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遙《人生》:生活沒有不後悔的選擇,遺憾才是人生常態

那一年,他失業被迫回家務農,遭受了人生的第一次失落,難過卻還要討好讓自己失業的人。

那一年,他失業在家,故意拼命工作折騰自己,不曾想卻遇見了一位好姑娘,她熱情、善良,讓他疲倦的心得到安慰。

那一年,他擁有了愛情,事業也有了新轉機,不僅回到了城裡,工作也更上一層樓,成了記者,正是得意時,又有老同學前來表白,被城裡繁華迷了眼的他,與女友分了手,高興地接受了同學的表白。

但人生的意外總是突如其來,他正高興事業愛情雙豐收時,被人檢舉工作走後門,遣送回鄉,新戀情也遭受現實的迎頭一棍,分了手,回到家,昔日戀人已嫁為他人婦,痛苦遺憾後悔也已來不及。

他擁有過,也失去過,他就是高加林,路遙小說《人生》中的男主人公。

《人生》是路遙創作的中篇小說,曾入選“中國改革開放四十週年最有影響力小說”,路遙以高加林回到農村,重回城裡,又再次回到農村的經歷,講述了人面對選擇時,不知道它對自己的一生有何影響,懂得時,才明白自己錯過了什麼。

路遙《人生》:生活沒有不後悔的選擇,遺憾才是人生常態

人生這條路,當你身處選擇岔路口時,你不知道如何選擇,等你再次回望過去,你才發現,漫漫人生路,關鍵的只有幾步,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夠走好選好。

我們都是在後來才明白錯過了什麼,高加林也是在經過人生的起伏後,才明白自己錯過了什麼。

擁有時不知珍惜,失去時才後悔莫及

我們總是看不到自己擁有的,羨慕著別人,得到之後還想要擁有更多,不知道滿足、珍惜,貪心又把一切想象得過於美好。

《人生》中的高加林便是一個經典的例子,他希望通過教師一職改變自己的人生,但民辦教師被三星替代之後,他人生的所有計劃都被打亂了,無法通過考試轉為正式的國家教師,也無法擺脫農民這個身份。

路遙《人生》:生活沒有不後悔的選擇,遺憾才是人生常態

父親高玉德不僅不能為他出氣,反而勸慰高加林:人活低了,就要按低的來哩。

但對於沒有太多生活經驗的少年人而言,年輕是他們的資本,他們不信命,也不願意就此認命。高加林內心遭受了極大的打擊,若想緩解心裡的苦,那隻能用身體的痛轉移注意力。他拼命鋤地,手上磨出了泡,泡擰破了出了血,依舊不願停止勞作。

當一個人的心裡苦到極致,身體的痛也無法轉移時,一段甜蜜的愛情,往往可以讓人忘記工作上的失意。

劉巧珍的出現成了高加林治癒內心的良藥,戀愛的幸福可以讓他忽略心底的失落。他雖然依舊看不起農村人不講衛生、思想落後,但開始試著接受農村的生活,白天下地勞作,晚上與巧珍約會,他享受著當下的安穩,內心深處依舊想要逃離農村。

路遙《人生》:生活沒有不後悔的選擇,遺憾才是人生常態

人只有心甘情願接受現狀,才能真正的妥協,否則,即便假裝對現實妥協,遇到改變的機會,還是會不計代價的抓住。

高加林叔叔回來後,高加林終於等到了再次回城的機會,無論是什麼原因,會丟棄什麼,他都不在乎,他最想要的就是回城裡,證明給所有人看,他並不別人差。

工作上,他由老師變為記者,有采訪便跑到最前面,寫了多篇稿子後,他成了縣裡的名人。愛情上,他拋棄了劉巧珍,與城裡的高亞萍在一起,他認為生活在農村的劉巧珍,見識少,不識字,沒有共同語言,而高亞萍卻不同,他們可以聊詩詞歌賦,追求羅曼蒂克式的愛情。

路遙《人生》:生活沒有不後悔的選擇,遺憾才是人生常態

從農村再次回到城市,高加林太過著急與過去斷開,沒有建立好自己事業的基礎,盲目追求前方未知的幸福,眼前的一切讓他迷失了雙眼,高調秀恩愛,恨不得讓每個人都知道他的幸福。

但生活往往會在你最得意時,給你潑一盆冷水,讓你認清現實的殘酷,也讓你知道自己的真實狀況。

於是,高加林以為自己愛情事業雙豐收,前途一片光明時,卻突然被遣送回鄉,失去了工作,也失去了愛情。

此時,高加林才真的徹悟,明白自己失去的是什麼,他再次想起巧珍的好,但一切都無法挽回。

在這樣的得與失之間,高加林才明白生活的真諦,生活會讓美夢變為現實,也會讓現實成夢,令你可望卻不可得。

人往高處走,渴望改變自己是一種人生追求

每個人的人生都有不同的優先排序,但就男女而言,男人多是事業優於愛情,女人多是愛情優於事業。

高加林希望通過事業改變人生,而劉巧珍則渴望通過愛情改變生活。

高加林出身農村,在城裡當過教師再回到農村時,他對農村的生活不適應,賣饅頭開不了口,更怕被熟人瞧不起,他嚮往城市的生活,急於擺脫過去,擁有不一樣的人生。

劉巧珍雖也是農村姑娘,但她漂亮,家庭條件好,有著豐富的內心世界,卻因生在農村,父親劉立本沒有供她上學,她才希望能和有趣且有文化的人在一起。

路遙《人生》:生活沒有不後悔的選擇,遺憾才是人生常態

羨慕他人的生活,渴望生活能上一個階梯,嚮往未知的美好,這是人類的一種天性,只不過有人由低處走向高處,便再難接受低處的一切,有人卻能從高處走向低處,珍惜生活的美好。

