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当断、当舍、当离

文|韦志中 傅文婷


疫情期是一个特殊时间段,不同于往日的呼朋唤友,我们必须宅家抗疫,共渡难关。

在此期间,我们启动了纯线上的社交模式,这是一场挑战,更是一次机遇!所以,我们可以借机审视和清理自己的朋友圈子,有些关系,完全可以当断则断、当舍则舍、当离则离!

心理学认为人际关系是人们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是人与人交往关系的总称,主要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雇佣关系、战友关系、同事关系以及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等。就如同下图所示,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断舍离说的不是去掉所有的人际关系,而是像园丁修剪花圃草地一样,也把自己的人际关系好好修葺一番。

疫情下的人际交往特点

以线上交际为主要形式

疫情背景下,除了与家人能进行面对面的人际交流之外,为了抗疫而宅在家里的人们,只能将人际交往搬在线上进行了。

抖音,微信,今日头条,微博,知乎,QQ,豆瓣,淘宝,甚至下厨房等各类线上社交平台,变成了人们之间建立联系的平台。

线上人际交往的匿名和失范

线上的人际交往有很多特点,但是在当下严重疫情的压力之下,在长期执行封闭管制的小区或者乡村,微信群里也有村民与基层干部发生口角的情况,这体现了线上交往的匿名与失范的特征。

疫情期间,当断、当舍、当离

由于线上社交的匿名性,人们的的言论所面临的被评价和责任到人的压力更小,所以其发布的信息更易失范。如这次疫情期间的谣言传播,也与众人的线上社交失范有一定的关系。

疫情下进行人脉升级的必要性

形成成长型的人脉圈

《弟子规》关于高质量的人际交往,有一段名言如下:“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忠言逆耳利于行,欲成长,则要学会“听话”,保持清晰独立的判断能力,多结交直言不讳的好友。

疫情期间,当断、当舍、当离

如果我们能在此次疫情期间,进行人脉圈的升级,认识领域内的高端人才,在互动中增长经验,拓宽眼界,进而改善自己的不足,在具体的专业和能力方面得到很好的成长。

当一群高学习力的人才汇聚在一起时,无形当中就能形成一个成长型的人脉圈。最理想的成长型人脉圈,就是毛主席在第一师范求学时期的学习圈那样,志同道合、一呼百应、热血磅礴。

疫情期间是人脉升级的契机

病毒的肆虐,使得我们被“禁足”在家,表面上看,是耽误了我们进行有效的人脉维持和拓展;然实质上,这场疫情正是给了我们静心修理自己圈子的一个很好的契机。

转变思维,这场逆境便能成为我们弯道超车的机遇,成为我们充分重组和调配人脉资源的好时机。

疫情下,如何进行人际交往的断舍离

享受独处,当了断酒肉之交

疫情期间,人们经历了短则半个月,多则几个月的宅家生活。这样不同以往的过年方式,让很多习惯了春节与朋友酒肉相聚连轴转的人们,变得寂寞空虚冷,变得焦虑无所是从。

疫情期间,当断、当舍、当离

宅家时间一久,其实你会发现自己对于那些酒肉朋友并不太重要,他们并没有因为缺了你而焦虑心慌。所以,或许我们应该把重心放在与自己相处上来,慢慢地,从接受独处,到享受独处,长此以往,说不定可以达到“慎独”的这种个人风范的至高境界。

疫情期间,当断、当舍、当离

疫情的生死考验,暴露老人酒肉之交的脆弱面,比投身于酒肉应酬更重要的是明白自己真正所求,与无意义的社交相比,了解自己显然更重要。

复盘重整,当舍去无效人脉

复盘本属于经济学词汇,目前被广泛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人际复盘也是复盘的一种。

疫情期间,当断、当舍、当离

人际复盘的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回顾历程: 回顾之前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自我定位、交往标准和预先期望。

第二步,评估效果:回想自己过去一段时间内的人际交往情况,该情况与自己理想中的结果是否有出入?自己在哪些方面(比如专业切磋、人格完善、为人处世等方面)的成长较大?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的?找到自己最感兴趣和最擅长的方面,今后可以进行加强练习。

第三步,分析原因:深入分析,找到没有达到理想人际状态的根本原因,如果能分析出来这个原因,并且在今后的人际交往中执行到位,将会有明显的进步。

第四步,总结经验:通过先前的分析,可以与家人交流,让他们直言不讳地指出自己的人际交往中的弊病,通过这些分析+建议,结合现状与期望之间的差距,具体拟写出适合自己的人际交往改善建议。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必须要将这些仅有的精力花在刀刃上,逐步舍去无效的人脉,逐步做减法,让极简成为自己的交际风格之一。

首先,从衣柜开始做减法;然后从手机社交app里做减法,删除掉那些“僵尸”好友,或者会相忘于江湖的好友;最后,在内心做减法,释放内心的遗憾和负担,清理好过去,轻松走剩下的人生路。

寻同道者,当远离浮躁之音

正所谓“同声好相应,同气自相求”、“士为知己者死”、“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都是“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疫情期间,当断、当舍、当离

疫情下的浮躁之音,有两层含义。

首先,疫情期间的各类社交平台上,与疫情相关的信息铺天盖地,有权威的真实的,也有编造的诱导的,对于朋友圈中传播的一些消遣的无意义的未加证实的信息,我们要自动远离和屏蔽,同时也要保持清醒的辨识能力,避免成为谣言传播的其中一环。

其次,如果你在疫情期间,已经按照科学规范的程序在做抗疫相关的自我防护、志愿服务或硬核科普等相关的工作,或者在家修身养性,进行扎实的自我提高。可能还会遇到不理解你的追求和情怀,甚至对你进行嘲讽挖苦的“朋友”,遇到这些负面的评价,你的内心可能会变得浮躁。

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明确内心所求,远离网上的互吹互怼的浮躁之音,潜心向业内大咖学习,用宝贵的充电时间,让自己也不断地成长为业内的一枚大咖级的存在,于无形中吸引了高品质的君子前来相交。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疫情期间,当断、当舍、当离

让我们在疫情期间,整理好自己内心的行囊,当断则断,当舍则舍,当离则离。潇洒地断舍离之后,重新上路,步履也会轻盈许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