了,去找一份工作,也就是去給別人打工的話,你的工資能有12萬嗎?如果憑你的能力可以賺到遠遠不止12萬,那麼的確可以考慮結束這份生意了。

3、你做的這個生意已經多久了?是每年都能賺13萬呢?還是盈利水平不夠穩定,是逐漸增加的,還是日漸萎縮的?這份生意未來前景你看好嗎?

4、有沒有可能擴大這份生意?比如你用5萬元以下的成本僱傭一個人幫你來做,而你自己再去附近區域開闢另外一個分店或者類似業務?也就說這份生意有沒有可複製性?

5、有沒有仔細琢磨過生意裡的門道,挖掘利潤空間,獲得更多的盈利?或者說生意中有沒有哪些地方是可以提升效率的,無論節省時間,還是增加毛利的方向都值得研究。



投資和理財那些事兒


投資了20萬,自己一個人忙到頭毛利差不多13萬左右,這生意有必要繼續做下去嗎?

從字面來說,如果還有13萬的現金流,說明這個生意還是可以做下去的。

做生意目前最主要的就是現金流,很多倒閉破產的企業不是沒有盈利,而是缺乏現金流。究其原因,無非就是投資時過於樂觀,經營中出現貨款或者其他資金積壓情況。

我之前有個朋友做水果店,在一個新社區的門口附近,商鋪大約40來平,主要是做水果、蔬菜還有部分熟食。起初經營情況還不錯,多的時候每天能賣4000多元,這個銷售對於這麼個小面積的店鋪來說,已經是非常可以了。只不過,後來朋友急於擴大經營,把隔壁一個兩層的一共150多平的店面租了下來,而這個商鋪的租金達到了25萬之多。實際上能真正利用起來的也僅僅是一樓的80來平。

做生意很多事情都是意料之外的,比如朋友當時也考慮很久要不要租,但是當時他做這個水果店的時候是賺錢啦。所以沒半年時間,周邊新開了三四家生鮮店,這讓朋友的店生意一度下滑。主要原因是店面面積太小,經營的品類不全。當租下這個150平商鋪後,麻煩的事情也來了。朋友當時也只是想做一樓的,但是租金是兩層的,而經營一段時間後,發現營業額並沒有想象的提升很多,最多時候每天竟然也沒有超過5000元。

那麼,可以預算一下,水果店的平均毛利率也就是十八九個點,就算是一天賣5000元,毛利額也不超過1000元。而房租每天就要700多元。

後來,我建議他把二樓租出去,因為這個二樓,在他40平小店那邊還有個上樓的口,可以做快餐店。這樣,即使租金不高,總歸可以減輕一樓的壓力。

所以,做生意還是要規劃一下,不要一時衝動。

還有,這個13萬元的毛利,到底能有多少的利潤也是關鍵。

需要對經營的所有費用進行核算一下,只有去除了各類費用,剩餘的才是真正的淨利潤。

一般情況下,投資20萬做生意,每年賺10萬以上才算是比較划算的。現在就算是打工,做一些基本的工種,比如送外賣,跑運輸,開滴滴還是做物流等,基本上不用投資,每年也能賺十來萬。

當然,也或許是第一年才開始做生意,有很多生意需要積累客戶的。還是舉一個商業的例子吧。

有個朋友在批發市場做快消品生意,主要是休閒食品的代理商。剛開始也是不好做,資金有限,既不敢做的太大,怕押賬,還得不斷的尋找新業務,畢竟還是房租壓力。也是一年內沒賺到多少錢,只是到了年底從合作商處結算了貨款,才看到掙得錢。

但是,做批發商就是有一個客戶積累過程。因為輻射的是全省,所以有一個地區的客戶進貨了,價格也合理,那麼很可能就是介紹新客戶來採購,這樣不斷累積客戶,才有了現在經營良好的狀況。

那麼,回過頭來說,做生意還是堅持一下吧,至少目前做生意很艱難。如果是做實體生意那就更難,既然開始做了,只怕放棄後去打工也不會甘心的。

當然,如果是一年的淨利潤低於四五萬,還沒有多少潛力的話,那可以試著轉讓生意,或者承包出去,畢竟每個人的資源也不一樣,或許以後能做起來,也或許做不起來,都有可能。只要把損失降到最低即可,就是轉讓給別人,至少是一個盈利的生意,也會心安理得的!


釐生商業策略


新媒體全網引流系統,一臺電腦可控制多臺手機,在各大平臺精準引流,有興趣可以私信



客源匯雲控


能幹。投資不大。回報不小。苦點累點無所謂。你知道現在創業有多難。賠了老本的都不在少數。建議你繼續。如果條件允許。你可以增加員工。從而減少你的勞動強度。做事不能什麼事都親力親為。這樣利潤可能少了些。但社會效益卻大了。



手機用戶5492999511常青樹


你的毛利率達到了65%,非常高了,一般企業能有這樣的毛利率說明很有競爭力。不知道你的淨利率是多少,一般企業毛利率大於40%,淨利率超過20%就算是優良企業了。

如果你的淨利率超過20%,我覺得你有必要繼續做下去。因為很多上市公司都達不到你這麼搞得毛利率。

可能你覺得有點累,但是也值得啊,現在好多企業一年忙到頭,還不如投資一套房子掙得多。加油,看好你!


一生舒心


有幸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不知道你做的什麼生意?以及你的毛利計算方式?如果投資20萬自己一個人年收入33萬,在沒有減掉房租水電等費用前提下從賬面上看毛利賺13萬,這樣賺錢的生意還有什麼糾結要不要繼續做?或者你的生意模式的盈利應該是多少?從你提出的問題上看應該是不滿意這樣的收入。是否在沒有做這個工作時,你的收入要超過現在很多?無論怎樣對於生意是否繼續就要看這個生意的行業規模以及未來趨勢和你在哪方面需要補強!從生意規模上看你也僅僅剛剛起步而已,並且只是靠一己之力就實現了盈利!從我多年做生意的角度來看你簡直是在炫富!賺錢的生意為什麼不繼續做下去。只要目標正確,行業規模可觀並且利潤空間可以。答案是唯一的!找對的人做對的事實現人生理想


熊貓晃晃的故事


在不知道你忙什麼的情況下,覺得你投資20萬,一個人一年(假如你說的是一年的話)毛利13萬左右,這實際上對於泛泛來說的“一人主持生意”,還是可以接受的,甚至在某種意義上(比如當前太多人虧損),已經比較能讓人滿意了。

但是,這種模式如果一直得不到突破的機會,確實也是頭疼,所以,覺得你可以換個角度重新審視一下,自己的利潤、市場等等。

目的是:如何將這種“投資20萬、一人參與、毛利13萬”的模式做大!

比如,投資2000萬,100人參與,毛利1300萬……

做生意也好、搞生產也好,在成本與利潤上有一個顯著的特點:規模化之後,可以大大降低單位成本。

也就是說,如果你能將自己的業務“拓展”成規模化模式,即便毛利沒有變化,成本也會下降。

當下經濟低迷時期,太多的人找不到自己“賺錢”的方向,疲於維持可憐的市場而被動在“無利潤甚至虧本”的邊緣掙扎著。既然你的業務是有利潤的,那麼我肯定嚴重建議你堅持下去!

心有不甘是好事,但不應該放棄不做,而是應該換個角度思考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