高加林是劉巧珍期待的人,但因高加林在城裡當教師,她才隱藏自己的心思,當高加林重新回到農村時,她便發現自己的機會來了,於是她主動接近加林,幫他賣饅頭,主動表白,努力抓住機會。

果然,懂得主動出手的劉巧珍美夢成真了,她和高加林在一起了,把以前只敢想象的夢變成了現實。

但生活沒有那麼容易讓人如願以償,它總是給人驚喜,讓人夢想成真,又把美好打碎給人看。

高加林成了巧珍的一場短暫的美夢,他回到城裡,巧珍的夢也就結束了,一切又回到了原點。

路遙《人生》:生活沒有不後悔的選擇,遺憾才是人生常態

失去高加林後,劉巧珍也消沉、頹廢過,但很快就振作起來,決定抓住眼前的幸福,那個人就是馬栓,他雖然沒有文化,但是幹活的一把好手,與他在一起也會幸福。

畢竟,我們也不能沉迷於過去的一切,總把現在與過去相比,聰明的人都懂得,人要往前看,抓住現有的生活才是王道。

劉巧珍懂得這個道理,她雖然想要擁有不一樣的生活,但已無法和現有的文化人在一起,不如抓住能擁有的人,即使不能立刻忘掉對方,但卻能避免什麼都得不到。

路遙《人生》:生活沒有不後悔的選擇,遺憾才是人生常態

做出這樣選擇的劉巧珍是聰明又果斷的,她能夠快速做出對自己當下有利的選擇,但高加林不是。

最初回到農村,他不願接受現實,逃避,只有外界環境逼迫他走時,他才有所行動,回到城裡後,一切好了,但他又開始驕傲得意,沒有把農村艱苦失意的生活當成教訓,工作取得小成績後,便又高調戀愛,正因如此,最後他什麼也沒得到。

無論是劉巧珍還是高加林,他們想要往高處走,和更好的人在一起,這種人生追求並沒有錯,錯就錯在時機不對,他們的愛情要以現實生活為基礎,而他們本身又沒有改變現實的能力。

高加林若是早懂得這些,那麼他回到城裡當記者,未必會落得這樣的結局。

人可以有高追求,但應立足於現實生活

我們都想要好的生活,好的愛人,但好的生活可以靠努力得到,但愛情卻無法靠努力得到,當你得不到時,除了放手也別無他選。

劉巧珍對待高加林便是如此,當他有機會去城裡,她讓高加林去,但她的心裡一直是忐忑的,當高加林吞吞吐吐的說:“我可能要調到幾千裡以外的地方工作,咱們……”

話沒說完,巧珍便懂他的意思,果斷的接受了對方的分手,沒做任何糾纏。

路遙《人生》:生活沒有不後悔的選擇,遺憾才是人生常態

劉巧珍美夢的破碎是無能為力之事,她無法憑一人之力改變兩個人的結局,而高加林美夢的破碎卻是自己毀掉的。

回到城裡一段時間後,德順老漢再次見到高加林,一眼看透了高加林,並對他說:“你是咱土裡長出來的一顆苗,你的根應該紮在咱的土裡,根上一點土也沒有了,輕飄飄的,不知你上天呀還是入地呀!”


路遙《人生》:生活沒有不後悔的選擇,遺憾才是人生常態

老漢的一片好心,過來人的經驗之談,高加林並不領情,他認為每個人的活法不一樣,他們的經驗之談不適合自己,但當他跌了跟頭後,才明白浮得高跌得重的道理。

但生活中又有幾個人能不摔倒,便接受過來人的經驗?

很少。每個不曾經歷過困難坎坷的人,你讓他們接受別人的建議,他們不會相信,只會認為這是他們想要的幸福人生,不是自己想要的。

只有我們走過彎路,證明他們說的話是對的,才會虛心接受別人的建議。

路遙《人生》:生活沒有不後悔的選擇,遺憾才是人生常態

《人生》的結尾,路遙並沒有寫高加林再次回到農村後的生活,但跌過跟頭的高加林一定會大徹大悟,對待生活有了新的認知。

我們的生活現狀也許不夠好,讓人想要逃離,渴望自己能與父母有所不同,也許,我們折騰了很久,擁有過夢想的美好,又回到了最初的生活,但這也沒什麼可怕的。

失敗不可怕,目前無法改變現狀也不可怕,從高處摔倒低谷也不可怕,只要你能夠記住自己的初心,腳踏實地走好每一步,吸取失敗的教訓,那才會遇見改變現狀的機會。

無論出於什麼樣的時刻,我們都要記住得意時勿忘初心,不高估自己,失意時善待自己,也不要低看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